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塊策略中的組塊可視化
可視化是指學習者對材料基本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規律和特點,將有意義的記憶材料轉化為圖表材料和圖式材料,或將無意義的材料組織成相關的語塊。根據材料內容之間的關系,可視化圖表塊可以分為相似分類圖表、比較分類圖表和從屬分類圖表。除了用圖表來說明材料的內在關系,還可以用圖表來呈現材料隱含的結構關系,如關系圖、工藝圖等,使材料形象化,促進整體的把握和記憶。特級教師魏書生設計的“知識樹”,就是用關系圖把瑣碎的語文知識直觀地分類。有些材料並不壹定有有意義的聯系,我們要用諧音的方法賦予機械的、無意義的材料以壹定的意義,或者用聯想的方法賦予不相關的材料項以人為的聯系,從而形成意象組塊。比如很多學生經常記不住魯迅雜文的名字,有的老師就用公式把魯迅雜文的名字重新組合成易讀易記的組塊:“熱風遮墳;三閑兩心,南北;蕾絲浪漫偽自由;兩部分並集、中間集和外部集;集外取補;翻譯古籍序跋集。”這樣,十六篇短文的名字被加工成六個相關的組塊,學生可以很容易地記住這些短文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