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示法詩)
2.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示法詩)
3.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開悟詩)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文偃詩)
5.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肝膽此時俱破裂,壹聲江上侍郞來。
(安分庵主開悟詩)
6.焰裏寒冰結,楊花九月飛;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本寂詩)
2.關於佛祖的詩句贈琴僧
太古清音發指端,月當松頂夜堂寒,
悲風流水多嗚咽,不聽希聲不用彈。 --雪竇重顯
送僧之金陵
勝遊生末跡,杳自狎時群。卷衲消寒木,揚帆寄斷雲。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邊聞。別後石城月,依依遠***分。 --雪竇重顯
·送寶月禪者之天臺
春風吹斷海山雲,別夜寥寥絕四鄰,
月在石橋更無月,不知誰是月邊人。 --雪竇重顯
忘惶
方春不覺來朱夏,秋色蟬鳴翠影斜。
夜來風急柴扉破,滿地霜鋪落葉花。 --投子義青
頌投子答月圓未圓
圓缺曾伸問老翁,石龜銜子引清風。
咋朝木馬潭中過,踏出金烏半夜紅。 --投子義青
白雲與我最相知
白雲與我最相知,我住山時它亦隨,
侵早和風辭嶂外,晚來依舊護柴扉。 --湛然圓成
雪裏梅花初放
雪裏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
正對寒燈獨坐,忽將鼻孔沖開。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壹個蒲團壹個僧,
盤膝坐來中夜後,飛蛾撲滅佛前燈。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須向外問窮通。
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
頌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無門慧開
寒 山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雲閑。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好鳥關關知我意
午窗定起書沈沈,觸目虛擬壹片心,
好鳥關關知我意,盡情啼破綠楊陰。 --大歇仲謙
行看流水坐看雲
閑居無事可評論,壹炷清香自得聞,
睡起有茶饑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結茅屋,淡然稱所居。松風驚破夢,澗水靜涵虛。
春老花猶媚,秋殘葉未疏。良宵無限意,東嶺月初生。 --丹霞子淳
統壹
聶魯達(智利)
所有的葉是這壹片
所有的花朵是這壹朵
繁多是個謊言
因為壹切果實並無差異
所有的樹木無非壹棵
整片大地是壹朵花
-----------
五祖的佛謁
身是菩提樹,身如明鏡臺
時時勤掃佛,何處惹塵埃
六祖的佛謁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過崆峒山
鑿破雲根壹徑通。禪棲遠在碧霞中。巖穿雪竅千峰冷。月到禪心五蘊空。
頑石封煙還太古。斜陽入雨灑崆峒。山僧不記人間事。聞說廣成有道風。
五臺山
名山勝概自天開。壹萬菩薩住五臺。積雪千年僧入定。祥雲壹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涼界。樂也曼殊智慧才。前後三三是多少。喜師行腳不徒來。
夜泊洱海
數年不作海天遊。今夕乘風壹泛舟。似箭靈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鐘鳴斷續隋唐寺。漁唱滄浪蘆荻洲。欲問前朝爭戰事。恐驚波底老龍愁。
寄妙巖同參
歲使人歸說大名。始知駐錫在杭城。廿年契闊音書杳。兩地想思感概增。
禪友同參皆老大。離群索處費經營。何時再集東林寺。重把詩文仔細評。
梅開在冬至後壹日
天道循環豈數哉。壹陽初復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間信。葭管時飛琴上灰。
按候應知陰已往。占雲可決泰將來。這般默露天心處。獨有禪翁預解懷
廈門虎溪與會泉上人夜話
溪連海氣逼虛空。壹道懸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圖畫裏。人家隱隱霧煙中。
鷺江水靜月鋪白。雪嶺楓高霜染紅。更感會公多雅意。烹茶相對話無窮。
3.與禪宗有關的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 何處染塵埃. 六祖慧能偈語. 菩提樹下是佛祖悟道的地方. 菩提樹本來不是樹,明鏡臺也不是臺. 本來什麽都沒有,怎麽能染上塵埃呢? 慧能寫這個偈語之前北宗六祖神秀有偈語.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 慧能的主要是針對神秀的偈語說的,證明慧能更加的心中無物.有更高的悟性. 說壹下這首詩的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
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壹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壹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
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墻上寫了壹首偈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
是壹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
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裏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偈子的時候,被廚房裏的壹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
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偈子,這裏需要說明的壹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
於是他自己又做了壹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偈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偈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
是壹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壹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壹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這首佛偈就是為了證明空性 弘忍看到這個偈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偈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
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裏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壹,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
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
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關於慧能的偈頌,還有另壹種說法,說他的偈頌寫的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慧能的偈頌到底是怎樣寫的,學術界目前還有爭論,但這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主要內容。“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的含義是什麽呢?我們知道,中國佛教的內部體系是非常復雜的,有大乘,也有小乘,有空宗,也有有宗,而大多數的中國佛教宗派都是融合空有兩家的。
大乘佛教空宗,在印度名為中觀學派,是佛教思想史上的壹次重大的變革,它以講空為主,破斥迷信,掃蕩壹切形相。它認為,壹切萬法,本性皆空,無論在世間還是出世間,其壹切事物現象,包括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也包括我們在世俗的認識活動中所得到的各種假名而已。
佛教重在解脫。所謂解脫,就是要斷除各種系縛。
故中觀學派之講空,對於系縛的破除,尤其是對“見”(認識)縛的破除,確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然而,壹切事物總是有它的反面。
中觀學派講空,最後講到了否定壹切(尤其是涅盤解脫)的程度,無疑動搖了整個佛教的理論基礎。因此,佛教從中觀的“真空”向“妙有”過渡,就成了壹種必然的趨勢。
所以在印度大乘佛教中期以後,便開始出現了宣講“妙有”理論的壹系列經典,如《法華經》、《涅盤經》等等,宣傳壹種永恒、普遍、絕對的佛性,以作為壹切眾生及萬物存在的基礎。在中國,這兩種思想幾乎同時傳入。
於兩晉南北朝之際,經過道生等人的闡揚發揮,綜合空有,結合《般若》之“緣起性空”,與《涅盤》之“佛性妙有”,從而提出了壹種普遍意義上的“壹切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主張。其理論的中心認為,所謂的“佛性”,也就是眾生成佛的內在依據、內在原因,是壹種絕對的、普遍的、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感應壹切的功能,可與壹切眾生及萬物相應,因而能夠攝持於壹切眾生及萬物之中。
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佛性”是壹切眾生所***同具有的,壹切眾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然而,這裏所說的“佛性”,在他們看來不是什麽特殊的東西,就是般若學所說的“緣起性空”之理,又可稱為“實相”、“法性”、“空”“真如”等等。
這樣就在最高。
4.描述“隱居深山,悟道參禪”的詩有哪些壹、《苦熱題恒寂師禪室》
唐代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
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
但能心靜即身涼。
二、《悟道詩》
宋代楊妙錫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三、《弘壹法師臨終偈語》
民國李叔同(弘壹)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裏。
問余何適,廓爾忘言。
四、《六祖示法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五、《安分庵主開悟詩》
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
肝膽此時俱破裂,壹聲江上侍郞來。
六、《本寂詩》
焰裏寒冰結,楊花九月飛;
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5.關於神佛的詩詞《謁》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謁》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壹物 何處惹塵埃
壹日,五祖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 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 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壹偈,來呈吾看.若 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眾人只等神秀作偈,神秀偷偷在墻上書壹偈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令門人炷香禮敬,盡誦此偈.但親告神秀曰:“汝作此 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 了不可得.”
惠能雖不識字,壹聞此偈,便知未見本性.托人亦書壹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
壹眾皆驚.五祖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次日祖潛至碓坊,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惠能遂三鼓入室,五 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 其心”,惠能言下大悟,壹切萬法,不離自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 法.”
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
神秀的這首詩代表了小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身是菩提樹,意思是我們的身體要象菩提樹壹樣,保持端正的體態,不斷修持精進.
心如明鏡臺,是把我們的心比喻為明鏡臺,如果灰塵粘染則不明澈.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字面意思為明鏡臺要不停地擦拭,才不會沾染上灰塵.意思是說我們要不斷地勤修,保持心境的平和,才能恢復本心得悟正果.
該詩前兩句是講的身心方面的修行,後兩句是修行的結果,明心見性.小乘佛教註重的是自身的苦修實證,見性成佛.小乘的思想是本心即佛.這些在神秀的詩中都體現出來.
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壹物,何處惹塵埃.”突顯了大乘佛教的思想意境.
菩提本來是指的菩提樹,菩提本無樹,就是否定了菩提樹的有形實質.明鏡亦非臺,同樣也是否定明鏡臺的有形實質.這兩句是說,菩提就在妳的心中,明鏡也只是妳的心.菩提樹也好,明鏡臺也好,本來都是空.本來無壹物,何處若塵埃?意思是說,既然本來壹切事物都是空,那麽沾染塵埃又從何說起呢?塵埃也是空啊!這首詩的意境就在於空得徹底,壹切事物都是空,就連小乘的本心、本性也是空.
這兩首詩已成為佛教歷史的壹段佳話.大家普遍都認為慧能的詩悟性更高,境界更深.從境界上講感覺是這樣,但是慧能的詩給人的感覺太空了,空得讓人摸不著邊際.而神秀的詩體現真修實悟,給人更腳踏實地的感覺.也許這正是小乘和大乘的區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