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聊齋誌異故事

聊齋誌異故事

聊齋誌異故事

我姐夫的祖父宋先生,名燾,原是本城的壹位秀才。有壹天,他生病躺在床上,忽然,看到壹名衙門的公差,手裏拿著壹張通知單,牽著壹匹頭上有白毛的馬走來。對他說:“請妳去參加考試!”宋先生說:“主考的學臺老爺沒有到,怎麽能突然進行考試呢?”差人也不回答,只是不斷地催促他。宋先生只好勉強騎上馬,跟隨他去。走的路都是非常陌生的,不久,他們便來到壹座城市,如同帝王所居住的京城壹樣。不多時,他們進入壹座衙門。宮殿建築宏偉華麗,堂上坐著十多位官員,都不知道是些什麽人,其中只有關帝是認識的。衙門的殿廊下擺著桌、凳各兩個。已經有壹位秀才坐在那裏的下位上。宋先生便與他肩並肩坐下。每張桌子上都有筆和紙。壹會,便送下有題目的卷紙來,壹看上面寫著八個字:“壹人二人,有心無心。”他們倆把文章做成後便呈送上去。宋先生的文章中有句話,說:“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雖然是做了好事,但不應給他獎勵;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壞事,雖然做了壞事,也可以不處罰他。”各位官員在傳閱中不住地稱贊。他們便把宋先生召喚到殿堂上去,對他說:“河南那個地方,缺壹位城隍,妳去擔任這個職務很合適。”宋先生壹聽,這時才開始明白過來,連忙跪下去,壹邊叩頭壹邊哭著說:“我能得到這樣榮耀的任命,怎麽敢再三推辭呢?但我的70多歲的老母,身邊無人奉養。請妳們允許在她去世之後,我再聽從妳們的任用。”堂上壹位好象是帝王樣的人,立即命令查看他母親的壽祿。有壹位留著胡子的官吏,捧著記載人壽祿的冊子看了壹遍,說道:“她還有陽壽九年。”他們聽後正在猶豫不決,想不出辦法時,關帝說:“沒有什麽關系,讓姓張的先代理九年,到了期限,他再去。”於是,堂上人對宋先生說:“本應該讓妳立即到任的,今從仁愛孝敬之心考慮,給妳九年的假,到了期限還得叫妳去。”說完,又對那位秀才勉勵了幾句。二位先生叩頭後走下殿來,秀才拉著宋先生的手,壹直送到郊外,並自我介紹說:“我是長山地方人,姓張。”還將自己做的詩贈給宋先生留作紀念。可是,宋先生把整首詩忘記了,只記得中間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蠟無燈夜自明”兩句。宋先生騎上馬就告辭而去,當他回到村裏時,就好象是從夢中醒過來壹樣。可是到這時,他已經是死去三天啦。宋先生的母親聽到棺材裏有吟呻聲,便趕快把他從裏面扶出來。過了好半天,宋先生才能說出話來。他打聽長山那個地方,果然有姓張的這個人,已經在那天死去了。

自此以後的第9年,宋先生的母親果然到時候便死去了。喪事發送完畢之後,宋先生洗完了澡,走進屋子裏也死了。宋先生的丈人家住在城中西門裏,忽然,看到宋先生壹身新官服,身後跟隨著許多車馬人員。丈人家裏人都非常驚奇,不知宋先生已經成了神,做了城隍。他們急忙跑到宋先生家裏去打聽消息,原來,宋先生已經死去了。

我姑夫自己記有小傳,可惜戰亂後沒有保存下來,這只不過是個大概吧。

考城隍》是《聊齋誌異》的第壹篇。是壹篇宣揚仁孝之德的寓言故事。

文章記敘了宋燾考取城隍壹職的事情。宋燾臥病在床,被官差叫去參加考試。接下來作者用虛幻之筆,重點寫了陰間眾神面試宋燾的場面。考試場面怪誕而莊嚴:宮殿雄偉華麗,考官有十幾位官員,考生只有宋燾及長山張秀才。考試題目是“壹人二人,有心無心”八個字。宋燾很有才學,對社會問題有獨道見解。他對考題精辟地解釋為:“有心做善事,雖善不獎賞;無心作壞事,雖惡不懲罰。”,受到了諸神的傳贊不已。宋燾認為,對善惡要從人的動機上判定,而不以效果作為判定的惟壹標準。從實際出發,對善惡的後果作具體分析,然後賞罰分明,論-功行賞。這是做官的基本條件。這兩句,既表明了宋燾具備了當官的必要條件,有賞罰分明的才幹,又包含有對封建社會善惡不分,黑白不明的抨擊,同時也暗含著宋燾因久試不第而郁結在胸中的積怨。

接下來作者把人物打出正常軌道,突出寫宋燾的孝行。當眾神十分賞識宋燾的才能,決定委派他任河南城隍時,作為壹個老廩生,在困頓寒窗的痛苦折磨中突然考中了,對於壹般人來說,此時此地應非常高興才是。而作者偏偏用把人物打出正常軌道的手法,寫宋燾不但沒有高興,而是頓首哭泣,乞求眾神,“我母親七十歲了,無人奉養,請允許我伺候她到壽終,我再唯命是聽,任妳們錄用派遣。”於是感動了眾神,盛贊宋燾有仁孝之心,破例準假九年,讓張秀才代理城隍之職。這個場景的描寫,細致、詳實、感人,有力地了說明宋燾是個品行端正,為人高潔的秀才。後面宋燾寫給張秀才的贈詩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兩句,這兩句對仗工整。這壹工對句揭示了宋燾是個才學之士,具有豁達、豪放的個性,淡泊名利,胸襟坦蕩,追求自由,沒有其他迂腐文人的窮酸相。因此我們可以說,作者筆下的宋燾是個德才兼備的讀書人。在為官與盡孝之間,他能以盡孝為先。這對那些官迷心竅,不要仁孝的人,無疑是個有力地批判。他有德有才,卻壹直只是個老廩生。這對於埋沒人才的黑暗社會,無疑是具有諷刺性與批判性。

這篇小說的情節成功的運用了“出於幻域,頓入人間(魯迅語)”的故事結構法。作者讓人物以病臥進入夢境,然後展開神奇的故事情節,由實入虛,由虛返實,再由實歸虛。這樣就在虛幻的故事上塗抹上了壹層真實性與現實性的色彩,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2,屍變

翻譯

陽信縣有個老翁,是縣郊蔡店人。村子離城五六裏,父子二人臨路開設客店,方便過往商人投宿。有車夫數人,販運貨物,常寄宿他家。

壹日黃昏,車夫四人同來投宿。但住客已滿,四人無奈,只得央求收容。老翁沈思片刻,想到壹個地方,但只怕客人不願意。客人說:“只求安身,不敢挑剔”。原來老翁兒媳死去不久,停屍在室,兒子正外出購買棺材。老翁因想靈所冷寂,於是帶領客人穿過壹道巷子前往。進了屋,只見桌上燈光昏暗,桌後懸掛靈帳,用紙衾覆蓋著死者。再看臥處,是僅隔著壹個門的房間,設有連鋪。四個客人因勞苦奔波,倒在枕上便鼾聲大作。其中壹人朦朦朧朧,忽聽得床上嚓嚓聲響,急忙睜眼瞧去,靈前燈光照得清清楚楚,女屍已揭開紙衾起來,並下床步入臥處,面色金黃,生絹裹額。女屍走近臥榻,俯身向睡著的客人壹壹吹氣。客人頓時大驚,深怕她向自己吹氣,偷偷地扯被子蓋著頭部,不敢出壹絲氣。壹會兒,那女屍果不走近他,照樣吹氣。憑感覺知道她已出房去,又聽到紙衾嚓嚓響,才略略探出頭來窺看,見女屍僵臥如初。客人非常害怕,但又不敢發出聲響,便暗暗用腳踢同伴。同夥都壹動不動。想來無計可施,不如穿衣逃出。剛把衣披上,嚓嚓聲又起,只好再次把頭埋入被中。感覺到女屍真的又來,連續向他吹了多次方才離去。壹下,聽到靈床上有響聲,知道女屍又躺下了。於是客人慢慢從被底伸出手去拿褲,匆匆穿上,赤著腳便往外沒命地跑。這時,女屍也起來追逐,等她離開靈賬,客人已開門逃出。誰知那女屍緊追不舍。客人邊跑邊叫,村裏卻無人驚醒。想去敲主人的門,又怕來不及。只好朝縣城方向竭力逃跑。到達東郊,看見壹座寺廟,還聽到木魚聲,於是急忙敲門。廟中和尚非常驚訝,又不肯立即放他入內。轉瞬間女屍便到,相距只有壹尺多。客人窘急無路,見庵前有壹白楊,樹幹粗約四五尺,只得借樹遮身。屍從左來,就側身向右;屍從右來,就側身向左。相持很久,女屍越發大怒。然而彼此精疲力竭,女屍壹動不動地站立著。客人氣喘籲籲,汗流不止地靠著樹幹護身。突然間女屍暴起,伸著兩只胳膊隔著樹幹向他撲來。客人嚇倒在地,女屍沒有抓住他,僵硬地抱著樹幹。

和尚偷聽許久,直到沒有聲息,方才開門出來。見客人躺在地上,用燭壹照,已死,但胸口仍有壹絲氣息,背進庵中,夜盡才蘇醒,讓他喝了茶水,然後問他是怎麽壹回事?客人把經過壹壹進述。這時,晨鐘響過,天已蒙蒙發亮。和尚見樹上果有女屍,立即報告縣官。縣官親自驗看,令人撥下女屍手,牢不可開。仔細觀察,左右手四個指頭並卷如鉤,插入樹幹,不見指甲。後又增幾人,合力撥開。看看指穴,好象鑿了八個孔。縣官派遣差役到店家打聽,店裏正因女屍不見、客人死去,紛紛喧嚷。差役告訴其中緣故,老翁跟差役去將女屍擡回。幸存的客人流淚對縣官說:“我們四人同出,今只剩我壹人獨歸,這事如何能使鄉人信同呢?” 縣官替他出縣證明並送給衣食等物而去。

3。嶗山道士

城裏有壹個姓王的後生,排行老七,是財主家的兒子,年輕時就羨慕道人。他聽說嶗山仙人很多,就背著書籍等去周遊。

這天,登上壹座山頂,看見有座廟宇,十分幽靜。壹個道士坐在蒲團上,白發漂拂在脖子上,神氣爽朗豪邁。便上前叩拜,與道士交談。聽道士講的道理十分玄妙,他就要拜道士做師傅。道士說:“恐怕妳嬌弱懶惰,不能受苦。”王生回答:“沒問題,能吃苦!”於是就收了他做徒弟。

道士的徒弟很多,傍晚時都聚集來了,王生與他們都施禮相見,於是就留在廟中。

第二天淩晨,道士招呼他去,把壹把斧子授給他,叫他隨眾人上山砍柴。王生謹慎的接受訓育。

過了壹月有余,手和腳上都起了厚厚的老繭,有點忍受不了了,私下裏有想回家的意思。

壹天晚上回來,見有兩個人和師傅在喝酒。天已經黑了,還沒有燈燭。就見師傅用紙剪了個鏡子的形狀,粘在墻壁上。壹會兒,月光明亮的照在屋子裏,光下能分辨毫芒,各位徒弟圍著他聽後使喚。聽有壹個客人說:“美好的夜晚,應盡情歡樂,不可不壹同享受。”於是師傅從案上取了壹壺酒,分賞給眾人,並囑咐都要壹醉方休。王生私下想,七八個人壹壺酒,怎能盡興?眾徒弟都各自找盆和缽盂,來到酒。王生怕酒沒有了,就先幹了壹杯。可連續到了數杯,壺內的酒竟壹點也不見少。心下奇怪。壹會兒,壹客人說:“承蒙賞賜月光照明,可這樣飲酒太寂寞,何不把嫦娥呼來?”於是又見師傅把壹根筷子擲到月亮上,旋見壹個美人,從光中出來,開始還不到壹尺高,等到了地下,竟與人的身材相同。纖細的腰肢,秀麗的脖頸,風流飄麗,竟跳起霓裳羽衣舞來。跳了壹會兒,又唱道:“做神仙啊,不情願啊,想回來呀,為什麽把我囚困在啊,這廣寒宮啊!”聲音清脆悅耳,響亮如簫管。喝完,盤旋升起,躍到桌上。眾人正驚顧間,已經又變為筷子了。三人大笑起來。有壹客人說:“今晚最歡樂,然而不勝酒力了,妳們把我送到月宮中去怎麽樣?”三人移了席子,漸漸進入月中,眾人看到三人在月中飲酒,胡須眉毛都看得見,好像人的影子照在鏡子中。又過了壹陣,月光漸漸黯淡了,侍從的人點起燈來,卻見道人壹人坐著,客人都沒有了。桌上吃剩的東西都在,粘在壁上的月亮,只是圓圓的象鏡子壹樣罷了。

道士問眾徒弟:“喝足了嗎?”眾人回答:“足了。”道士說:“喝足了,應早睡,不要耽誤了砍柴割草。”眾人應聲退走了。王生私下羨慕,回去的念頭打消了。又過了壹個月,是在不堪忍受其苦,可道士又不傳壹術,心裏實在不能等待,便向道士辭行說:“弟-子數百裏來向仙師學習,即使不能得長生術,有小小的教給弟-子,也可以安慰弟-子求教之心;心在已經過去了三個月,不過是早晨出去砍柴,晚上回來。弟-子在家時,沒受過這樣的苦。”道士笑著說:“我原說妳不能受苦,現在果然如此,明早壹定送妳回去。”王生又說:“弟-子勞動了這麽多天,師傅略微教給點小技法,這次來也算不白袍。”道士問:“妳求什麽法術呢?”王生說:“每次見師傅行走,墻壁都不能阻擋,只學會了這法術就滿足了。”道士笑著答應了他。於是傳給他壹個口訣,令他自己念咒,念完招呼道:“入之!”王生面對著墻數步,不敢進入,道士說:“妳試著入壹下。”王生果然從從容容的走,可到了墻跟前,卻被阻住了。道士又說:“妳低著頭猛然跑入,不要猶豫。”他果然離開墻數步,猛然跑著進入,到了墻根,像沒有墻壹樣,回頭壹看,果然到墻外邊了。他大為高興,進去感謝師傅。道士說:“回去應該用恭敬的態度來對待,否則不靈驗。”於是給他路費,叫他回去了。

到了家,自誇自己遇到了仙人,堅硬的墻壁也不能阻擋他。他妻子不信,他便模仿著原來的動作,離開墻數尺,跑著向墻而去,可頭撞在了硬壁上,砰然有響聲。他妻子上前壹看,見額頭上腫起來像雞蛋那麽大壹塊。妻子做手勢嘲笑他,他慚愧、氣憤,罵老道士無良心。

作者說:聽到此事,沒有不大笑的。可是象王生這樣的人,世上正經不少。現在有壹個卑鄙無聊的家夥,喜歡嗜欲,得了病,卻怕用藥。接著又有吮癰舔痔的人,進來告訴他有治病的法術,來迎合他的意思,騙他說:“拿了這個法術去,可以百病治愈。”當初試驗了壹下,不能沒有小的效果,於是認為天下的事都可以這樣行了。看來,他們不到撞墻壁而疼痛時,是不能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