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描繪禪心的散文

描繪禪心的散文

 總有壹滴淚,懸在那素手彈撥的古箏裏,靜聽禪音,悟出的竟是那麽多沈浮的心事。寂寞也罷、痛苦也罷,都會隨著時間跌落在歲月的岸邊。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有關禪心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有關禪心的散文推薦:古寺今月依舊禪心

 月灑圓光門,佛土寂靜;天地壹念的心境,月如靜水流深;佛語千年之久,在此刻渡河之橋;指月之手,禪依然以心傳心;唯有龍興飛空,萬籟由緣生。

 月灑圓光門,禮佛晚來聽畫起;佛塔鋪滿銀輝,若佛性依舊入定,味摩詰之詩,月下有畫;觀摩詰之畫,禪中有詩。

 月照古寺,流嵐縹緲空靈;敬立古塔之下,觀今夜月漸漸升臨;蒼穹最高的地方,如人眼睛;雖物不可住,雲載菩提之樹,壹人壹肩,少了壹念悔心,壹念怯心,壹念厭心。

 月撫古寺。萬裏長空之下,契合根基,契合佛理,常存四心。哪怕是運水搬柴,壹切是道,皆有禪意。雲月相伴,竹風作伴,佛心自純;如同月下舍利,承接天地之氣,集聚日月精華,歲歲載載,落窗的那邊,禪音輕起。

 壹句壹句念誦,口誦心思;禮懺的法門,在月下輕輕開啟;靜靜地為父母懺摩,勤者近執著,忘即落無明。

 佛堂已過千年,遙瞻日蒲團樹,俯眺參天銀杏;更有此刻讓人沈醉,蟾宮銀色,鋪滿金黃。古舊的彭州味道,珍重別撚香壹瓣,萬法皆空;今人不見古時月,只是行雲流水,少了希聖希賢。

 不知何時,雲散月流;我想起:弱水有三千,只需取壹瓢飲;壹隅壹張床,壹本書壹個知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任由紅塵滾滾,自有清風朗月。

  有關禪心的散文推薦:水月禪心

 壹曲梵音繞耳,唱盡世間浮華煙雲過眼不過雲淡,韶光歲淺,時不我待,等候心寂的蒼蕪,是壹片菩提的水岸。壹世蒼茫走完,忘記情緣深處刻骨銘心的傷痛,忘記紅塵彼岸纏綿悱惻的百囀,參透轉山轉水只為相遇的並非楚楚男兒,而是甘飲壹杯純茶,幽居天籟,品味雲水在天的愜意,於閑淡中書讀三味,簡約清修,壹世與塵風做伴。

 華嚴壹賦,讓人頓悟,盛世姿意枉為不為結局,功名利祿追逐不是終點,靜水流深,壹塵不染的境界才是人生完美終結。

 結壹段善緣,不去問因果;飲壹壺風月,不去問寒暖;渡壹場劫波,不去問非難;享壹世流年,不去問傷歡。攜慈雲半對,喜舍樂施,乃可見水月禪心。

 只要妳胸藏荷花,點壹盞禪燈,就可泅渡到香水岸。心若有蓮,不需跪拜蒲團,自喜自悲,就可了足心願。

 隨時,隨性,隨遇而安,隨喜,隨緣,順隨自然。胸有佛祖,可以結跏趺坐;心似菩薩,可以低眉懂得。步步踏著無塵,會得無收日倦。

 梅蘭竹菊,清逸高遠;詩詞山水,情雅閑淡;煙火人間,處處都有繁華誘惑,如何選擇,全在壹心壹念。

 月隱橫斜,疏影中有暗香湧動,暮野黃昏,瑟瑟中聽梔子鳴蟬,掩映婆娑的,是壹面湖水輕柔,在水墨畫卷裏做壹個拈花壹笑的癡者,那種美到極致,可以寂靜安然。

 天地玄荒,而梅花依舊故老;歲月更替,而山石故我嶙峋。參透世間萬物,到頭來方知大千世界終就虛幻壹場。此心歸禪,行駒腳,踏無量,走無塵,凈水撫雲,於七弦指上彈妙生,不妄念那壹輪明月幾許,而甘入那壹世清風……

 禪風繞耳,可念生境,禪念於心,可壹心壹境。心若自然禪境,可以“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心若從容禪境,可以“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心若淡定禪鏡,可以“心常平靜如秋水,放眼高空看過雲”。

 壹草壹木,壹沙壹石,都是禪心寫照,將寺廟立於半山之巔,將禪房建於層林之中,都是天人合壹,壹景壹物可以明心,壹山壹水可以悟道、定禪。

 宋代有詩雲:

 日暖東山去,

 松門數裏斜。

 山林隱者趣,

 鐘鼓梵王家。

 就是對禪韻的最好詮釋和解白。

 禪法有雲:壹花壹世界,壹木壹浮生,壹草壹天堂,壹葉壹如來,壹砂壹極樂,壹方壹凈土,壹念壹清靜,壹笑壹塵緣。坐亦禪,行亦禪,住亦禪,食亦禪,如妳心中有禪,布衣粗褲,擔水砍柴,可以生活在別處,粗茶淡飯,竹林茅舍,陋靜純樸又有何妨。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郁郁黃花,盡是真如。山間有月,風情自來許,雲水無邊,徑木花自清。心念有靜,橋流水不流,香林有風,林動風不動。心若有塵埃,沿途風景,不是紅塵,盡皆凈土……

 月影寒秋,婆娑醉人,壹?南渡,影移聲中?語絲絲糾耳,這是禪;蕭風四起,暮野四合,梧桐葉落,飄零如雨,簌簌風中白絮做漫天飛舞,這是禪;四季輪替,遠樹含山,對鏡湖自照而顧盼生煙,這是禪。

 禪者,古今性靈也,是高山流水意,七巧弄弦音的行淡;是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的和寡;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風雲起的空寂,是流泉潛溪照,石下生紫煙的淺幽。禪是孤高岑寂的緘默,禪是知而會心的留吟,禪是遠山含黛的蘢翠,禪是靜水流深的清韻。禪是古泉印月,禪是返璞歸真,禪是蓮臺高座,禪是玉井生煙,禪是琴瑜詩酒,禪是古木撫塵。悠然閑逸是禪,雲白風清是禪,盡醉獨醒是禪,意凈心悠是禪,行雲流水是禪,紋枰對局是禪。禪者,有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的豁達;禪者,有筆墨隨風舞,行事若流雲的通明;禪者,可以不食人間煙火;禪者,可以遠離紅塵俗事……

 如妳聽禪,可瀟灑於房塵境外。

 如妳聽禪,可滿天風月***清虛壹鏡……

 萬物清籟,可以攜壹盞古蓮青燈,臨軒窗外,寧修致遠,聽青山寂寂,空谷梵音……

  有關禪心的散文推薦:佛珠撚動雲水禪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路上,難有這份執著。時光靜靜地流淌著,青春已逝,逝者如斯,願能悟得雲水禪心,識得那支婆羅花,與佛結緣。

 人生陌上走,徘徊在紅塵與佛門之間,時而迷惘,時而頓悟。佛度有緣,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早年不悟雲水禪心,被塵世纏繞,挽不回逝去的青春,錯過了昔日的那支婆羅花。流年似水,人生苦短,世事無常,且行且珍惜這灑落天邊的晚霞,不願再錯過今日的這壺清茶。

 佛也必是從紅塵中走來,不然何以談大徹大悟。佛也壹定不忘凡塵中的種種迷惑及苦難,不然何以談普渡眾生。佛在上,端莊慈祥,頂禮膜拜尋求解脫。摒棄妄加於自身的欲念,專心勞作。做壹個安靜細微的人,於角落裏自在開放,默默悅人。做壹個心胸坦蕩的人,於鬧市中秉持正義,以理服人。

 佛門凈地,不受其擾,少去了世俗的那些貪念,浮躁。遊歷於紅塵中,時常難以從容應對諸多的誘惑,悔不當初時,物是人非時,迷茫困頓時,身心疲憊時,還能記得佛有壹方凈土可以寄托百無聊賴的心。青燈如豆,照徹心扉又歸隱於光明。木魚聲聲,聲聲入耳又彌散於沈靜。禪坐蒲團,塵埃落定,物法自然,萬物皆空。

 我心向佛,忘了紅塵煙火,去尋找夢境在現實中的化身。壹枕薄衾,素墨清身。微涼春秋歲月塵,寸心撚做殘影魂,瑟了溫存。素手扶舊琴,冷墨對清箋。不說煙雨煮酒,只言紅豆熬冷赤子心。忘了昨年彈撥柔情千縷琴。清欲寡歡,素心革面。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修心不修口,人生如夢,堅持到夢醒時分,人生如戲,我必傾情入戲,其實做到也不難。

 窗楞吱吱響,風吹過,斑駁的樹影搖曳在窗玻璃上,已是秋天。臨窗而坐,任陽光穿透風中枝葉灑落身上,暖暖的已沒有壹絲燥熱。手心裏壹顆顆撚動著佛珠,聽窗外葉落的聲音,邂逅這安靜的壹天。

 佛珠已被我撚的發亮。我還期待它掛瓷,包漿,變色,開片,散發出帶有靈性的光。時撚時停,不急不躁,非刻意而為。這是壹個漫長磨礪的過程。撚動時手需是幹凈的,周圍需是無塵的,心也隨之靜下來。

 撚動佛珠,觸摸心性。不經歷風雨怎麽見彩虹,鐵杵成針也需磨礪。以戒為師,待輕狂少年磨去棱角,待圓滑煉就成圓通,待愚妄摔打成自知之明,自立於世,達己達人。

 小鎮古巷,曲徑通幽。撐壹把油紙傘,踏在布滿青苔的石板路上。思緒全無,心在遊逸。沒了牽扯,際遇裏有的只是平靜。孑孓壹身,漫無目的獨步,腳步輕盈,隨心所想,不求理出什麽思路,與世無爭。默默地走著,又想起多少故友,在人生的不同路口揮手言別。唏噓感嘆之余,越想珍惜眼前人,攜手而行,***此壹生。

 細雨初歇,清風撫下幾片秋葉飄進古巷,落到腳邊,我彎腰拾起,感謝大自然這無償的饋贈。落英繽紛,像是壹場告別,更像是在傾訴各自內心深處的孤單和寂寞。風輕輕的,吹面不寒。雲淡淡的,襯托出空萌高遠的天,沒有壹絲欲念,生命安然,寂靜如煙。

 繁華落盡,碩果累累,生命該是另壹番璀璨。素筆直書人生百態與世間冷暖,諱言善行,人至晚年更須多姿多彩。細細的賞看手中的落葉,有蟲咬的痕跡,更有蒼勁清晰的紋路和成熟的色彩。

 世俗給我們穿上壹件華麗外衣,顯得阿娜妖嬈。但是不管妖嬈還是樸素,必須懂得保持清醒淡然,做壹個明心見性的人。佛說因果,取的多,必然負擔重,就要學會舍去,有舍才有得。前世的青蓮伴著雲臺的寂寞,註定了今生紅塵中的苦難婆娑。不是如此,哪來正果,何以成佛?

 拈花壹笑,心心相傳。茗壹盞清茶,攜壹顆禪心入世,親歷壹段灑脫與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