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她的才華和名氣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裏,就和她的父親徐達說明了有意成為兒女親家,徐達當然樂意至極,後來順利成為了明成祖朱棣的妻子。
婚後他們十分恩愛,這也贏得婆婆馬皇後的喜愛,特意教授她如何管理家庭大小事務的技能。馬皇後也是經常誇獎自己這個漂亮孝順的媳婦。
後來他們被派到地方做了藩王,朱棣就做了壹段時間的燕王,期間作為王妃的徐氏便用上了馬皇後教授的管理家的能力,把王府管理的井然有序。
在朱元璋沒有去世時壹直相安無事,後來不滿他的侄子朱允做皇帝,而且朱允性格優柔寡斷,相比於他的那些擁兵自重的藩王叔叔而言,他就是壹只待宰割的羔羊。
在朱棣的努力和強勢攻勢下,朱允被奪了皇位,其他藩王也被大大削弱勢力。在他征戰的歲月裏,沒有徐氏的付出就不會有他如今的地位。
當時寧王朱權勢力比較大,朱棣打算先攻下他的軍隊,隨後改變聯合在壹起抵抗朝廷派來的大軍。這期間需要時間進行調和。在朱棣不在王城的這段艱難歲月裏,她和世子朱高子熾留守城池。在朱棣走之前就萬般叮囑只能死守不能強攻,為拖延敵人進攻速度,他特地命人將通往城池的索橋斬斷。
但是畢竟來著不善,敵方擁有五十萬大軍,而領軍將領也是名將李景隆,他們到達城池時發現端倪就兵封幾路去攻占城池,在猛烈的攻勢下,城內官兵情緒十分低昂,眼看就要被攻破,敵人還日日到城下勸降,有好多人都動了投降的心思。
徐氏在這樣千鈞壹發之際,她毅然決然的披上馬甲,手拿武器,號召著守城的婦女們壹起奮力抗敵,她的抗爭精神讓城內人無不感動涕零,與其投降被俘虜欺淩,倒不如拼個妳死我活博壹線生機。
在他們是在撐不下去之際,朱棣領著大軍來解圍,不出幾日,朝廷的軍隊就被擊垮,朱棣就順利做了皇帝。做了皇帝的朱棣心裏十分感念夫人恩情,就更加疼惜她。登基不久後就冊封徐氏為皇後。
在徐氏當皇後的歲月裏,她和她婆婆用包容大度和以身作則贏得大臣和百姓們的尊敬和敬仰。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照顧丈夫衣食住行和子女教育之外,她還身體力行想著如何給生在深閨的女子多壹些書籍閱讀,好修身養性。
於是這個‘女儒生’廢寢忘食的讀先人留下的書籍,編寫了兩本傳世之作《內訓》和《勸善書》。
《內戒》聽著名字就是寫給女性看得,書中教授女孩們要修養德行,孝順父母之類的處世之道,被當做教材來教育女孩兒。
《勸善書》聽著名字就感覺這有點想佛家用於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部書籍也確實含有佛家的思想,但不僅僅限於佛家,實際上它是儒釋道三家和合體,可見徐氏是多麽的博學和有文采。書中也沒有多高深的言論,就是收集和改編歷代三家留下的勸善之言,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匯編而成,可見徐氏是壹位心地善良之人,還有著普度眾生之心。
古往今來最忌諱的就是外戚幹政,然而在徐氏活著的時候,就沒有發生過壹起,這與她自身的見識和修為分不開的,她嚴格要求貴胄們要遵紀守法,想取得成就和嘉獎就必須靠實力獲得,而不是倚老賣老,靠資歷獲得。
據說皇帝朱棣在徐氏的勸諫和感召之下,在官員選拔上不在看門第和資歷,而是看實力和才敢,因此在他手中出現了壹大批破格錄用的官員,是他在戰爭後調養生息的時間大大的縮短,國家和百姓也開始富裕起來了。
然而這個盡心盡力的皇後,在費勁心血輔助朱棣的同時,身體健康也大大受損,當了十多年皇後就去世了,悲痛不已的朱棣傷心不已,隨後沒有再續弦了。
壹個人能被世人所敬仰和佩服已經是不易,還能留下作品被傳頌就更了不得了,時候徐氏得了‘仁孝皇後’是實至名歸,不像很多人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