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壹憑闌。原文_翻譯及賞析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壹憑闌。原文_翻譯及賞析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壹憑闌。——清代·朱彜尊《賣花聲·雨花臺》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壇。更無人處壹憑闌。

出自清代朱彜尊的《賣花聲·雨花臺》

婉約 , 追憶感傷 譯文及註釋

譯文

衰敗的楊柳圍繞著建康城,潮水打著建康清涼山的石頭,早成了個空城,只得寂寞的返回。城南有條名叫小長幹的古巷,連線著大長幹古巷,唱歌按節拍的鼓扳。酒旗到處飄揚,往日多麽繁華。可如今已經零落盡了,只剩下垂釣的魚竿。

六朝建都的南京,如今壹片衰敗荒寒,從前天花降落的地方,而今只留下空蕩蕩的壇臺。獨自壹人在此處憑欄遠眺。燕子在斜陽裏翩翩飛舞,歸來又飛去,江山卻是依舊如此。

賞析

?詞的上片壹開頭,作者便調動讀者的視覺與聽覺,讓人們看到的是“衰柳”,聽到的是冰冷的潮水打著空城而退去聲音。看上去作者是在寫景,而實際上就像感測系統壹樣,作者非常敏銳地從“衰柳”上,從冷潮中,感到了蒼涼冷落,並且把自己這種深沈的感慨,透露和傳導給了讀者。

接著,作者舉目遠眺:“小長幹接大長幹。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放眼望去,小巷大街依舊,而歌板聲卻零零落落,以至子聽不到了;酒簾子稀稀疏疏,以至於看不見了,只有孤寂的漁人在垂釣寒江。寫街巷不著筆於市鷹、鋪面、人煙,而以“歌板酒旗”來點染。看上去,作者好像信手拈來似的,而實際上是從大量的事物中提煉出來的,是從前人的詩句中鍛鑄出來的。朱彜尊把“歌板酒旗”集中起來,先之以“零落”來描寫,繼之以“盡”字來述說:寥寥幾筆便抹去了古都金陵昔日的歌舞升平,而造成壹個蕭條幽僻的境界,手法多麽簡煉、自然。

詞的下片以“秋草”起筆,點出了時序,這也與上片的“衰柳”遙相呼應,構成了壹幅雕零衰敗的畫面。作者由眼前所見,回溯金陵的往昔。“六朝”的繁華不復存在了,就像那“秋草”壹樣枯萎了。“六朝寒”,凝練地概括了漫長的興衰史,壹個“寒”字,把視覺與感覺勾通起來,透露了作者吊古傷今的嘆哨之情。寫雨花臺而著壹“空”字,進而又寫“空”到了“更無人”的地步。這就是說,此時此地,除了自己,再也沒有別的人了。然而,作者就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獨自倚著欄桿眺望的。

接下去,壹筆陡轉,在“斜陽”裏倏地飛來了“燕子”,讓人精神為之壹振,覺得似乎有了生機。然而,遺憾的是這燕子卻是“來又去”了。看來,連燕子都感到雨花臺衰敗荒涼,到了不堪棲息的地步了,何況是人呢。這真是在絕無寫處又生出了妙筆。最後,作者以“如此江山”直抒胸臆,把全部感慨著落在這四個字上。

創作背景 南京是六朝都城,是歷史上著名的金粉繁華之地。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南明福王也以南京為首都。可是清兵南下時,南京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作者在明清易代之際,正好遊覽雨花臺,便通過對金陵城滿目荒涼、衰敗景色的描繪,借對六朝的追溯來表達對明朝的哀怨,於是便寫下了該首詞。朱彜尊(1629~1709),清代詩人、詞人、學者、藏書家。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驅芳,晚號小長蘆釣魚師,又號金風亭長。漢族,秀水(今浙江嘉興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詞科,除檢討。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書房。曾參加纂修《明史》。博通經史,詩與王士禎稱南北兩大宗。作詞風格清麗,為浙西詞派的創始者,與陳維崧並稱朱陳。精於金石文史,購藏古籍圖書不遺余力,為清初著名藏書家之壹。

朱彜尊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 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 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不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爭教清淚不成冰?好處便輕別。 淩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無處不傷心,輕塵在玉琴。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