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夏津有哪些歷史名人

夏津有哪些歷史名人

引用的資料 應該夠了 崔光(449—522)北魏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長仁。(世居今山東省夏津縣白馬湖鎮崔莊村)孝文帝賜名光。崔光幼年家貧,嗜書好學,後為人撰寫書稿,以潤筆之資贍養父母。482年(北魏孝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為中書博士著作郎,與秘書丞李彪***撰國史,後李彪解職,史事由崔光專任。後因謀略功,實授太子少傅,遷右光祿大夫。516年(孝明帝熙平元年)封為平恩縣侯,加授太子太保。518年,崔光奏請修補《石經》。 郭四維(1533—1602)字汝張,號北野。今夏津縣城南欒莊村(今屬夏津鎮)人,明隆慶進士,官至都察院副都禦使。 四維相貌偉岸,聰敏過人。少時就讀於村塾,塾師與之對語常自嘆不如。解元潘龍(夏津人)非常賞識郭四維的才華,遂收於自己門下,親授舉子業。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四維赴鄉試中舉。1568年(明隆慶二年)登進士第。先後實授內邱、紫陽、清苑三縣知縣。後補升刑部給事中,不久遷轉兵部。曾出守池陽,在任清理刑事積案,勸課農桑,深得民眾敬服。後擢為河南按察司副使,負責整飭霸州(今河北霸縣壹帶)兵備道。在任多有建樹,以“博大有謀,沈雄能斷”升為都察院副都禦使。曾出巡宣府(今河北宣化),並贊理軍務。郭四維治軍,恩威並濟,將士無不感其德威而竭力用命。他勤於職事,駐守邊塞,督理長城事務達十余年。終因積勞成疾,於天啟年間卒於任所。 馬仁瑀(約於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在世)夏津人。膂力過人,勇猛善射。被後周太祖郭威召為將軍。高平(今山西晉城壹帶)之戰周軍失利,形勢危急,馬仁瑀躍馬出陣,引弓搭箭,斃敵數十人,周軍聲勢大振,遂大敗後漢軍。960年(宋建隆元年)宋太祖即位,馬仁瑀被授為都指揮使,隨太祖東征西討,屢立戰功。後出任密州(今莒南,膠縣壹帶)防禦使。曾奉詔率師巡邊。馬仁瑀治邊,恩威並濟,契丹畏服,邊事綏靖。後赴兗州之戰,敵勢悍猛,馬仁瑀率驍卒十余騎,沖入敵陣,擒獲敵首,大獲全勝。馬仁瑀為官清正,執法如山,其侄曾因殺人被判死罪,有人替他開脫罪責,馬仁瑀不允,說:“我為長史,而兄子殺人,此怙勢耳,豈敢以私親亂國法哉!”,於是按律斬首。977年(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以後,升為遼州知府,曾隨宋太宗征太原,因軍功擢遷為朔州觀察使。 宋九嘉(?—1233)字飛卿,金夏津人。詩人。為人剛正豪邁。少時曾遊太學,從李純甫讀書,才思敏捷,文章清奇,很得士人推重,與雷淵、李經齊名。1213年(金至寧元年)登進士第,歷授藍田、高陵、扶風、三水四縣知縣。為官清正廉明,百姓無不稱頌。後擢遷翰林應奉文字。金哀宗正大年間,因病辭官,歿於癸巳之難。宋九嘉的詩多反映人民疾苦。其《途中述事》壹詩真實地反映了在天災人禍重壓之下,饑民逃荒的悲慘情景。 朱應昌(約於明代中期在世)字會期,號敬齋。今夏津縣城東南小朱莊(今屬夏津鎮)人。明成化丁未科進士,官至浙江道監察禦使。朱應昌天賦穎慧,黽勉好學,鄉試名擢“經魁”。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登進士第,授元城(今河北大名)知縣。到任後,勸農興學,興修水利;剖理獄案,明允無冤。以官績卓著擢為浙江道監察禦使,後逝世於南京,靈梓運葬故裏,其墓在今縣城東三裏莊東。 栗祁(1537—1578)字子登,號東巖。城東栗莊村(今屬夏津鎮)人。明嘉靖壬戌科進士。致仕於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栗祁天資聰穎,幼年喪父,得其伯父栗科接濟,撫育,母肖氏課其識字。1562年(明嘉靖四十壹年)登進士第,授徽州推官。當時徽州民俗粗劣,獄訟疊積,有達十余年而不決者。栗祁到任,循循教化,積壓獄案得以剖理,社會風尚日漸淳樸。同年嚴嵩坐罪,栗祁曾奉南京禦使林潤之命,緝拿嚴嵩黨羽林龍文歸案。1567年(明隆慶元年)遷南京戶部主事,不久升為郎中,專管杭州稅務。栗祁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為吏民所稱頌。後調湖州知府,到湖州上任臨行時,差役欲將壹銅盆拿到船上,準備路上用。栗祁堅執不允,言道:“衙中之物,並非私有,不可妄動”。到任後,“輕徭平賦,廢除苛條,勸事農桑”,“郡饒谷錢”,後擢為山西按察司副使,專任整飭懷隆兵備。其“繕治亭障,秣馬訓兵,居三年,虜不敢進塞”,復拜山西布政使司右參政不久卒於任所。後其子扶柩回故裏,葬於夏津縣城東南,人稱“栗兵備墓”。 許宗海(1861—1941)字潮升,號岱東,又號文珊,城西韓橋村(現屬白馬湖鎮)人。自幼讀書,18歲中秀才,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科歲貢,授試用訓導。他壹生致力於教育事業。宣統三年(1911年)任長清縣勸學員長,在職創修勸學所,創辦官立初等小學、模範小學、女子小學、初屆單級養成分所、城區公立初等小學、簡字學塾、半日學塾各壹處。此後,在夏津縣二屯、韓橋、武城縣閆莊、清平縣馬佛寺(現屬臨清市)等村執鞭任教,學生遍及四方。許宗海擅長書法,行草、楷書造詣頗深,墨跡流傳於世頗豐。1942年,適值許宗海逝世壹周年忌日,他的100多名學生集資為他立碑壹通,記述他的治學業績;碑額題字“壹方泰鬥”[2]。 範步瀛(1876—1960)原名煜坦,字蓬洲,號閬仙。城西李堂村(現屬雙廟鎮)人。幼讀村塾。清光緒年間,範赴童子試,中秀才。此後,讀書益加刻苦,炎夏汗濕衣衫,隆冬手凍成瘡,仍然秉燭達旦。1910年,入山東優級師範文史科,三年畢業,成績優異,賞以舉人資格,選任山東省會慈善公所秘書。他所擬文稿,意理明晰,言辭峭潔,為同僚所推崇。1919年,在臨清籌建省立第十壹中學,範步瀛受聘為該校第壹任校長。他廣聘飽學文士,到校任教,著名詩人臧克家當時曾在該校任教。他本人在主持校政期間,仍親授文史課,博采古今,深入淺出,語言生動趣諧,教學成績卓然,頗受師生敬重。十壹中學建校歷史雖短,卻成為省重點中學之壹。1933年,編纂《夏津縣誌》,範應聘任總校,為續編縣誌成書,宵旰操勞。1938年,日軍南侵,範誓死不任偽職,遂棄官閑居。 新中國成立後,範步瀛仍熱心於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1956年,應夏津縣人民委員會的聘請,出任王堂完全小學名譽校長。1958年1月,任山東省文史館館員。1957年至1958年當選為山東省第二屆和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範步瀛壹生酷愛收藏古籍,晚年致力於文史研究兼習書法。曾著詩集二卷名《野老庵集》,惜均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