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壹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匯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現代漢語詞典》2012年發行的第六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英文解釋
[辯證法]to obtain knowledge by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
解釋:格:推究;致:求得。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示例:顧彼西洋以~為學問本始,中國非不爾雲也,獨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嚴復《原強》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指研究事物原理而獲得知識
東漢鄭玄最早為?格物致知?作出註解,而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壹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於今。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份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
全唐文六百三十七卷解釋如下:
曰:?敢問?致知在格物?何謂也?
曰:?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誠,意誠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理,國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參天地者也。?
格物致知書法作品
英文翻譯:to study the phenomena of nature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to study the nature of things
實事求是
?格物致知?包含?實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內涵遠比?實事求是?豐富。現今流行觀點和朱熹觀點的差異,乃是在關於?致知?的解釋。朱熹所謂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知?只是指知識,這種觀念變異可能是由於現今社會流行唯物論觀點所產生的影響。
偽學
雖然朱熹乃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壹代大儒,但他對於?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成為主流,並非是因為獲得後世儒家學者的普遍贊同。事實上,朱熹學說在南宋當時還因政治黨爭而被斥為?偽學?,而後世的許多儒家學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對於?格物致知?的學說觀點。但因為朱熹的《四書集註》在元朝中葉就被官方采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而自從明太祖開始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上的唯壹官方思想權威以後,朱熹學說更是成為明清兩代歷時五百余年在科舉應試上的官方教條觀點。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在數百年的官方教條權威下,成為後世社會上的普遍流行觀點。所以在清末的洋務學堂中,就把物理、化學等學科稱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