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尺木堂綱鑒易知錄》的有關介紹?

《尺木堂綱鑒易知錄》的有關介紹?

音題名: Chi mu tang gang jian yi zhi lu er shi juan Chi mu tang gang jian yi zhi lu er shi juan

其他題名:其他題名: 綱鑒易知錄綱鑒易知錄

撰著者:撰著者: (清)吳乘權輯 (清)吳乘權輯

出版/刻印:出版/刻印: 上海鴻寶齋上海鴻寶齋

出版年:出版年: 清光緒二十五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出版年(公元):出版年(公元): 1899

版本:版本: 石印本石印本

冊數:冊數: 八冊八冊

裝訂:裝訂: 線裝線裝

其他著者:其他著者: (清)周之炯 (清)周之炯

(清)周之燦輯 (清)周之燦輯

四庫分類:四庫分類: 史部- 編年類史部-編年類

附註:附註: 是書扉頁題:“綱鑒易知錄”,原九十二卷,明紀十五卷,合為二十卷。是書扉頁題:“綱鑒易知錄”,原九十二卷,明紀十五卷,合為二十卷。

內容簡介

予童年有誌讀史,然至老究未嘗壹卒讀者何也?蓋予性最拙,讀時不能遽解,待解移時輒忘,又識字甚少,時須考登。且少以足疾廢,六經、諸子無心涉獵,都邑山川不壹遊覧,從有誌讀史,亦猶聾者之無聞,盲者之無見,故讀未移篇輒生壓倦。此予所以究未嘗壹卒讀也。雖然,予既有誌讀史矣,而欲待博羣書以悉其所聞,歷名山大川以窮其所見,度必不能。然則予將作如何讀法而後可邪?常觀世之樂於讀史者,類多穎悟絕人之士,壹目數行俱下,壹覧終身不忘,讀時不求甚解,會心在牝牡鹿黃之外。故觀史務求其詳,論史必歸於雅,而若予之拙者,欲求讀史之法寜簡毋詳,寜陋毋雅,庶乎其得之邪?

周子靜專、星若,予忘年友也。弱冠工舉子業,而尤邃史學。乙酉歲,摧其手輯綱目全編以示予讀史之法予遂與二子復相編輯,不閑祁寒暑雨者殆六載。苦簡篇之汗漫,為之摘要而刪繁;慮大羲之不明,為之提綱而挈領。典故則護摭源流,詳箋細釋,不必腹具經笥,胸藏史鏡,而燎若指掌。興地則溯厥沿革,援古登今,不必南浮北過,西至東漸,而宛如在目。分經別渭,辨淄知澠,則圈殊星列,妍媸爛然,而遊移上下之見不設也。沈奧屈曲之句,險怪奇澀之文,則點讀分明,鉤墨截然,而聱牙澀吶之苦不形也。迨夫字畫較毫厘,音聲辨織悉,務絕篇以襲為、謬以承謬之弊,則魯魚亥豕之誤,杖杜伏獵之羞,殆可免矣。至若覩此而失彼,記乙而忘甲,則註不勝註,解不勝解,失註則遺,復解仍晦,乃立見前見後法,如呼醉使醒,警夢使覺,則全部神理首尾貫穿,不猶全體血脈上下流通也哉。予乃今而知讀史之法,其在是乎?

予因之有感矣。向有誌讀史而未能壹卒讀,及欲求壹讀史之法而不可得,得與二子***相編輯以迄成書,縱不能博群書以悉其所聞,歷名山大川以窮其所見,以視予前曰之耳無聞而目無見者,大有逕庭。然後知觀史之不欲,論史之不明者,非盡天資犀鈍,庸師誤人,亦由編輯成書者引導無方而致然也。

二子屬予鏤版行之世,予曰:“是書未可遽以問世也,姑以私便檢閱,自備遺忘,藏之家墊以課弟子已耳。”適予友朱子聖懷亦寄予明紀鈔略壹編,遂續輯而並付之梓,再閱歲工始竣。二子復謂予曰:“若得大人先生序引,則是書可行,且能及遠。”予謂既無卓絕千古之識,論定百代之興亡,復鮮著作辨論之才,品隲人事之得失,而徒沾沾於句櫛字比,審音訓義之末,是殆兔園學究之所為,行且不能,何望及遠?顏曰“易知錄”。同予之拙者幾人,鮮不病予之簡而笑予之陋也。

康熙五十年秋七月十五日,山會吳乘權楚材題於尺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