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般的古籍插圖版畫中,卷軸裝、經折裝常見形式為卷首扉畫及圖文相間的插圖版畫,蝴蝶裝比較適合整頁的版畫,包背裝、線裝的插圖版畫,則多為上圖下文、上文下圖、左圖右文、前圖後文、後圖前文,以及兩面相連等圖文形式。如《禦制避暑山莊詩圖》《圓明園四十景詩》等,多為整版折頁版畫,這種裝幀形式不利於翻閱,容易損壞。而《大清會典圖》等書的插圖版畫,則由四個半頁或八個半頁整版雕刻,整紙印刷,左右兩個半頁為文字,中間兩個半頁為壹整幅版畫,每版中有兩個書口、兩個頁碼,中間版畫打開後與蝴蝶裝類似,但中間折縫處不粘於書脊,左右兩個半頁版框外裝訂紙加長並回折。因書脊裝訂處為二層紙,故折回後左右兩半頁框外裝訂印分四層紙,裝訂成冊後薄厚均勻,有如古籍金鑲玉做法。這種裝幀和版刻形式在線裝書籍中非常罕見,有專家稱其為“蝴蝶鑲”,當由蝴蝶裝改進而成。至於在蝴蝶裝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蝴蝶鑲”,是否為清代內府首創?目前還很難斷言。但這種裝幀形式相當科學,對於古籍的翻閱和保護都非常有利,無疑屬於古籍裝幀藝術史上的壹項新發明。不過,由於它要求整塊雕板,整紙印刷,裝訂又有壹定的難度,所以未能普及,在存世的古籍中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