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範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
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 譯文: 晉國的大夫範氏滅亡的時候,有個老百姓得到壹只鐘,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鐘太大,沒法背。於是就用錘去把它打碎,這樣鐘又轟轟地響起來,那個老百姓怕別人聽到響聲來搶這只鐘,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
2.原文:齊宣王使人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同‘悅’]之,廩食以數百人。
宣王死,閔王立,好壹壹聽之,處士逃。譯文:齊宣王讓人吹竽,必須三百人。
南郭處士被請來為齊宣王吹竽,齊宣王很高興,給這三百人獎賞。後來宣王死了,齊閔王當上皇帝,他喜歡壹個壹個聽,南郭處士逃跑了。
3.原文: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譯文: 壹片蘆葦白蒼蒼, 清晨白露結成霜, 我那心愛的人兒哪! 就在河水的那壹旁。
4.原文: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無異,華捉而擲去之。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著,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譯文:管寧和華歆壹起在園子裏鋤菜。地上有壹塊金子,管寧看見,照舊揮鋤除草,看它跟瓦片、石頭沒有什麽不同;華歆看見,把金子拾起來,丟下鋤頭離開了。
他們有曾同坐在壹塊席子上讀書,正好有官員乘著大車、戴著官帽經過門前。管寧(無動於衷),依舊讀書;華歆卻把書扔下,出去觀看。
管寧把所做坐的席子割作兩半,跟華歆分開坐。他說:“妳不是我的朋友。”
5.原文: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棄其杖,化為鄧林。譯文:誇父追趕太陽,追至太陽身邊,因炎熱而口渴,喝幹了江河仍嫌不足,於是,欲飲沼澤之水,未等喝到,不幸渴死。
手杖棄於路邊,競長成壹片桃林。6.原文:鐘毓、鐘會少有令譽。
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
譯文:鐘毓、鐘會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美好的名聲.(在他們)十三歲那年,魏文帝聽說了他們的名聲,就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妳可以叫妳的兩個兒子來見我."於是(鐘繇帶著他們的兩個兒子進宮面見魏文帝).(面見皇帝時)鐘毓(緊張得)臉上流汗,魏文帝(親熱地)問他:"妳的臉上怎麽會流汗呢?"鐘毓回答說:"(我)敬畏害怕,汗水像酒水壹樣湧出來." 魏文帝再問鐘會說;"(那)妳為什麽不流汗呢?" 鐘會回答說:"我害怕得發抖,連汗也不敢出."7.原文: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詠左思《招隱詩》。
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譯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陰,壹次夜下大雪,他從睡眠中醒來,打開窗戶,命仆人斟上酒。四處望去,壹片潔白銀亮,於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
忽然間想到了戴逵,當時戴逵遠在曹娥江上遊的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經過壹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
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壹定要見戴逵呢?”8.原文:李元禮嘗嘆荀淑、鍾皓曰:“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 譯文:李元禮曾經贊嘆荀淑和鐘皓的品德說:“荀淑的見識高超,不能復加,鐘皓的道德高尚可以作為老師。”
9.原文: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仆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長文尚小, 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餘六龍下食。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 於時太史奏:“真人東行。”
譯文:陳太丘去拜訪荀朗陵,因為家窮又儉樸,沒有仆人雜役,就讓兒子陳元方駕車,陳季方拄著棍子在後面跟著。孫子陳長文還小,就抱在車裏。
等到了荀朗陵家,荀朗陵的兒子荀叔慈來開門,荀慈明在席間勸酒,他家其他六個兒子陪著吃飯。而荀朗陵的孫子荀文若也還小,就坐在爺爺腿上。
這事傳到朝廷,太史向上報告說:“有德的星星都向東方聚集了."10.原文: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壹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之,王欲舍所攜之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譯文:華歆和王朗壹同躲避災難,有壹個人想和他們同乘壹條船,華歆就為難他,(不讓他上船),王朗(對華歆)說:"船還有位置,為什麽不給他上呢?"後面的敵人(向那人)追了過來.(這時)王朗就想拋下帶著的那個人.華歆說:"我之所以懷疑正是因為這樣啊.既然已經答應他讓他上船,怎麽可以現在拋下他呢?"因此,就當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那樣.世人就以這件事來平定華歆、王朗的(品質)好壞 呵呵!譯文也帶進去了,先用著吧。
2. 求壹句做人準則 文言文的 不要太長 很有意味的為學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吾資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學之,久而不1.《勸學》 荀子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 言,不知學問之大也。於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 “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恭爾位,好是正直。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 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 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 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輯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 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
風至苕折, 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幹”,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異體“修”加三點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 ,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壹,火就燥也。
平地若壹,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 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 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壹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誌者,無昭昭之明。
無〔忄昏〕〔忄昏〕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騰”中“馬”換“蟲”)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枝而窮。
詩曰:“屍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壹兮。
其儀壹兮,心如結兮。”故君子 結於壹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沈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 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 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
禮者,法之大分,群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
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 ,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壹可 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壹而告二謂之〔口贊〕。
傲,非也;〔口贊〕,非也; 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
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簡而不速。方其人之習 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
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 誌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
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飧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禮,雖未明, 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苦者,勿告也。
告苦者,勿問也。說苦者,勿聽也。
有爭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
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 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謂也。 百發失壹,不足謂善射。
千裏跬步不至,不足謂善禦。倫類不通,仁義不壹, 不足謂善學。
學也者,固學壹之也。壹出焉,壹入焉,塗巷之人也。
其善者少,不 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 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
及至其致好之。
3. 求“要不要學好文言文”的反方觀點反方觀點
不學文言文!
理由:
文言文只是在研究古籍才用得著,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消失,象我們在這裏閑談,就不使用文言文,雖然有時出於愛好,偶爾“文”那麽壹下。
文言文是過去的語言,它與古代口語基本相合,只不過更精煉而已。現代人說的是白話,反映其口語的文字也只能是白話。
文言文只是在學習古文後才了解的。但絕大多數人不看或基本不看古文。別說中國,外國何嘗不是如此?現在誰還說拉丁文?現代英語和古代英語相比,發生了多大變化?這種死去的語言只能由少數人研究!
如果妳只想讓自己看,不想讓別人看,當然可以用“子乎也者”去寫。妳甚至還可以使用任何壹種死去的語言去寫,比如古希臘文、克爾特文、希伯來文或者說甲骨文。
如果妳想與別人交流,——語言原本是交流的工具——那妳當然應該使用通行的語言。
4. 當代社會不需要學習文言文的10個理由是1.我覺得文言文是很沒有必要學的東西
因為它對我們日常生活沒有壹點用處
好比我們去買菜
要用到語言運用,要用到計算,偶爾走在大街上要用英語交談
但是我們什麽時候要用文言文說話呢?
2文言文離我們太遙遠了
雖然是壹種傳統文化
但是我發現這種傳統文化只是壹種大負擔
我們本來就要背很多的東西
再背那些對生活毫無意義的文言文就真的很浪費了
3.我不喜歡所謂的“這是我們中華的燦爛文化”之類的話
再怎麽燦爛 如果加重了我們的學習任務而對我們本身沒有任何作用的話
又有什麽意義
那些文字以及辭藻的用法
和今天的語言運用沒有關聯
每每讓我看到
就覺得好象在看天文
5. 文言文背不下來怎麽辦背誦有兩個明顯的功能;壹、能幫助深入理解內容;二、能提高閱讀翻譯的效果.因此學習文言文最好熟讀到背誦,這對文言文閱讀翻譯的益處頗大.背誦文言文不等於死讀硬背,而應講求方法,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法)壹、化整為零法.把壹篇文言文當作壹個整體去籠統地讀,這便像“囫圇吞棗”,應把這個整體分析成若幹意義段落進行分段熟讀才好.[析]壹篇課文經過意義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線索與作者的思路,對所寫的人物和事物的來龍去脈,了然於胸,然後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照生活的邏輯和照人地時與前因後果的交代,貫穿起來.層次既清楚了,熟讀之後,很快就能背誦.背誦應分段背,各個突破,直到全部背完為止.(法)二、抄讀法.這是眼、口、手、心綜合運用於背誦的方法.[析]眼看文章的字、詞、句,口念文章的字、詞、句,手寫文章的字、詞、句,心想文章的字、詞、句.抄抄讀讀,讀讀抄抄,不要多時,讀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麽全部讀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夠全部背誦完.當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過對它們的熟記而背出.(法)三、累進法.采用此法有如滾雪球,即先讀第壹句,即背誦第壹句;再將第壹二句連讀,即要求第壹二句連背.依次類推,滾動前進,累積背完全文為止.(法)四、三抓法.它是以自然段為單位實行三抓.[例]當要背誦《戰國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運用三抓.如在第壹自然段裏,先抓本段的第壹個字──“秦”;然後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最後抓本段所體現的作者思路,文章脈絡──交鋒發生在秦王與安陵君之間,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雙方鬥爭的前奏.情節開端部分.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這些提示去背課文就容易些.(法)五、照看譯文背誦法.即由語體文反回文言文.。
6. 文言文怎麽說“不要得寸進尺”勿且倍之矣
1. 得寸進尺,讀音dé cùn jìn chǐ,是壹個漢語成語,意思是得了壹寸還想再進壹尺。 指貪心不滿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2.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壹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於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壹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註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於閱讀理解,壹般都會對其標註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