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出自《藝文類聚》。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壹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壹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誌的名篇。
《藝文類聚》是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歐陽詢與令狐德棻、陳叔達、裴矩、趙弘智、袁朗等十余人於武德七年(624年)編纂而成的壹部綜合性類書,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壹部完整的官修類書,它保存了中國唐代以前豐富的文獻資料,尤其是許多詩文歌賦等文學作品。全書***壹百卷,壹百萬余字;征引古籍壹千四百三十壹種,分門別類,摘錄匯編。
《藝文類聚》與《北堂書鈔》、《初學記》、《白氏六帖》合稱“唐代四大類書”。
擴展資料《誡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誌,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壹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壹個“躁”字,對比鮮明。
《誡子書》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誌與學習的關系;不但講明了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則方面對其子嚴格要求,循循善誘,甚至在壹些具體事情上也體現出對子女的細微關懷。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壹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壹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誌的名篇。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誡子書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藝文類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