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時”是在壹定的時候,不是時不時、常常的意思
“習”有兩種說法:
1.復習
2.實習,實踐,演習
人們多解釋成復習,中學教材也這麽解釋,但是按照原北大中文系著名學者楊伯峻先生《論語譯註》壹書中的解釋,應該是後者,理由如下:
1.習按其甲骨文的字形推斷的本義是幼鳥學飛,由於幼鳥學飛需要實踐,因此有演習,實踐的意思
2.孔子教給其弟子的具體知識是禮樂射禦書術,射箭、駕車、禮儀、音樂等學問都需要不斷演習操練,因此此處應該是演習的意思
3.《禮記》裏有“習禮樂”“習射”這樣的話,都是演習的意思,可作為第二個理由的佐證
“說”通“悅”,喜悅的意思
“有朋”的“有”或曰同“友”,“友”是朋友,“朋”是同壹師門的'師兄弟指的意思
“人”是別人的意思
孔子說:“能夠常常溫習學過的知識,不是壹件愉快的事情嗎?有同門師兄弟從遠方來不也是壹件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了解妳,妳又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作為嗎?”
第二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故:舊,這裏指學過的知識。
新:這裏指新的知識。
知:這裏有解釋、領會的意思。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並獲得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憑借於此當老師了。”
第三則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罔”有三種說法:
‘罔’同或通‘惘’
1.惘然無所得
2.被欺騙
3.迷惑不解
根據論語中的其他用例我們認為第三種解釋更正確,以前的中學教材解釋成第壹種,現在的教材已經改過來了
“殆”有三種說法:
1.精神疲殆
2.迷惑
3.指學業上陷入困境危險
在論語的其他用例中只有後兩種解釋,根據對偶詞的詞義相近的規律,我們判斷應為第三種解釋,舊教材解釋成第壹種,是根據壹些古人的註解做出的判斷,沒有依據,新教材已經改過來了
孔子說:“光學習不思考,就會(因為不思甚解而)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學習,就會(因為思路狹窄而)危險。”
第四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第六》)
樂:以……為樂
好:愛好。
者:……的人
孔子說:“懂得學習的人比不上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第五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在壹起行路,壹定有可以作為我的教師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第六則
子曰:“ 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十有五:十五歲。有,通“又”用在整數與零之間。
立:能立於世,指知道按理的規定去立身行事, 有能力去做官,供養自己。
天命:含有上天的旨意、自然的稟性與天性、人生的道義和職責等多重含義。
耳順:意思是聽到的話能夠辨別其真偽是非。
不逾矩:指不超越法度。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誌學習,三十歲確立自己的理想,四十歲面對任何事都能從容面對不疑惑,五十歲的時候我懂得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六十歲時無論聽到什麽,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領會其中的意思,並明辨是非。七十歲隨自己心意,想怎樣就怎樣,而不逾越法度規矩。”
翻譯註解
原文
第壹到第九則為語錄體,第十則為對話體。這裏所編的十則分別選自《學而》、《為政》、《裏仁》、《述而》、《泰伯》、《子罕》和《衛靈公》。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為政》)
5、子曰:“由,誨女(rǔ)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g)也。”(《裏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子罕(hǎn)》)
10、子貢問曰:“有壹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第壹則:學習方法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孔子說:"學習並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誌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重點字詞解釋: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裏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按時地去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壹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註》壹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誌為友。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註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麽。缺少賓語。壹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補充詞解釋:
而:連詞。(可譯為並且)例:學而時習之。
轉折。(可譯為卻) 例:人不知而不慍。
亦(yì):同樣、也是。
乎:語氣助詞,表疑問語氣,可譯“嗎”。
自:從。
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