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四庫全書》是誰修訂的?

《四庫全書》是誰修訂的?

司圖書館官員對上述圖書提出了具體意見,應予以抄錄、刻制和保存。該抄的書才算合格作品,可以抄進《四庫全書》。應該刻的書,被認為是最好的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要抄成《四庫全書》,還要單獨刻成冊,廣為流傳。應該保留的書籍被認為是不合格的作品,不能抄入《四庫全書》,在《四庫全書》目錄中只有它們的名字,它們被列入目錄。此類著作有6793種,93551卷,是《四庫全書》收錄數量的近兩倍。對於應該抄刻的作品,要比較同壹本書和不同本的差異,選擇較好的書作為底本。壹本書壹旦被定義為四庫基礎版,就要經過壹系列的加工,飛標和眉毛就是加工的產物。飛簽,也叫夾簽,是分局官員糾正錯別字、寫初步意見的筆記。這種註釋常附在卷內,交編輯審閱。如果得到編審的認可,可以用筆觸修改原文,否則不予修改。然後提交給主編進行三審。經過分析,主編可以不同意編輯的審核意見,而采納分社負責人的初審意見。三審之後,提交朝廷。第三步,抄寫手稿。文案壹開始來自推薦,後來發現這種方式有行賄受賄等弊端,就改成了考試方式。具體方法是:需要增加文案時,先發通知,報名者報名後,當場寫幾行字,看字跡是否正確,擇優錄取。考試方式雖然優於推薦方式,但也有壹些不便之處。所以最後改成了從農村考試不及格的學生中選,試卷上寫字連的那個被錄用了。這樣,已經選擇了3826人進行抄寫,保證了抄寫《四庫全書》的需要。為了保證進度,還規定了抄寫定額:每人每天抄寫1,000字,每年33萬字,五年1.8萬字。五年期滿,抄寫200萬字定為壹等;抄1.65萬字者,定為二等。按品級分別授予州童、州判官、縣丞、主簿四個官職。如發現字體不整潔,記大過壹次,罰款10000字。由於措施得力,獎懲分明,《四庫全書》的復制工作進展順利。每天有600人從事抄寫,至少可以抄寫60萬字。第四步,修改。這是最後壹個關鍵工序。為了保證修訂的順利進行,四庫全書館制定了《功過處分條例》,規定錯字如為原創,則免錄;如果原文正確,確實是轉錄造成的錯誤,每壹個錯誤記錄壹次;如能找出原錯誤,請簽名改正,每處記功壹次。在每壹卷之後,都列出了審校的頭銜,以明確他們的職責。分校的壹本書,經過復試,兩次通過,由校長閱批,最後裝飾贈送。分校、重校、校長各司其職,確實對保證《四庫全書》的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庫全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按內容分類,包括4個部分,44個綱,66個屬。分為經、史、子、紀四部,故名思Ku。經學部包括易經、書、詩、禮、春秋、孝、五經、四書、樂、小學等10類,其中禮分為周禮、禮、三禮、通禮、雜禮六類,小學分為訓詁、雜禮。史部包括正史、編年史、雜史、其他史、詔書奏折、傳記、史籍、實錄、時令、地理、官職、政書、目錄、史評等15大類,其中詔書奏折又分為詔書和奏折。地理分10屬,即宮疏、通誌、都郡、河流、邊防、山川、史跡、雜記、遊記、外記;官類分為2屬,即官制和官諫;政治類書籍分為6屬,分別是總制、禮制、國家規劃、軍政、法規、考試;目錄類別分為經典和金石學兩大類。細分包括儒家、軍事家、法家、農民、醫生、天文算法、算術、藝術、音樂記錄、雜書、小說家、佛教徒、道教徒等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分為推部和舒舒兩個屬,算術分為數學、占侯和舒舒。目錄分為三個屬:器皿、食譜、植物、鳥類、動物、昆蟲和魚類;雜類分為雜學、雜考、雜論、雜篇、雜編、雜編六屬;小說家類分為雜作、奇聞、猥瑣語三屬;該集包括《楚辭》、《別集》、《宗集》、《詩評》、《詞曲》五大類,其中《詞曲》又分為《分詞集》、《詞選》、《花刺》、《詞譜韻》、《南北曲》五大類。以上類別除了張輝的小說和戲劇作品,基本包括了社會上流行的各類書籍。就作者而言,包括了女人、和尚、道士、太監、士兵、皇帝、洋人的作品。《四庫全書》的不足之處在於:第壹,重視儒家著作,放在突出位置。把儒家經典放在四書之首,壹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鄙視科技作品。認為西方近代科技是“異端中的極品”,可以“取其術,禁其學術傳播”,除了農民、醫生、天文算法等收集的少數科技著作外,壹般科技著作不包括在內。第三,不接受戲劇作品和章回小說。第四,書中的文字可能被刪節或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