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列舉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的主要歷史功績,並作出評價

列舉順治 康熙 雍正 乾隆的主要歷史功績,並作出評價

1、順治

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壹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ten+six日在沈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

順治即位後,由叔父多爾袞輔政。順治七年,多爾袞出塞射獵,死於塞外。14歲的福臨提前親政。順治帝天資聰穎,讀書勤奮,他吸收先進的漢文化,審時度勢,對成法祖制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借鑒,警惕宦官朋黨為禍,重視整飭吏治,註意與民休息,取之有節。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當他寵愛的董妃去世後,轉而消極厭世,終於匆匆走完短暫的人生歷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歷史上唯壹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2、康熙

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壹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壹臺灣,平定準葛爾叛亂等壹系列軍事行動中或禦駕親征,或決勝千裏,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慎選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等行為,又反映了康熙是壹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燁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並不美滿,諸皇子奪儲之爭,使他心力憔悴。

玄燁盡管是以為勵精圖治,關心民生的好皇帝。當然,作為站在歷史潮流前面,引導國家,民族快速進步的偉大人物,他則遜色得多了。

3、雍正

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胤禎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會出現停滯的形式下登上歷史舞臺的。復雜的社會矛盾,為胤禎提供了施展抱負和才幹的機會。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紮實雄厚的基礎,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他的歷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遜色。盡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統治嚴酷,但比起他的業績來,畢竟是次要的。

4、乾隆

乾隆帝弘歷,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等壹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風雅,精於騎射,筆墨留於大江南北,並是壹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為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

但乾隆為人重奢靡,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