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人知道吉大考古學考研出題的重點放在哪個部分嗎?題型有哪些

有人知道吉大考古學考研出題的重點放在哪個部分嗎?題型有哪些

吉林大學的考古學試題,單從題型上看,每年都在變化,似乎是無規律可循。以下是吉林大學2010年考古學基礎考研試題

壹、試述放射性碳素斷代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50分)

二、簡述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成就。(50分)

三、試述妳對二裏頭文化的認識。(50分)

四、中國古代銅幣的發現及鑄造工藝、(50分)

五、夏鼐和蘇秉琦對中國考古學的貢獻。(50分)

六、論述明朝萬歷年間的援朝戰爭。(50分)

------------------------------------------------

2010年的試題,300分,居然是六道論述題~~在其他學校包括吉大是從未有過的。

名詞解釋、簡答、論述是考古學考研試題中三種常見的題型,但吉大甚至出現過判斷題、填空題,還有考古代漢語知識的文獻翻譯添加標點符號。

因此,在報考吉大的時候,最好能夠聯系到吉大的老師,問問題型。

至於重點,考古學考試,除了北大考得比較細壹點,其他學校基本上考的都是考古裏面的熱門。這個在妳慢慢的復習過程中就能夠體會到。PS:吉大每年都會涉及到中國古代史。

-------------------------------------------------

再貼壹下吉大導師以及研究方向吧。

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1、研究方向:舊石器考古

主要內容:研究更新世地層中出土的原始人類在生產生活當中所遺留下來的遺跡、遺物,以及人類文化的產生和發展、變化的規律。

帶頭人:陳全家教授、陳勝前副教授

2、研究方向:新石器考古

主要內容: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與譜系研究,區系類型理論及史前考古方法研究,文化起源與文明起源研究,農業起源與畜牧業起源研究,考古學文化研究,社會組織關系研究,原始宗教與藝術研究,聚落與城的研究,區域性史前考古專題研究。

帶頭人:趙賓福教授、陳國慶教授、李伊萍教授

3、研究方向:商周考古

主要內容:中原地區與北方長城地帶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分期、分區及發展過程與動因的研究;各地區重要遺跡和遺物的研究。

帶頭人:王立新教授

4、研究方向:戰國秦漢考古

主要內容:中原地區東周秦漢時期考古學文化的分期、分區、源流、與其他地區古代文化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其所反映的社會發展過程的研究。

帶頭人:滕銘予教授、潘玲副教授

5、研究方向:魏晉-隋唐考古及高句麗考古

主要內容:魏晉-隋唐時期考古及高句麗渤海考古的最新發現與研究;城址研究;墓葬研究;其他重要遺跡和遺物研究。

帶頭人:魏存成教授、彭善國教授

6、研究方向:宋元明考古

主要內容:宋遼金元明時期城址研究、墓葬研究、瓷器研究、金屬器研究、宗教遺跡遺物研究等。

帶頭人:馮恩學教授

7、研究方向:東北考古

主要內容:東北地區新石器和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分區、分期、源流及與周鄰古代文化相互關系的研究;先秦兩漢時期東北古文化遺存與族屬的研究。

帶頭人:朱永剛教授

8、研究方向:中國北方青銅時代考古

主要內容:從青銅器和考古學文化兩個角度揭示中國從夏代到戰國時代長城內外燕山南北的歷史,探討中國北方土著文化從農業到畜牧再到遊牧經濟的發展、並逐漸形成壹個北方文化帶的過程以及中原文化和歐亞草原文化對這壹地區的影響。

帶頭人:楊建華教授

9、研究方向:環境考古

主要內容:運用古環境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術(主要包括地學考古、動物考古和植物考古方法),通過綜合孢粉分析、植物矽酸體分析、土壤微形態分析、同位素分析、樹木年輪分析、動物生態分析、古地貌分析等獲得的古環境指標,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探討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作用。

帶頭人:湯卓煒教授

10、研究方向:西亞考古

主要內容:從西亞地區新石器時代和兩河流域史前時代兩方面展現人類文明最早發源地之壹進入文明的過程與早期國家的發展,並為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和早期國家的歷史提供重要的參考。

帶頭人:楊建華教授

11、研究方向:東北亞考古

主要內容:西伯利亞考古研究、東北亞考古研究。

帶頭人:馮恩學教授

12、研究方向:陶瓷考古

主要內容:以考古學的方法研究中國古代陶瓷的發生和發展的歷史。側重於東漢到明清時期各地瓷窯遺址、制作與燒成工藝、產品的類型與流通、瓷器的外銷。

帶頭人:彭善國教授

13、研究方向:博物館學

主要內容:探討博物館學基本理論,從世界範圍研究博物館發展規律,解釋博物館基本概念。

帶頭人:史吉祥教授

14、研究方向:動物考古

主要內容:通過研究古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揭示古代人們對食物的選擇、狩獵和家畜飼養等方面的經濟活動與文化生活的概況,以及居址周圍的自然環境。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古代人類與動物的各種關系,以及古代人類的某種行為,如動物飼養和利用等在家畜起源研究中的意義;動物群及其反映的自然環境等。

帶頭人:陳全家教授、湯卓煒教授

15、研究方向:體質人類學

主要內容:學習體質人類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開展古人類學、古人種學、古病理學、古人口學、骨化學等領域的研究。

帶頭人:朱泓教授

16、研究方向:考古DNA

主要內容:學習體質人類學和分子考古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開展古人類和古動物DNA的提取、擴增和測序研究,從遺傳學角度探討考古學問題。

帶頭人:朱泓教授、周慧教授

17、研究方向:文物研究

主要內容:以考古學方法及文物鑒定研究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玉器、青銅器、陶瓷器、等的發生和發展的歷史及全過程。使學生掌握文物鑒定、識鑒、價值評估等各方面的理論與實踐。

帶頭人:呂軍副教授

18、研究方向:文物保護

主要內容:學習文物保護材料學、各類不同質地文物的保護、防腐、防黴、殺菌以及古代建築的維護與維修等基礎知識,開展各種不同類型文物的保護實踐。

帶頭人:朱泓教授、王蕙貞教授

19、研究方向:文化遺產

主要內容:從世界範圍內探討文化遺產概念的由來與發展,註重遺產價值揭示,研究遺產評估指標體系及具體操作辦法。

帶頭人:李伊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