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10本文藝美學書教妳更有質感的生活

10本文藝美學書教妳更有質感的生活

剛接觸美學是高中語文課本的壹篇選自宗白華《美學散步》的文,讀後欲罷不能。其實,美學並不像它所屬的哲學那樣高深莫測,簡單說,是教人如何審美及以美的態度看待生活。我從小愛好書法國畫,大學讀中文系畢業論文寫的也是文藝美學方向。研究生階段論文的重點,則是比較各個國家藝術教育的方針及現狀。越來越覺得,藝術教育未必是要培養壹個藝術家,而是讓進入其中的人能夠以藝術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發現生活的美好。此次特來推薦10本私藏的美學好物,推薦前提是經典而有趣,見解獨特且常讀常新。當然,這只是個人角度,希望大家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那壹本。

1. 《畫家生涯》高居翰

高居翰教授(James Cahill),曾長期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和研究生院教授,以及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中國書畫部顧問,他的著作多由在各大學授課時的講稿修訂,或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編纂而成,皆是通過風格分析研究中國繪畫史的經典書籍,享有世界範圍的學術聲譽。在這本書中,他試圖打破文人畫家“寄情筆墨、自書胸臆、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話,從實際的社會生活層面,考察了不同階層畫家的狀態,向讀者展開了壹幅“自宋末以後,隨著商業繁榮、社會中對繪畫需求增加,畫家們在不同層面謀生與創作的生動場景,”使我們更充分地了解和考慮到壹幅作品創作的原初情境,從而重新調整對藝術風格、品評標準的看法。

與眾不同的是,他的研究路徑是與社會學和社會史緊密相連的,也就是借社會史的方法研究藝術史,這是非常有意思的壹個角度。我想,這對學科間的融合與啟發十分有益。而且書中的語言質樸、考據講究,不僅可以讀到畫家的生活狀態,也可以想象他們所在的社會風貌。與其說是壹部美術探究類讀物,不如說是壹部社會風貌小說。另外,如果讀完覺得合胃口,可以繼續讀他的分朝代賞析畫作系列,有《江岸送別》(明朝繪畫研究)等。

2. 《給青年藝術家的信》蔣勛

個人很喜歡蔣勛寫的壹系列作品。他語言細膩,十分具有感染力。而且能把藝術上的感覺表達得淋漓盡致。

“似乎最貼近記憶底層的感覺,常是嗅覺”。也許,使壹個人真正走向藝術的,不是教訓,不是苦難,而是生命深處揮之不去的氣味。那好比熱烈過後冷冷地荒涼的氣味,有著巖石粗糲的觸感,通過氣味,便會識得大片已經結穗的稻米,悟出人生嘈雜喧嘩,值得度過。

另外就是看他的其他鑒賞系列,有梵高、漢字書法、紅樓夢等。依興趣選擇自己所愛。

3. 《曲院風荷——中國藝術論十講》朱良誌

接觸到朱教授的書是大三的時候查畢業論文的相關資料,真是讓人看上癮。太喜歡他的文字和解讀方式。詩化語言而又寓意深刻。解讀藝術有很多途徑,而他想做的,就是從自己熟悉的藝術哲學的角度,來發現文人畫的藝術真性問題。朱良誌曾說,“實際上他想解決的不是文人畫本身的問題,而是解決自己思想的問題。”“人過中年,垂垂老矣,心情有壹點荒漠,對世相的喧囂和混亂有點不太適應。人生命的價值何在?像倪瓚,重要的不是他留下的作品,而是他創造了壹個作品。曾經留下了怎樣的心靈的記錄。即使這樣的作品今天不在了,但是在存留的文獻中我們仍然可以追蹤他壹種信息。”

他的鑒賞還喜歡《生命清供》,同樣禪意深厚,韻味悠遠。也許,藝術的最高境界便是“壹番世界壹番癡”吧。

4.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

無印良品的藝術總監,極簡主義大師。生活是有設計感的,書裏的觀點和想法十分大氣,才不是壹句“極簡主義=性冷淡”那麽簡單。原研哉先生的聰明之處,在於他不壹開場就來些設計法則與技巧,他更關註設計師的內層觀念在工業時代的體現,工業時代的生產線是各式的模型與容器,設計師的觀念、思想則是不同的“流質”,通過設計師對“信息”形態的“認知”,使“信息的美”最終得以“傳達”。

“日常”是原研哉反復提到的壹個詞。在他看來,這是設計的源泉,也是設計的意義。這本書說到底,其實是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壹個設計師,因為妳可以設計的不僅僅是壹般意義上的“設計”,還有妳的生活。

5. 《死亡美學》陸揚

請不要被書名嚇到,其實書中是以死亡的美學角度為出發點,用充滿哲理和詩歌壹樣的語言探討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觀念以及死亡與崇高、悲劇、宗教、靈魂鬼怪世界的審美關系。書中談到,“西方悲劇多為理性和私欲並存並通過兩者激烈沖突體現毀滅的光輝,中國悲劇大多都是私欲被理性凈化了。中國悲劇中主宰更多體現人文的權威,西方則是無常的命運。”不得不承認,很多傳世名畫,都是在表達死亡。像《水中的奧菲利亞》,甜美而安詳,會讓妳驚覺,“真正的美,其實是壹種消失”。從某種角度來說,美好的秘訣,是速朽。

我認為,作者是換了壹種方式,在教我們該怎樣以自由精神來超越對死亡的恐懼和困頓,而後使我們宛如流星的短暫生命變得燦然生動。

6. 《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葉朗

葉先生的書是教科書般的存在,壹定要看的。他的《美學原理》、《中國美術史大綱》等相信是很多高校美學專業的必讀書目。此次想推薦的,是《胸中之竹》,這是壹本寫現代美學思想的書,為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的獻禮之作。少了章節理論性的話語,更多的,是對現代美學的感悟與啟示。他曾說,“境界,是壹個人的人生態度,是濃縮壹個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體。壹個人的境界就是壹個人的人生意義和價值”。在浮躁的今天,會讓自己沈澱下來。

7. 《美的歷程》李澤厚

作為壹個哲學家,李先生的美學觀點哲思巧妙。以壹種體悟與思辨相結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較的視野下,展現了從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藝思潮近八千年中國燦爛多彩的藝術境界與文化。他像壹個慈愛的老者,帶妳壹路走來,將數千年的文藝、美學納入時代精神的框架內,揭示了眾多美學現象的歷史積澱和心理積澱,具有渾厚的整體感與深刻的歷史感。魏晉風度、盛唐之音、山水意境,這些經典而高高在上的存在,至今再看,情感依舊深沈而熾烈。除此之外,還有《美學三書》、《中國美學史》《華夏美學》等很多著作可以選讀。另外,他的書大多配圖豐富,裝幀精美,很具有收藏價值。

8. 《寫意:龔靜讀畫》龔靜

龔靜教授的畫與文字壹樣有質感,像絲綢劃過。龔靜的文字精妙細致、活潑靈動,她對畫意的闡述和描繪,絕非人雲亦雲,而是獨具慧心地深入作品的內核,層層遞進地剖析畫家的靈魂。龔靜談及馬遠、宋徽宗、倪瓚、徐文長、陳老蓮、齊白石、林鳳眠、達?芬奇等中外名畫家及其作品時,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既談他們的作品風格,也談他們的曲折人生。無論是壹般讀者還是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大概都能從閱讀中獲益。

9. 《美學散步》宗白華

經典的書必須常讀。在這本薄薄的小書中,壹代美學宗師宗白華先生憑著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良好素養,以比較的眼光,對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的幾個重要範疇加以闡釋,滲透著自己的生命體驗和審美取向。他的詞句典雅優美、充滿詩意,行文氣韻生動,以小見大。

我想,任何壹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壹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

10. 《哥倫比亞的倒影》木心

最後推薦壹本木心早期的散文集,壹直喜歡木心,作為壹個全方位的藝術家,他總能捕捉到人性中最真的那壹瞬。他的生命狀態,展示了真正冷冷清清下的風風火火。文字綺麗而純真,靈性十足。他的筆下,有時悲哀沈思,有時誠懇發脾氣;有時嘿笑如惡童,有時演奏起那絕美故事,銷魂忘我;有時險峻刻誚,有時傷懷綿綿。也許,如他所說,“對生命、對人類,過分的悲觀、過分的樂觀,都是不誠實的。看清世界荒謬,是壹個智者的基本水準。看清了,不是感到惡心,而是會心壹笑。”

臺灣印刻是這樣評價他的:“木心的那個世界,那個精致的、熠熠為光的、愛智的、淡泊卻又為美為精神性叩問而騷亂的世界,在他展開他那淡泊、旖旎的文字卷軸時,早已崩毀覆滅,「世界早已精致得只等毀滅」──他像壹個孤證,像空谷跫音,像壹個「原本該如是美麗的文明」之人質。”

之前無意中看到壹句評價,真是壹語道破他的人格魅力。“現在流行‘小清新’,木心有點‘老清新'。其實木心這種小機靈也蠻好,就像是風鈴壹樣,叮當作響,很愜意,但“木鐸金聲”才令人震撼的,不是風鈴的那種叮叮當當。”其他作品還有《素履之往》、《木心談木心》、《魚麗之宴》、《木心畫集》等。

始終喜歡壹種人,他們總會被生活中的細節感動,因為他們心裏把美好織了網,所以才能網住這個世界上所有暗流的溫熱。

我亦願相信,“壹切都是按美的規律造型”。這份書單可能不會囊括妳想要知道的所有,只希望能引導大家去想象生活的另壹種可能,想象那個每天忙於工作之外的自己該如何安放。“我為的是我的心”對林黛玉這句話記憶尤深。的確, 比起別人的眼光,內心更應在意的,是自己如何看自己。

閱讀,始終是最盛大的宴會。下壹個系列打算推薦旅行美學,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