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原本是城邦的名稱,基本分布在今天的甘肅。晉宋時期有前涼、後涼、北涼、西涼、南涼。西晉涼州(今甘肅武威)已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鎮上大戶人家家境殷實,雖在絲路關隘,卻成為西晉之亂時關中士人避難的好去處。涼州由此成為當時西北地區的文化中心,也成為漢族傳統樂舞和西域樂舞的聚集地。
西晉戰爭期間,匈奴的苻堅命令大將呂光出兵西域,並獲得了大量的領土。呂光在征戰中還獲得了龜茲音樂,並把音樂和舞蹈帶到了涼州。412年,匈奴攻陷涼州,後滅西涼。居曲孟勛信佛,所以龜茲音樂與佛教音樂和意象形成了歷史性的“相遇”。在呂光和沮渠占領涼州期間,龜茲音樂與流傳於涼州的中原舊音樂相結合,產生了壹種新的樂舞,稱之為秦漢伎。大約在公元431年,北魏吳泰平定河西,也得到了壹部比較成型的《秦漢紀》,又稱《西涼樂》。
“西涼樂”的融合史,在演奏方式上創造了各種音樂、樂器的“統壹”。隋書的音樂記錄說,”...它被稱為“西涼音樂”。在魏周時期,它被稱為“吉果”。今天的音樂項目是琵琶,豎頭等等,而且是西域的,不是中國的舊器皿。楊澤的新聲音,上帝的白馬等都誕生在胡蓉。.....他的歌曲有《永恒的音樂》,音樂演繹是萬世風,舞曲是於闐佛教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