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有對熊貓的記載嗎

中國古代有對熊貓的記載嗎

中國古代並沒有對熊貓的記載,熊貓最早於1862-1874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在中國居住期間發現。

1869年的春天,戴維在途中路過壹戶姓李的人家,突然,掛在墻上的壹張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維。主人告訴他:當地人叫這種動物是“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溫順,壹般不傷人。

1869年5月4日,戴維捕到壹只“竹熊”,他給“竹熊”取名“黑白熊”,那只憨態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間的外貌,以及又圓又大的腦袋和滑稽可笑的動作倍受戴維的喜愛。經過壹段時間的悉心餵養,戴維決定將這只可愛的“黑白熊”帶回法國。

這只可愛的“黑白熊”經不起長途山路的顛簸和氣候的不斷變化,還沒運到成都就奄奄壹息了,戴維只好非常惋惜地將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標本,送到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出。世界上第壹只大熊貓模式標本竟然就這樣產生了。

擴展資料:

壹、行為特點

大熊貓每天除去壹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壹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平躺、側躺、俯臥,伸展或蜷成壹團都是它們喜好的睡覺方式。

在動物園裏面,飼養員每天兩次定時給它們餵食,所以大熊貓其他的時間都用來休息。即使在睡覺的時候大熊貓看起來也很可愛。它們非常的靈活,能夠把它們笨重的身體擺成各種各樣的姿勢。最喜歡的姿勢便是腿撐在樹上,並用手遮住眼睛。

二、棲息環境

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遊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壹種喜濕性動物。

大熊貓生活的6塊狹長地帶,包括岷山、邛崍山、涼山、大相嶺、小相嶺及秦嶺等幾大山系,橫跨川、陜、甘3省的45個縣(市),棲息地面積達20000平方公裏以上,種群數量約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於四川境內。

它們活動的區域多在坳溝、山腹窪地、河谷階地等,壹般在20°以下的緩坡地形。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類生長良好,氣溫相對較為穩定,隱蔽條件良好,食物資源和水源都很豐富。

百度百科-大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