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拼音:huì)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始見於西周金文,本義指仁愛,壹說指聰慧,引申為柔和、溫順。仁愛體現在行動上是給人以財物或好處,故引申指施舍。又指恩惠、好處,用作名詞。又由恩惠引申表示施事者的行動對自己是壹種恩惠,放在動詞前面,虛化為副詞。
2、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四_部胡桂切(huì);
仁也。從心從_。
,古文惠從_。註釋徐鍇註:“為惠者,心專也。”
3、說文解字註
仁也。
段註:人部曰:仁,親也。經傳或假惠為慧。
從心_。
段註:為惠者心謹也。胡桂切。十五部。
古文惠,從卉。
段註:從心_省,從卉聲,小篆省卉。
廣韻
胡桂切,去霽匣‖惠聲至1部(huì)。
惠,仁也。亦惠然,順也。又姓,出瑯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4、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惠·康熙筆畫:12·部外筆畫:8
古文:?、?、?、?。
《唐韻》《集韻》《正韻》胡桂切。《韻會》胡計切,並音慧。《說文》:仁也。《書·_陶謨》:安民則惠。蔡沈註:惠,仁之愛也。
又恩也。《書·蔡仲之命》:惟惠之懷。
又《爾雅·釋言》:順也。《書·舜典》:亮采惠疇。《詩·邶風》:惠然肯來。《毛傳》:時有順心也。
又《增韻》:賜也。《禮·月令》:行慶施惠。
又賚也。《書·無逸》:惠鮮鰥寡。註:惠鮮者,賚予周給之,使有生意也。
又飾也。《山海經》:祠用圭璧之五,五采惠之。註:惠猶飾也。
又三隅矛。《書·顧命》:二人雀弁執惠。
又《謚法》:柔質慈民曰惠。
又州名。隋順州,宋改惠州。
又姓。出瑯邪周惠王之後,梁有惠施。
又通作慧。《後漢·孔融傳》:將不早惠乎。註:惠作慧。《說文》:從心從_。徐鍇曰:為惠者,心專也。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