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的作者是先秦諸子,先秦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尚書》最早只叫做《書》,漢代稱《尚書》,意為“上古之書”。後來,儒家把《尚書》尊奉為經,所以又稱《書經》。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政事史料匯編。基本內容是虞、夏、商、周君王的文告和君臣的談話記錄,反映了上古華夏文化的各個不同側面,是學習和研究我國上古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獻。
《尚書》主要內容
主要記載了統治階層的政治活動。如《尚書》中很重要的《堯典》。《堯典》主要記載堯、舜二帝的事跡,特別是堯、舜二帝的“禪讓”的歷史與傳說。談到堯之功德時說:“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從《堯典》中所顯示的是父系氏族制度的存在和發展。通觀《堯典》文字,其記載世系皆以男子為主,如堯將二女嫁舜“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從《堯典》中還可看出,當時氏族社會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以農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