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朝經學教育還有那些書籍教材?

唐朝經學教育還有那些書籍教材?

唐代將《論語》、《孝經》、《爾雅》等儒學教材也擡到了“經”的高度。唐玄宗時已在“禦撰”的《大唐六典》中規定,在教學過程中和科舉考試時,均要重點考《五經》,並要求兼習《論語》和《孝經》。至唐文宗時,朝廷任長於經術的鄭覃為宰相,並在開成二年(837)依其奏議,刻九經文字於石,仿漢魏舊制,立石經於長官國子監,世稱“唐開成石經”。在文宗太和年間,石經內容增至12種,除加入《論語》、《孝經》而外,還增加了《爾雅》。這三部書入“經”,對唐代的經學教育有較大的推動。在統治者看來,作為孔子言論的《論語》和作為事親忠君之本的《孝經》包括了儒學最基本的思想內容。加之,此二書言簡意明,篇幅較短,又不像《五經》那樣難懂,粗通文字者便可習讀背誦,有利於官方思想深入人心。《爾雅》是諸經中較為特殊的壹種,是訓釋古籍的工具。除解釋《五經》外,其所用訓詁資料還旁及《楚辭》、《莊子》、《穆天子傳》、《管子》、《呂氏春秋》、《國語》、《禮記》等。非常適合唐代以儒為主,旁及百家的文教政策。在教學中,其主要作用在於,使經學的語言分析成為壹種高緣的學問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後人將《爾雅》比作“《六經》之戶牖,學者之要津”。(宋·林光甫《艾軒詩說》)視為“訓詁之淵海,《五經》之梯航。”(清·翔宋鳳翔《爾雅郭註義疏序》)其認識均源於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