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名稱 黃老經註解 道教稱呼 天文專名 國際通用名
1.天樞星 陽明星之魂神 貪狼星 Dubhe αUma
2.天璇星 陰精星之魂神 武曲星 Merak βUma
3.天璣星 真人星之魄精 廉貞星 Phecda γUma
4.天權星 玄冥星之魄精 文曲星 Megrez δUma
5.玉衡星 丹元星之魄靈 祿存星 Alioth εUma
6.開陽星 北極星之魄靈 巨門星 Mizar ζUma
7.搖光星 天關星之魂明 破軍星 Alkaid ηUma
但是,事實上這七顆星乃是九皇星君之七皇。而另外二皇則是:八曰左輔,九曰右弼。如果看壹些古籍,裏面會提到的並非七星,而是“北鬥九星”,這多出來的二星從何而來?原來,古人認為,北鬥實為九星,只不過是“七現二隱”,即七顆星是能被看到的,另外兩顆則是隱藏起來的。相對到人身上,則對應的是九竅。我們壹般知道的是七竅,即雙眼、雙耳、雙鼻孔及壹口,那另外的“二隱”則是尿道和肛門,所謂說人死“九竅不暢”,就是指人死之後,此九孔都不通暢了。因為北鬥九星與人身上的九竅對應,人們便說“北鬥註死”。《三國演義》裏面趙顏借壽壹段管輅說的明白:“北鬥註死,南鬥註生。今已添註壽算,子復何憂?”
北鬥九座星辰都有名字,依次為:天樞星、天璇星、天機星、天權星、玉衡星、闓陽星、搖光星,洞明星、隱元星。這些名字在現今天文書中仍然沿用,另壹組舊名字則只見於古書:陽明星,天之太尉,司政主非;陰精星,天之上宰,主祿位;真人星,天之司空,主神仙;玄冥星,天之遊擊,主伐逆;丹元星,天之鬥君,主命籙籍;北極星,天之太常,主升進;天關星,天之上帝,主天地機運;輔星,天尊玉帝之星;弼星,太常真星。
北鬥九星中的兩個隱星:輔星和弼星,在相書、風水、運術等等命理的解釋中,都是大富大利,上上之相。因為是隱星,按照科學的詞匯說就是肉眼看不到,所以如果真有人能夠看到,則是碰上大時運了,今後也定然大吉大貴。
附北鬥九星:
北鬥第壹陽明貪狼星君
北鬥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北鬥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北鬥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鬥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北鬥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北鬥第七天關破軍星君
北鬥第八洞明外輔星君北鬥第九隱光內弼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