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晉佩章的人物生平

晉佩章的人物生平

晉佩章生於1926年9月,1948年10月參加工作,入中原軍政大學學習。1949年3月參軍,戎馬前半生,南下參加淮海戰役與渡江戰役,並隨部轉戰西南至重慶,後奉調赴朝鮮戰場,回國後留在北京軍區,從事地圖測繪工作,轉業前所在部隊為河北槁城。1962年5月轉業壹入瓷區,筆耕冶陶後半生,任禹州鈞瓷二廠供銷股股長,後被調至禹州市鈞瓷壹廠任供銷股主任。70年代兩次離開神垕,被調任禹縣科委和縣供銷社,又在其爭取下回到瓷區,任禹州鈞瓷壹實驗室主任,技術科長等職。1987年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鈞瓷史上第壹本專著《鈞窯史話》。離休後,於1988年創辦“劉山窯藝實驗室”,專門從事北方名窯的研究和名瓷的仿制工作。2002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第壹版《中國鈞瓷藝術》,2003年獲“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是河南第壹位,也是當時唯壹的壹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晉佩章生於中醫之家。祖諱奉仙,為時之名醫, 鄉野有傳曰“神仙壹把抓”,曾坐堂禹州,避戰禍時遊方行醫於嵩洛間,壽80余。父諱土明,亦隨父行醫,晉佩章三歲父親時去世。長兄憲章,後參軍,供職中央軍駐西安部隊。二姐玉梅,後嫁於太和任家。

晉佩章幼讀私塾,幼名德功,後被先生改為佩章。因侵華日軍兵犯中原,便隨母親輾轉西向投奔長兄,後遊學陜西甘肅。抗戰結束後,回到禹州就讀高中。受革命思潮影響。48年投奔報考時在寶豐的中原軍政大學,即受中***收編國立河南大學之部分。之後,從軍,服役於炮兵部隊,參加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解放前後隨部隊轉戰西南至重慶,後受調至北京軍區從事地圖測繪,曾於朝鮮戰爭時以戰地記者身份赴朝。

1957年經戰友介紹結識妻子趙玉梅,1958年結婚。1962年轉業地方,本來被安排至高中教數學,經爭取下,到神垕鈞瓷二廠,任供銷股主任,自此開始了終其壹生的鈞瓷奇緣。當時供銷體系下,晉佩章因工作不平,與人爭執,被迫調至鈞瓷壹廠。在文革中受到沖擊,壹度又被禹縣調至縣科委地震局,縣供銷社萇莊鄉合作社。經過再三爭取又回到壹廠供銷股、實驗室。晉佩章在私下和神垕鈞瓷藝人常飲酒談鈞,而這些人往往是國內專家或各大國營瓷廠的老藝人、技術骨幹,如馮先銘、安金槐、楊文憲、徐國禎、盧廣文、任堅、孔鐵山、田松山、邢國正、傅清臣等。

在崗位上,常年參與對外交易貿易會及古陶瓷學術會議,數次陪同權威專家來禹進行田野考察。在此晉佩章積累了大量的壹手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傳統藝人的口述、文獻典籍的搜羅、田野考察標本的搜集、相關圖像的積累等等。1975年9月,為解決陶瓷原料之不足,晉佩章參加由省地和神垕各廠組成省內原料調查組,到伏牛山、大別山作為時兩周的調查工作,發現南召鉀長石和石英礦質地優良,儲量豐厚,經過化驗完全合乎制品要求,開辟了鈞瓷原料就地取材的新途徑。1984年在景德鎮陶瓷上發表與田松山合作的,《從禹縣九十六處古鈞窯遺址的調查淺談鈞臺窯的藝術成就》 ,並率先完成了“宋早期各種深淺不同藍色乳光釉”的研究和仿制工作,此時,晉佩章對鈞瓷的認識完全進入了新的境地,並開始著手編著《鈞窯史話》。《鈞窯史話》1987年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填補了鈞瓷文化專著的空白。與《鈞窯史話》同時,晉佩章對爐鈞釉、唐鈞花釉、宋鈞藍釉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利用現代方式進行的大量而不間斷的試驗,將鈞瓷釉方以比例的方式進行規範化,系統化,科學化的整理。

1987年離休時前,晉佩章仍是禹州市神垕鈞瓷壹廠實驗室的主任。988年他租下壹個小窯口,獨立創辦了“劉山窯藝實驗室”。那時候他家搬到了神垕鎮西大街16號,當時還是壹件舊瓦房和兩間平房,平房留給子女住。在那間昏暗狹小的舊瓦房裏,壹個當作廚房,壹間作為臥室兼書房,最裏面的小隔間是屬於他的實驗室,擺滿了瓶瓶罐罐的東西,這樣的安排局促不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他數十年如壹日地在書房伏“案”而作,他所負責撰稿的《鈞瓷誌》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寫出來的,在“實驗室”裏配釉、研磨、記錄、分析、整理、改良再配釉、研磨…同時不斷與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研究古鈞窯的工藝,期間與鄭大教授高正耀合作論文《元代鈞瓷釉的穆斯堡爾譜分析》在物理學期刊《核技術》上發表。利用頻譜分析,對唐鈞花釉和宋鈞釉工藝技術進行對比研究,證實鈞瓷源於唐代,將鈞瓷的起源向前推進200多年。

1993年,晉佩章在西大街16號對面的小巷子裏買下了不足兩分的地方,建成壹座兩立方雙火膛煤窯,自此“劉山窯藝實驗室”落戶大劉山腳下。199611月19日,參加中國鈞瓷藝術(香港)國際研討會及珍品展覽會,在香港文化中心會議室舉行中國鈞瓷藝術(香港)國際研討會,國內外44位專家學者就鈞瓷的生產歷史、考古發現、燒制工藝、窯變藝術、鑒賞與收藏等問題作了廣泛的探討和交流。1997年6月17日至30日,其作品被選送至在日本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舉行的“中國鈞瓷珍品展”。1997年7月,臺灣逢甲大學教授劉良佑應神垕鎮邀請率團30余人來神垕參觀鈞瓷,並進行學術交流。之後與晉佩章多次互通書信交流陶瓷藝術與工藝。

2003年以季羨林,晉佩章為顧問團隊的國禮“祥瑞瓶”在博鰲論壇亮相 ,晉佩章無私的拿出自己研制多年的鈞瓷釉方。2003年7月,晉佩章編著的《中國鈞瓷藝術》壹書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2003年10月30日,晉佩章被評為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2004年12月17日,晉佩章先生進京,出席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頒證儀式,這是河南省唯壹獲得此項殊榮者。2006年進京參加八大名窯展,在展覽中舉辦“中國年齡最大的陶瓷藝術大師晉佩章作品”展中展,今年適逢晉佩章八十大壽,組委會專門為他舉行了慶祝儀式,晉佩章大師興致很高地為觀眾現場表演了陶瓷拉坯成形,他對媒體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希望將想把自己積累的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的數百個釉方公布,“多年來,鈞瓷界有壹個不成文的規距,就是釉方秘不外傳,目的就是想保住飯碗。但這樣做十分不利於鈞瓷界的交流和學習,更不利於鈞瓷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據悉,晉佩章大師所公布的這些釉方大多是他本人多年研究的成果,代表著目前釉鈞瓷的最高水平。 其時,晉佩章已被查出肺癌晚期,但為了將這謝釉方保留傳世,仍忍痛堅持著述,修改清稿。

2007年,河南省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於8月12日評出,晉佩章成為該獎項首位獲得者。8月16日上午,晉佩章河南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頒獎儀式暨個人鈞瓷藝術展在鄭州舉行。

2008年1月其作品“和諧寶鼎”“葵花尊”“觀音瓶”等6件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5月12日,四川發生地震後,晉佩章拖著病體關註災區的情況,常常是邊看電視邊掉眼淚,有時難過得吃不下飯。“國家有難,人人應盡心力。”他在第壹時間拿出5000元現金捐給了災區。幾天後,省工藝美術協會、省陶瓷玻璃協會號召全省的藝術家捐款捐物,晉佩章壹下子捐出了價值100多萬元的鈞瓷作品,並將自己制作的6件鈞瓷珍品義賣,得款全部匯往災區。

6月2日,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公示,晉佩章(鈞瓷燒制技藝)入選。

6月8日,晉佩章病逝於神垕鎮,結束了他“半生戎馬半生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