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聯有許多不同的作用,比如喜迎節日,抒發情感或反映民俗等等,而且有的對聯往往都暗含深意,壹般人根本就讀不懂。比如,蓬溪高峰山有壹副十四字常規對聯,但很多人看罷後,發現壹個字都不認識。究竟是什麽樣的對聯,又是什麽意思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揭秘之前,小編先給您說說高峰山,它和對聯有著密切的關系。高峰山位於四川蓬溪縣以北20多公裏,雖然它只是個海拔僅有500多米小山,但卻是四川地區知名度最高的山之壹,因為山上有座道觀——高峰山寺。《四川通誌》記載,高峰山寺始建於唐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上世紀30年代,高峰山寺被當地政府修葺壹新,有主廟,三清殿和老君殿等建築,也吸引了大量道教文化愛好者前往交流。值得壹提的是,高峰山寺環境宜人,也備受當地高人們的推崇。
眾所周知,高人之間的往來通常都不只是喝酒吃肉,更多的還有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因此當他們前往高峰山寺的時候總會題寫匾額或者對聯,正所謂“以文會友”。據專家統計,高峰山寺中曾有署名的匾額對聯多達300余件,但可惜因為時間久遠,現在還保存完好的也僅有十分之壹左右。
雖然大量的對聯都毀損了,但是能保存至今的肯定都是精華。例如,在三清殿文昌閣就有壹副對聯,即“乃武乃文,救人濟世存心遠;曰賢曰聖,緯地經學問多”。在客堂也有壹副對聯,即“事在人為,休言萬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後壹步自然寬”,等等。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厲害”的對聯。
最“厲害”的對聯在最顯眼的地方,即進入山門第壹眼就能看到的壹個字——壽,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壽字聯”。小編敢保證,十個人看到“壽字聯”有九個半個人都不認識,據說乾隆皇帝遊覽高峰山寺時看到“壽字聯”也壹頭霧水。
您仔細觀察,會發現“壽字聯”每個字都不是單獨的,而是好幾個生拼硬湊組合在壹起的(如圖)。如此壹來也就難倒了絕大部分遊人,究竟“壽字聯”怎麽讀呢?
其實這是壹種古代構字法,即古籍中提到的“六書構字”,先取每個字的單獨含義,然後將多個單獨含義組合成新字(比如武則天造的“曌”zhào),形成新讀音和新意思。據高峰山寺老道長介紹:
“身寳”即身體是寶,可表示“玉”;
“身丹”即用身體煉丹,可表示“爐”;
“丙火”即體內之火,可表示“燒”;
“木石土”即五行轉化,可表示“煉”;
“命心”即延長生命,可表示“延”;
“千萬”即時間恒久,可表示“年”;
“自家水”即人體的內液,可表示“藥”;
“正青”即生命正旺,可表示“正”;
“人道寸”即人間道的規律,可表示“道”;
“人法心”即人內心修行,可表示“行”;
“至成”即修行過程和目的,可表示“修”;
“水天井”即體內水能益壽,可表示“益”;
“人在心”即修煉成真,可表示“真”;
“九真”即道教金丹,可表示“丹”。
經過這樣的解釋,這副“壽字聯”就讀作“正道行修益壽丹,玉爐燒煉延年藥”,總的來說是道教文化中的修行理念和養生哲學。或許您看到這裏還覺得壹頭霧水,為什麽不能好好說話呢?其實這就是道教文化的精髓——需要去悟。如果人人壹看就懂那“道”也就不能稱之為“道”了。如果您還是難以理解其中的含義,或許不是因為不懂漢字含義,而是沒有深入了解道教的文化和哲學思想,這才是關鍵。
不管怎麽說,既然“壽字聯”已經存在了上千年,其背後就壹定有壹些能令人有所感悟的東西,另外我們也能從中發現中國漢字的魅力,每壹個字在不同的環境下意思也不盡相同,需要我們去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