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郭沂的主要成就

郭沂的主要成就

文獻整理與研究

1、典籍整理校勘

主要有《孔子集語校補》壹書和《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第壹卷《郭店楚墓竹簡六種考釋》。

《孔子集語》為清代乾嘉時期經學大家孫星衍撰。它博采群籍中有關孔子的史料,是壹部極其重要的輯佚書和古籍工具書。郭沂所撰的《孔子集語校補》壹書將《孔子集語》及兩種罕見補遺合編在壹起,並對全文進行認真的校點和整理,此外還根據新的研究成果和新出土的簡帛文獻再壹次進行補遺。這本書出版後,為學者們查閱資料提供了諸多方便。

《郭店楚墓竹簡六種考釋》是從郭店竹簡中選出《老子》、《五行》等六種最重要、思想性最強的佚籍進行全面考證、詮釋。除了對原文進行分篇、分章外,還重新調整竹簡次序、重新釋讀了許多誤釋和未釋的文字、試補了壹些誤補和未補的殘簡、釋讀並系聯竹簡殘片、根據自己的研究對若幹竹書重新命名。

2、郭店簡《成之聞之》的調整方案

郭店簡《成之聞之》公布時存在嚴重錯簡,郭沂最早發表大幅度的調整方案,受到學術界的普遍關註。可以說,這個方案已多為學術界所接受,其中壹些見解,例如將以“是以君子貴”為結尾的第30號簡與以“成之聞之”開頭的第1號簡相連,已成鐵案。據此,郭沂還將此篇重新命名為《天降大常》。

中國學術史與哲學史研究

1、中國古典學研究的原則

李學勤教授提出“走出疑古時代”的口號以後,得到多數學者的響應。但問題的關鍵是,中國古典學從“疑古”走向何處去。有人認為走向“信古”,有人認為走向“釋古”。郭沂覺得這些看法都存在問題,故提出“正古”的主張,即“修正”傳統古史學。這壹方面意味著傳統古史學基本上是可靠的,只需“修正”;另壹方面意味著傳統古史學也有缺陷,所以需要“修正”。具體言之,它大致地可以歸結為“四正”,即“反正”、“糾正”、“補正”和“判正”。

2、古史重建的歷史學考察

指出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意義重大的古史重建活動。第壹次是孔子通過整理六經對夏商周三代歷史的重建,第二次是秦代焚書坑儒以後漢人對先秦歷史的重建,第三次是上世紀初葉以來利用出土材料並結合傳世文獻對古史學的重建。前兩次是古史學因傳統文獻缺失而遭到破壞,重建的主要途徑是修復、整理和闡釋傳統文獻;第三次是古史學因傳統文獻被懷疑而遭到破壞,重建的主要途徑是以考古材料印證傳統文獻的可靠性,並在同時糾正和補充壹些傳統觀點,進壹步完善古史系統。

3、楚簡《老子》與老子其人其書

竹簡本《老子》是郭店楚簡中最引人註目的壹種文獻。關於今本和竹簡本的關系,竹簡公布之初,大部分權威學者都認為簡本形成時已經存在今本系統,而簡本是其摘抄本。但郭沂從壹開始就舉出確鑿的證據堅持認為簡本更為原始,今本是後來形成的。後來這壹思路已經為大部分學者所接受。

老子其人其書是中國學術史上最大的公案之壹,眾說紛紜。郭沂考察的結果是,竹簡《老子》為《老子》之祖本,出自春秋末期與孔子同時的老聃,今本系統(包括帛書本)曾將簡本全部納入並加以改造,出自戰國中期與秦獻公同時的太史儋。也就是說,歷史上有兩位被當作老子的人,也有兩本被稱作《老子》的書。

4、孔子與《周易》

孔子與《周易》乃至與六經的關系,也是中國學術史上的壹個重大懸案。近代以來學術界的主流觀點是,孔子沒有研究《周易》,《易傳》是戰國以後的作品,先秦亦無六經之說。對此,郭沂花費了數年時間,寫出六萬多字的論文,證實確如《論語》、《史記》、《漢書》、《要》等文獻所言,“孔子晚而喜《易》”,時間在他五十六七歲前後,即周遊列國期間。不僅如此,孔子還留下了大量有關《周易》的遺教。今本《易傳》包括形成於孔子以前的早期《易傳》和孔子易說兩部分,而帛書《易傳》則全部為孔子易說。至於六經,先秦確有其說,只是孔子早期教授的經典只有《詩》《書》《禮》《樂》,故四者並稱便約定俗成,而《易》和《春秋》為孔子晚年所治,故常常不與其他四經並稱。這種看法已為郭店楚簡所印證。

5、孔子思想的發展演變

郭沂壹反過去那種平面地研究孔子的方法,提出孔子思想有壹個發展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即由禮學而仁學進而易學,這三個階段分別屬於孔子的早年、中年和晚年。孔子“學《易》”後建立了壹套以易為最高概念的完整的形上學體系,它正是春秋、戰國之際哲學轉變的因緣。

6、子思學派

如果說孔孟之間的儒學是中國思想史研究的最大空白,那是不過分的。郭店竹簡公布後,不少學者已經註意到,孔孟之間最重要的儒家學派是子思學派。

郭沂研究子思學派始於九十年代初,當時指出《中庸》、《大學》並不象學術界所公認的那樣成於秦漢之際,而是成於戰國早期,出自子思及其門人之手。郭店楚簡公布以後,二書早出之說已成為學界的***識。近年來,郭沂除了進壹步修正和完善舊說以外,將主要精力投入對子思學派的全面考察,認為子思學派應分為子思和子思弟子兩個環節。指出從先秦至南宋,子思書先後出現過祖本、新編本、重輯本三種傳本和相應的三個階段。雖然它們都早已不幸亡佚,但仍可考得若幹佚文。根據郭沂所考察的結果,這些佚文可分為三類。壹是子思所記孔子言論,包括見於《禮記》的原本《中庸》、《表記》、《坊記》、《緇衣》以及郭店簡《窮達以時》;二是子思著作,包括見於《禮記》的《天命》(在今本《中庸》內)、《大學》,見於郭店簡和馬王堆帛書的《五行》和見於《淮南子·繆稱訓》的《累德》;三是弟子所記子思言論,包括郭店簡《魯穆公問子思》和古書中的若幹佚文。

郭沂發現,《子思子》、《孔叢子》等書所載的那位姓孟、名軻、字子車的儒者,並不是孟子,而是壹位與孟子同姓名的子思弟子,而這位孟軻很可能就是郭店簡《性自命出》、《成之聞之》、《尊德義》、《六德》、《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諸篇的作者。

7、中國哲學的形成和早期發展脈絡

近代以來,中國哲學史壹般從春秋末期的孔子或老子寫起。郭沂認為,先秦哲學的發生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第壹階段始自遠古,迄於殷周之際,為中國哲學的孕育期。第二階段始自殷周之際,迄於春秋中期,為中國哲學的創建期。中國哲學與文化之不同於世界其他民族的根本特質是在殷周之際奠定的。第三階段為中國哲學的成熟期,時在春秋末年,老子、孔子、墨子是其代表人物。第四階段為中國哲學的深化期,時在戰國,諸子蜂起是其主要標誌。這個過程又包括兩次重大轉折,壹在殷、周之際,壹在春秋、戰國之際。

8、先秦學派的劃分

劉歆說道家源於史官,馮友蘭主張源於隱者。郭沂的看法是,今天我們所說的道家,本來就是兩大學派。壹派源於史官,其傳承系統是:老聃→文子→太史儋→關尹子→黃老學派,這是本來的道家;另壹派源於隱者,其傳承系統是:早期隱者→楊朱→列子→莊子→莊子後學,此派可稱為隱逸家。兩派的發展線索十分清楚。道家的價值追求是修身兼治國,而尤重治國,隱逸家的價值追求是修身養性;前者是入世的,後者是出世的;前者側重政治自由,後者側重生命自由。

9、中國哲學史的分期

過去,人們或按社會政治的發展,或按學術的外在形式對中國哲學史進行分期。郭沂的看法是,中國哲學史有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據此,中國哲學史經歷了兩個大的階段。從中國哲學的產生至玄學為第壹階段,從佛學到理學為第二階段。這兩個階段哲學的內在結構有著根本的不同。第壹階段哲學的內在結構可分為天道論、人性論、人心論三個層面。但到了第二階段,中國哲學的內在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不但過去居於第三層面的心上升到最高層面,而且過去並不占重要地位的理也上升到最高層面。

10、中國人性論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中國傳統人性論的核心問題是“德”、“欲”及其相互關系。由此引發了兩條發展脈絡,壹是三代以降以“欲”為“性”或者說氣質之性的舊傳統,二是晚年孔子所開創的以“德”為“性”或者說義理之性的新傳統。這就是說,中國早期對人性的認識經歷了壹個從“欲”到“德”,或者說從人的本能到人的本質的過程。孔子以前,“性”就是欲望、本能。當時的人性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以“德”禦“性”和以“氣”釋“性”。老子開始將“德”作為人之為人的內在本質。早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對“性”的理解,基本上維持了傳統的觀念。晚年孔子則進壹步以“德”為“性”,從而完成了對傳統人性論的根本轉化。這實為義理之性之淵源、性善說之濫觴。子思提出“天命之謂性”之說以弘揚新傳統,將情欲之“性”稱為“中”。竹書《性自命出》不但發展了子思的“中”論,而且將其恢復為“性”,並為之建構了壹套獨特的外在道德先驗論,從而使舊傳統發揚光大。孟子起而糾正這壹趨勢,力主只有“四端”才是“性”,而情欲之“性”只是“命”,從而將新傳統推向極致。唐宋之際以前,中國人性論的主流壹直是舊傳統,而新傳統不過曇花壹現。宋明理學的人性二元論,事實上是在繼承舊傳統的同時遙紹新傳統,並將二者納入壹個統壹的思想體系中。

中國歷史分期問題研究

歷史分期是中國歷史學研究中的基本問題,而由馬克思根據西方歷史提出並由斯大林總結的五種生產方式論是否符合中國歷史的實際,卻壹直受到懷疑。郭沂的看法是,判斷社會形態和進行歷史分期的主要根據並不是社會生產力,而是社會政治。據此,郭沂提出中國自有文明以來,經歷了聖權時代、王權時代、霸權時代、皇權時代和民權時代五種社會形態和相應的五個發展階段。這被有的學者稱為“新五期說”。

現代化與全球化研究

1、現代化、現代性、傳統性以及中國現代化之路

郭沂認為,所謂現代化並不僅僅是科技、經濟等方面的事情,而是由科技革命引起的整個文化系統的調整與轉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某些方面被揚棄了,某些方面則經過改造以新的面貌凸現出來,甚至轉變為現代性。這就是說現代性中包含著傳統性,傳統性中亦蘊含著現代性。現代化過程可歸結為從科技革命,到體制轉型,再到傳統(文化)復興。從歷史和可以預見的未來看,整個世界範圍內的現代化進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壹階段為西方的現代化過程;第二階段為西方現代化向其他文明推廣,亦即其他文明引進、吸收西方文明的過程;第三階段為其他文明自身的現代化,確切地說,為各文明之傳統的現代化過程;第四階段為包括西方在內的各大文明之間相互調適、相互吸收、相互融合,逐漸形成壹種普世的現代性的過程。就目前的情況看,西方文明中具有普世意義的部分已為世人所***睹,但其他文明中具有普世意義的部分僅僅初露端倪,還有待於進壹步挖掘。中國現代化的原則並不是經過新釋的“西體中用”,而是經過新釋的“中體西用”。“體”、“用”是相對的,分層面的。在最深層面,中國文化的核心和根本特征即中國的人文精神是“體”,是不可動搖的,其他都是“用”,都是可以改變的。

2、古代中國的天下壹體化與當代全球化趨勢

“天下”觀念所體現的是壹種天下壹體化或世界壹體化,事實上是壹種相對意義上的全球化。從發生學上看,這種天下壹體化是由政治壹體化引發文化壹體化的過程,而文化壹體化的程度和意義最終又遠遠超出政治壹體化。古代中國的天下壹體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其壹,多元壹體。其二,在天下壹體化的過程中,各地區在保持其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時,這些地方文化也進入了公***領域。其三,在多元壹體的文化格局中,各種文化不僅相互滲透,而且能夠和諧相處。儒家“和而不同”、“和平***存”、“多元壹體”的“天下”方案,不失為“全球化”的壹種明智的選擇,而孔子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則是“全球化”的最終目標。

中國哲學的重建

1、當代儒學範式

儒學雖歷經了多種學術形式,但其基本範式可歸結為二,即原始儒學和宋明理學。當前儒學發展的使命是建構歷史上第三個儒學範式,即當代儒學範式。儒學範式有三大支柱,壹是道統論,二是核心經典系統,三是哲學體系。其中,道統論是儒學範式的宗旨,核心經典系統是儒學範式的依據,而哲學體系是儒學範式的實際載體。壹個儒學範式的道統論與核心經典系統,是這個範式之下各種哲學體系的***同基礎和前提。本文以原始儒學和宋明理學兩個範式為背景,嘗試性地探討了當代儒學範式的道統論和核心經典系統。指出,大道興於對天人之際的追究。而究天人之際,則既可自上而下地“推天道以明人事”,又可自下而上地“究人事以得天道”。由此形成了道之兩統,可分別稱之為天人統和人天統。宋明理學的歷史使命是站在儒學的立場上回應佛教心性之學的嚴峻挑戰,故挺立思孟為代表的天人統,提出道統學說,正是為了滿足當時的現實需要。而道之另統,即人天統蘊藏著非常豐富的科學與民主的基因,是我們建構當代新儒學、回應西學挑戰的寶藏。所以,擔當兩系道統,仰受千古聖脈,是建構當代新儒學的根本宗旨。作為前兩個儒學範式最主要的確立者,孔子和朱子都將建構儒家核心經典系統作為基礎性工程,孔子創建了六經系統,朱子將以五經為核心的傳統經學,改造為四書五經系統。朱子的核心經典系統反映了他的立場和時代需要,但對於建構當代新儒學來說,已經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認為,現存儒學奠基期最重要的經典可新編為七總稱“七典”,與五經合稱“五經七典”。

2、道哲學

本文首先強調了重建中國哲學的迫切性、任務和途徑,然後勾勒出“道哲學”的基本輪廓,指出“道哲學”和“道形上學”既吸收儒道兩家有關“道”的思想,又有所超越,所以不能理解為某種“道家哲學”和“道家形上學”。就其基本價值取向而言,反倒可以列入儒家的譜系。“道哲學”和“道形上學”是壹種在“道”的基礎之上或者說沿著“道”的進路而建立起來的哲學和形上學(Daoic philosophy,Daoic metaphysics),而不是為了“道”而建立的哲學和形上學,也不是對“道”所作的哲學和形上學的解釋(philosophy of Dao, metaphysics of Dao)。道哲學由四個組成部分,壹是道體,討論萬物從何而來;二是性體,討論我們是誰;三是人心,討論我們能夠做什麽;四是人道,討論我們應該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