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代表什麽意思: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
霜降的意義
每年的10月中下旬,就到了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了,而霜降也是進入秋季的的最後壹個節氣,是秋冬季交替的節氣。此時的早晚溫差很大,有時夜間的溫度已經達到0度以下了,地面上或植物上直接凝結成的冰針依稀可見,由此證明,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預示著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了。
霜降過後,植物壹點生機也沒有了,這說明霜是無情的、殘酷的。當然,霜降大部分在北方才能體現,而南方地區即使到了霜降的節氣,也是沒有霜可以降臨的。
雖然說霜降過後,大風降溫增多,氣溫逐漸變涼,但霜降和霜凍還是有區別的,莊稼遇到霜凍那危害就大了,而遇到霜降莊稼的危害就會小很多。因為水蒸氣凝結的霜覆蓋在莊稼的葉面上,不僅危害不了莊稼,當水蒸氣溶化時還可能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來。
霜降與農作物
結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白霜,千裏沃野上,壹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此時樹葉枯黃,在落葉了。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
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壹般把秋季出現的第壹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壹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
霜是水氣凝成的,水氣怎樣凝成霜呢?南宋詩人呂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寫道:“驛內侵斜月,溪橋度晚霜。”陸遊在《霜月》中寫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說明寒霜出現於秋天晴朗的月夜。
秋晚沒有雲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在溪邊、橋間、樹葉和泥土上,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
霜降氣候特點
由於凍則有霜(有時沒有霜稱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統稱霜凍。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緯度偏南的南方地區,平均氣溫多在16℃左右,離初霜日期還有三個節氣。在華南南部河谷地帶,則要到隆冬時節,才能見霜。
當然,即使在緯度相同的地方,由於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貼地層空氣的溫度和濕度有差異,初霜期和霜日數也就不壹樣了。霜降時節,涼爽的秋風已吹到花城廣州。東北北部、內蒙東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氣溫已在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