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景如畫的意大利西南海岸,壹座巍峨峻峭的高山,俯瞰著碧波蕩漾的那不勒斯海灣,
那就是著名的維蘇威火山。距今大約260年前,壹群意大利農民正在維蘇威火山下挖掘水
渠。突然,“當啷”壹聲鐵鍬似乎碰到了什麽金屬物,在翻開的泥土中,露出了金光閃閃的
東西。
“金幣,是金幣。”人們驚喜地叫起來。
很快,這個消息就傳開來。有更多的人來到這裏尋找金銀財寶。人們不斷挖出更多的東
西,陶器、經過雕琢的大理石碎塊等等。不久,有人挖出壹塊石頭,上面刻著“龐培”的字
樣。人們這才明白,這裏就是被維蘇威火山爆發後的火漿掩埋了的羅馬古城——龐培城。
使龐培城毀滅的那場災難,發生在公元79年8月24日午後。生活在安定祥和中的龐
培居民沒有料到,從古以來壹直處於“休眠”狀態的維蘇威火山竟突然爆發了。震耳的爆炸
聲,伴著火山口噴出直沖雲霄的滾滾濃煙和燃燒的巖漿,中間還挾著石塊和灰塵。頃刻間,
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那不勒斯海灣也激起洶湧的波濤,沖擊著海岸。接著,又下起傾盆大
雨,山洪挾帶著石塊、泥沙和火山灰,形成壹股巨大的泥石流,向著山下的龐培城中沖去,
慢慢地整座龐培城被吞沒了。城中2萬多居民大部分逃到了別處,但仍有2千多人遇難。
時間過去了千百年,人們從古籍史冊和民間傳說中知道有這麽壹座龐培古城存在,可它
是什麽樣子,遺址在那裏,卻紿終是個謎。現在龐培古城的遺址重新被發現,立刻引起整個
國家的關註。不久,意大利政府開始對古城遺址進行發掘。經過200多年斷斷續續的挖
掘,這座在地下沈睡了1900年的古城初步恢復了原貌,漫步在寬敞平坦的大街上,人們
可以領略古城的風光。
龐培城面積大約1.8平方公裏,四周環繞著4800多米長的石砌城墻。由南到北,
由東到西各有兩條筆直平坦的大街,把全城分成9個城區,每個城區又有許多小街小巷縱橫
相連,路面都用碎石鋪成。大街兩旁有人行道,街面寬達10米,鋪著整塊的大石板。街道
的十字路口,有雕花石塊砌成的水池,裏面盛著清涼的泉水。泉水從城外山上通過高架渡槽
引入城內水塔,分別流向各公用水池和富豪庭園的噴泉池。大街兩邊的是商店、酒館、水果
鋪和雜貨攤。壹家商店墻上寫著出售衛生用具和好酒的廣告;另壹家商店墻上寫著橫幅標
語:“水果商販支持普裏斯庫擔任高級行政官”。城內最宏偉的建築物,集中在城西南的壹
個長方形廣場四周,這裏是龐培政治、經濟和宗教中心。殘存的雕花精致的大理石門框、祭
壇和高出地面三四尺的青石地基,讓人可以想象出這座廟宇當年的雄偉壯麗。政府大廈的議
會廳、辦公室十分寬敞明亮。法院是壹座長方形的兩層建築物,設有法庭和牢房。它的另壹
半樓房,分給了商人,作為進行交易和訂立貿易協議場所,東方的香料、寶石、中國的絲
綢,非洲的象牙,都在這裏議價成交。
廣場東北角是壹個商品集散地,當時這裏店鋪鱗次櫛比,商品琳瑯滿目,生意非常興
隆。壹個水果鋪的貨架上,擺滿了杏仁、栗子、無花果、胡桃、葡萄等果品;不過,它們早
已幹枯變質了。在壹家藥店的櫃臺上,還發現壹盒藥丸,已經碾成了細末,旁邊有壹根細小
的圓藥條。顯然是,當藥劑工正搓藥丸時,災難突然降臨,他便棄之不顧,逃命去了。當時
的店鋪往往也是作坊,在壹家面包店的烘爐裏,還留下壹塊烤熟的面包,不僅保持著原來的
形狀,而且上面印著的面包商的名字還清晰可見。
龐培城中有很多富豪的住宅。這些建築的大門,往往有粗大的大理石圓柱和雕花門樓。
走廊和庭園到處擺著天神和野獸的塑像。正廳、餐廳和臥室寬敞明亮,富麗堂皇,四周陳設
著精美的白銀相青銅制品。墻上繪有壁畫,地板上飾有鑲嵌畫。在壹家富戶的客廳,發現了
壹幅鑲嵌畫:“《馬其頓王亞歷山大與波斯大流士三世作戰圖》,畫寬6.5米,高3.8
3米,由150萬塊彩色玻璃大理石片鑲嵌而成,生動地描繪了公元前333年希波戰役的
壹個場景。
城的東南角是壹座圓形的露天大角鬥場,可容納2萬觀眾,也就是將近全城的居民人
數。墻上還留著這樣的字跡:“塞那杜斯是英雄和索命者。”“費利克斯將鬥熊”。附近還
有座體育場,是供人們競技和習武的地方。
古城裏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受難者的石膏像。原來在火山爆發的壹剎那間,許多沒有逃
出的人,藏身在比較空曠的庭院裏,雖然沒有被倒塌的建築物壓死,但是卻被噴出的火山灰
包封起來,窒息而死。時間過去很久,人體在裏面枯幹了,消失了,只剩下壹些空殼。考古
學家就利用這些空殼作模子,把石膏漿灌進去,制成許多和真人壹樣形狀的石膏像,再現出
了受難者當時那種絕望和痛苦的表情:壹個小女孩緊緊抱住母親的膝蓋,掩面大哭;壹個拿
著壹袋硬幣的乞丐茫然站在街口;有些人正在墻腳挖洞,尋找逃生之路;有壹群被鐵鏈鎖住
的角鬥士痛苦地掙紮著,想要擺脫鐵鏈。很多人雙手掩面或屈著雙臂抱著腦袋;也有的人手
裏還拿著壹袋袋金幣、銀幣和貴重首飾。但是,在災難面前,財寶並沒有給他們帶來好運,
這些有錢人也同奴隸壹起同歸於盡了……龐培古城逐漸掀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向人們完整地
展現出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城市的真實面貌。
龐貝古城
傳說羅馬是公元前753年由孿生兄弟羅慕路斯和勒摩斯建立的。它作為連接南方希臘的殖民城市和北方伊達拉裏亞的貿易城市逐漸發展起來。從公元前5世紀前半期開始,領土面積在意大利中部逐步擴張。公元前3世紀時,對意大利南部希臘的殖民城市采取謀略,在西西裏島的錫拉庫薩將很多希臘的藝術傑作作為戰利品帶了回來。羅馬人完全迷上了這些高雅美麗的藝術品,很快成為希臘藝術的愛好者。到了公元2世紀,到了公元2世紀,在東地中海壹帶確立了羅馬的勢力,剛健質樸的羅馬性格和具有希臘精神的性格相互融合。公元前1世紀左右,羅馬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再進壹步加強裝飾的有馬爾科爾斯劇場(公元前1世紀,羅馬)。以前用於建築的大理石現在也用於雕刻,帝國式的古典註意得到了大發展。隨後,由於公元前86年征服了雅典,很多藝術家移居羅馬,帶來了新古典主義。按照時間先後可分為以下四類:
第壹類:公元前2-3世紀出現。用灰漿和繪畫用具繪制出像大理石壹樣的壁畫,表面有凹凸。
第二類:公元前90年前後出現,是羅馬壁畫的全盛時期。與第壹類浮雕式的壁畫不同,這是純粹的繪畫,用陰影和古代的遠近技法表現深入的空間。代表作有畫庭院樹木的大型濕繪壁畫(屋大維的裏阿別墅,羅馬,特魯美美術館)龐貝古城的神秘山莊的壁畫(公元前150年前後)。
第三類:奧古斯大帝時代的風格,減少了層次的表現,多用華麗的裝飾性的主題。多有風景畫的要素,以神話傳說為主題的畫也比較多。
第四類:指公元50年前後到龐貝古城被埋沒的公元79年之間出現的繪畫風格。與第二類的空間層次表現技法相比,增加了幻想的視覺效果和裝飾性。代表作有尼祿大帝的《黃金宮殿》的壁畫和龐貝古城的《維提之家》的壁畫。
在羅馬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的尼祿帝的黃金宮殿。據說采用了以前只用於公***浴場的圓拱形屋頂,很有創意。另外,神殿中埃托魯斯哭神殿運用了希臘的建築等級和裝飾手法,確立起了羅馬式的神殿。以後再進壹步加強作為裝飾的要素的希臘式等級風格,建成了大圓形競技場。
龐貝古城
公司地址乘車路線匯款賬號聯系我們國內所有線路
企業團隊服務 51650066 轉 201、202、203、205、206、207、208、209、210、
211、212
付款方式:銀行匯款 到我社報名
1900年前維蘇威火山噴發的壹剎那將龐貝埋在了地下。道路上輸水用的鉛管、車轍的印跡、道路標誌等全部是當時的模樣。設有櫃臺的酒館裏,擺放著裝有蜜蜂和葡萄酒的缸,側面還開有剛好可以裝入零錢大小的孔。盡管經過2000年的時光流逝,它所顯示的生活卻仿佛和今天完全壹樣。
整座古城可參觀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出土文物博物館、維納斯神殿、阿波羅神殿、可遠眺維蘇威火山的丘比特神殿、悲劇詩人之家、牧神之家、斯塔比亞內浴場、大劇場和音樂廳等等。
意大利的龐貝古城在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的爆發中被掩埋在火山的巖漿中而從此消失。直到260年前才被發現,從此後便給人們留下了很多懸而未決的謎。其中,什麽原因使得2000多年後的今天,龐貝古城的城墻墻體的紅色依然能保持色彩絢麗。是科學家長期以來的壹個疑問。
今天,當我們再看到它時,壁畫中閃亮的紅色依然感人至深。其中的壹些仍然完好的保留在墻上,像是留給我們壹個燦爛的謎。
壹項最近的研究找到了龐貝古城“青春永駐”的原因,柏林Staatliche 博物館的研究員丹尼拉·丹尼爾說:“盡管龐貝的紅色顏料只用辰砂作原料,但明顯優於壹般的辰砂。”那不勒斯大學伯納德·馬切斯說,作為顏料的辰砂確實需要精心的加工。“顏料的媒介物是石灰,因此它必須呈液體狀才能被用作壁畫的原料。壁畫完成之後,還要經過壹個打蠟磨光的過程,以使得壁畫保存的更加持久。”
丹尼爾說:“顏料的顆粒越細,就越鮮亮,覆蓋力也越強。但龐培的顏料不單單如此。我用顯微鏡觀察之後,發現顏料顆粒的矩陣中加入了10-15微米的晶體作為閃光顆粒。”
通常,古羅馬將2-3微米的微粒加入研磨好的辰砂粉中,這樣可以使畫的表面閃閃發光,又能保持顏料自身飽和鮮艷的紅色。
丹尼爾的分析顯示,龐貝古城的壁畫與壹般的古羅馬壁畫確實不同,因為裏面攙有10-25微米的結晶物,這種大小的結晶物顯得更加透明,同時使色彩更加柔和深沈,它使得龐貝古城壁畫中的紅色接近紅赭色。他說:“龐貝古城的紅色顯示了古羅馬高超的顏料制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