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火藥是怎樣傳入歐洲的? 準確答案

火藥是怎樣傳入歐洲的? 準確答案

中國古代在戰爭中使用火器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唐朝末年.在當時的歷史著作之中,有在戰爭中使用火藥箭,或用拋石機投擲火藥包,發射燃燒性兵器的記載.根據史籍記載,宋神宗年間,在邊防軍中已大量配備火器. 早期的火器威力有限,尚不具備在戰場上取代冷兵器的實力.但經過兩宋和遼金等朝的不斷改進,在南宋和金國並立時期,已出現了震天雷、飛火槍、突火槍等較為復雜的火器.到元、明之際,又出現用銅或鐵鑄造的實戰管狀火器──火銃.南宋初年,軍事學家陳規發明了壹種管形火器——火槍.火槍的結構在現在看起來實在是太簡單了,將火藥裝進長竹竿,作戰時由兩人操作,點火後發射.但其意義十分重大,因為人們可以較準確地掌握和控制火藥的起爆時間.這在人類使用火藥的歷史上,是壹個巨大的飛躍. 在古代希臘的古籍中,曾經出現過使用硫、松炭、瀝青和麻屑制造成所謂“海火”(亦稱“希臘火”)的記錄.後來,拜占庭帝國和阿拉伯人也都曾在軍事行動中出現過縱火作戰的記錄.雖然歐洲人曾經發明和改進過“希臘火”,但威力遠遠無法與中國火藥相比.宋元時,來華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國人節慶之時釋放的焰火和中國船舶裝備的火器中,最早接觸到了火藥.公元1161年,宋金采石之戰中,南宋軍隊使用“霹靂炮”對蒙古軍作戰時,也有阿拉伯水手在現場目睹.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之後,將在開封等地虜獲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還把金軍中的火藥工匠和火器手編入了蒙古軍隊.次年,蒙古大軍發動了第二次西征,新編入蒙軍的火器部隊也隨軍遠征.1236年秋,蒙古大軍攻至伏爾加河沿岸,在這裏擊潰欽察部後,進入俄羅斯腹地.在隨後的幾年中,裝備火器的蒙古大軍橫掃東歐平原.1241年4月9日,蒙古大軍與3萬波蘭人和日爾曼人的聯軍在東歐華爾斯塔德大平原上展開了激戰.根據波蘭歷史學家德魯果斯《波蘭史》壹書的記述,蒙古大軍在這場會戰中使用了威力強大的火器.波蘭火藥史學家蓋斯勒躲在戰場附近的壹座修道院內,偷偷描繪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樣式.根據蓋斯勒的描繪,蒙古人從壹種木筒中成束地發射火箭.因為在木筒上繪有龍頭,因此被波蘭人稱作“中國噴火龍”. 阿拉伯人急切打探火器情報 歐洲雇傭兵學會使用火器 蒙古大軍席卷東歐大地,讓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藥的巨大威力.由於擔心會成為蒙古軍隊的下壹個進攻目標,阿拉伯人迫切希望獲得火藥的情報,以提升阿拉伯軍隊的戰鬥力.但阿拉伯人缺乏制造火藥最為關鍵的硝石(阿拉伯人稱為“中國雪”)的提煉技術.於是,善於航海的阿拉伯人通過與東南亞各國貿易,間接從中國進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沒有給阿拉伯人足夠的時間利用這些硝石.1258年2月15日,在唐朝名將郭子儀後裔郭侃率領的手持火器的蒙古大軍進攻下,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達終於陷落.蒙古人滅亡阿拉伯帝國後,建立起了伊利汗國.這裏迅速成為了火藥等中國科學技術知識向西方傳播的重要樞紐.而配備火藥武器的蒙古軍隊在歐洲的長期駐紮,給歐洲人偷窺火藥技術提供了機會. 由於元朝政府不禁止火器出口,蒙古軍隊還在阿拉伯人和歐洲人中招募士兵,因此,歐洲人有了足夠的機會掌握火藥制造技術.希臘人馬克在研究中國火器的基礎上寫了《焚敵火攻書》,記述了35個火攻方.該書在1804年由法國人杜泰爾奉拿破侖的皇命譯為法文,隨後又被譯為德文和英文. 意大利是獲得中國火藥知識較早的國家之壹,歐洲人話語中的“火箭”壹詞就首先出現在意大利語中.1379年—1380年間,意大利兩大強國威尼斯和熱那亞為爭奪海上貿易壟斷權發生戰爭,雙方在這場戰役中都使用了火器,這是歐洲人制造使用火器的最早記錄.火器在傳到歐洲以後得到了革命性的發展,最終成為了歐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