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戴東原言的作者簡介

戴東原言的作者簡介

戴震(1724—1777),字東原,安徽休寧隆阜人。清代乾隆年間百科全書式的著名學者、大思想家。戴震出身於貧寒的負販家庭,壹生顛沛奔波於大江南北,講學著述,50歲入四庫全書館校理古籍,精於考據、訓詁,在天文、數學、物理、地誌、經籍考析等領域都有很高的學術造詣,為我國古代文獻的整理作出了貢獻。 尤其可貴的是,戴震治學,“誌在聞道”,他“論治以富民為本”,不懈地探索“古今治亂之源”,以思想家的大無畏勇氣,嚴厲審視被統治者僵化的官方理學,尖銳地批判“後儒以理殺人”,提出了“體民之情、遂民之欲”、主張“平恕”、“舍名份而論是非”的哲學思想,成為中國早期啟蒙思想的先驅,“啟導了十九世紀的—線曙光”。戴震的《孟子字義疏證》等哲學著作,引入西方近代科學分析方法,充分利用自然科學成果,提出新的“理”論,被稱為“八百年來中國思想界壹大革命”,“發二千年所未發”,集中體現了徽州文化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精神。

清代考據學家,思想家。字東原,安徽休寧隆阜(今屬屯溪〕人。進士,曾任纂修、翰林院 庶吉士之職。在哲學上,他認為物質的氣是宇宙本原,陰陽、五行、道都是物質性的氣。認為理是事物的條理,是事物的規律,不能脫離具體事物而存在,理就在事物之中,“理化氣 中”。他還認為宇宙是氣化流行的總過程,“天地之氣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是“天地之化”,通過耳目鼻口之官接觸外物,心就能發現外物的規則,致知格物就是對事物進行考察研究,只有經過觀察和分析,才能認識事物的道理。

他還提出“光照說”,認為心之認識如同火光照物,光小照得近,光大照得遠,這實質上是壹種樸素直觀的反映論。在倫理思想方面,認為人“有欲、有情、有知”,這是人的本性,否定情欲,也就否定了“人之為人”。他主張要區別欲與私的界限,認為私是“欲之失”,不能“因私而咎欲”。要“理存乎欲”,使人的自然情欲得到合理的滿足,而不能只“存理滅欲”。他還提出“以情潔情”的主張,反對道學家的偽善,“以理殺人”。壹生著作很多,包括算學、天文、地理、聲韻、訓詁、考據、哲學等多方面內容。有《戴震文集》(中華書局版,1980)、《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版,1980)等。

戴震是音韻學家江永的弟子。他對經學、天文、地理、歷史、數學都有研究。乾隆年間為《四庫全書》纂修官。對於音韻學很有研究,創立了古音九類二十五部之說以及陰陽入對轉的理論。此外,他也精通訓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