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
中國傳統文化中著名的四靈之壹。它是壹種吉祥的動物,崇尚和平和長壽。
“麒麟”以“鹿”為部首。古人造這個詞的時候就明確告訴人們麒麟是由鹿進化而來的,但絕不是鹿,零件和裝備都比鹿多。麒麟的額頭有龍壹樣的肉角,鹿的身體,馬的腿,牛的尾巴。它的身體是彩色的,腹部是棕色的。它走路不會踩花踩草,而且是素食。
麒麟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比如《山海經》、《史記》、《論衡》等等。“庚申十四年,魯西勝林,孔子作春秋。”是壹個非常著名的傳說。其中麒麟不僅會被發現,還會被箭射死...顯然它不是信仰的產物。看來在古代,麒麟雖然稀少,但也不算“怪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麒麟的本來面目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消失。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寶庫中,麒麟是全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裝飾形象。這種氣勢磅礴、雍容華貴的神獸,不僅濃縮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的美,還展現了超越自然色彩的理想化形式美,給人以吉祥的祝福和美的享受。
麒麟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特點和氣質。其演變基本上經歷了四個主要階段,即春秋戰國時期傳說中的朦朧之美、漢代古拙之美和南北朝時期的男性健美,並逐漸過渡到明清時期的繁盛之美。
從麒麟的進化來看,它與龍的進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到了明清時期,兩者逐漸同化,使麒麟成為壹種鹿形的龍,除了蹄如鹿、尾短如獅、身為比龍之外,與龍的形象完全相同。所以明清時期的麒麟其實是變異龍。龍鳳研究專家王大有先生認為麒麟是龍鳳家族的延伸。他在《龍鳳文化的起源》壹書中說:“麒麟雖然是以鹿為原型,但其實是壹種變異的龍,爪只是蹄。它是中央皇帝的象征,但由於出現較晚,並不具有主導地位,而中央皇帝的實際形象是蛇身龍。”
在中國古代,“中原黃帝”常被視為獨角獸。後來人們把歷代皇帝比作龍,從中也可以看出麒麟和龍的因果關系,同屬壹個家族。商代龍的角常采用長頸鹿的蘑菇角(長頸鹿古稱麒麟),這是麒麟和龍的又壹復合觀。秦漢時期,龍由蛇變為獸,與後來的獨角獸十分相似。漢代以後,麒麟作為壹種“仁獸”,逐漸從龍族中分離出來,成為“五靈”之壹,但始終沒有脫離龍的範疇。到了明清時期,他終於成為龍家族的壹員,接近龍的形象。麒麟常出現在太平盛世,伴隨聖王或吉祥之時,在祥雲飄逸的幽香中款款而來。有的還把麒麟描述成能吐玉書的神獸,有的甚至給麒麟安上翅膀,說它能飛上日月,是天上的星星,是神獸,是吉祥的預兆。
目前,中國現存最著名的獨角獸是南朝陵墓前的石雕。麒麟裝飾華麗,身體偏向獅虎形象。它由巨大的石頭雕刻而成,高度約為3米。麒麟站得高高的,彎著腰,眼睛真的是睜著的,脖子又短又寬,頭仰向天空發出慘叫,身上的裝飾很有裝飾性。體感強,厚實。石雕在重視整體感的基礎上,更註重誇張和變形,使其瑰麗生動。
宋代的獨角獸雖然保持了鹿的特征,但從頸鬃毛的舞動和身體的刻畫來看,它向龍形方向靠攏了。元代的麒麟明顯是龍形的。
明代麒麟的頭部為馬頭形,頭部的裝飾與明代的龍相同。就連頭上的鬃毛也是向前沖的。體表壹般覆有鱗片,馬的蹄、肢、體有火焰狀皮毛,顏色多為青色,也有黃綠色。
明代麒麟的風格也各不相同。在法海寺,有不同風格的石雕麒麟。壹種是鹿蹄麒麟,看起來苗條靈動,給人壹種吉祥之感。另壹種是獅子的爪形獨角獸,看起來又壯又胖,但精神和氣場都不如前者。在明陵之前,麒麟是另壹種類型。它在由龍向龍轉化發展的基礎上,繼承了南朝吉祥動物的風格,使麒麟顯得穩重而雄健,這可能與守衛陵墓的職責有關。
有人說,天安門廣場前華表上的天獵洞是臥龍。事實上,如果把它的外形和麒麟相比,它修長敏捷的身體和蹲伏的姿勢似乎更接近麒麟的外形。
到了清代,麒麟的龍形特征進壹步固定,形成了“龍頭、駝鹿身、馬蹄、龍林、獅尾”的藝術形象。麒麟的龍形頭復雜多彩,花紋趨於規範整齊。與六朝麒麟相比,已經失去了雄渾豪邁的氣勢。
海泰
Xiè zhì,又叫蟹蟹或蟹比,是古代傳說中的珍奇動物。大的像牛,小的像羊,類似獨角獸。它長著濃密的黑發,明亮的眼睛,額頭上有壹只長長的角,俗稱獨角獸。它智慧高,懂人性。它睜大眼睛發光,能明辨是非,能知善惡,忠於漢奸。當它發現壹個邪惡的官員時,它用它的角把他打倒,然後吃掉他的胃。當人與人發生矛盾或糾紛時,獨角獸能把角指向不講理的壹方,甚至用角殺死該死的人,令違法者不寒而栗。堯帝的刑官臯陶有壹次吵架,每次難以決定的時候,他都被告知吵架的結果,這是準確的。所以在古代就成了執法公正的體現。
傲慢與法律之間解不開的結,也可以用古字“法”的結構來解決。古字“法”寫為“氣”,而“氣”是驕與“氣”的結合,故有公平不公平。作為壹個法律符號,復仇者的地位就這樣被認可了。從“令”到“法”,雖然“高”字被隱去了,但它所象征的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並沒有消失。
畢竟是傳說。沒人見過它是什麽,引發了很多想象。有人覺得它像鹿,有人叫它像牛,更多的人說它是羊。除了相關的古書,如《後漢書》、《論衡》、《吳》等,考古發現顯示,先秦時期的文物都是壹毛錢羊的形狀,而公牛是東漢以後出現的。
作為中國傳統法律的象征,歷來為歷代所推崇。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文王曾經得到壹個對頭,根據其形狀制作了壹頂王冠戴在頭上,於是在楚國流行起來。有了這種冠冕,秦代執法禦史對於漢朝繼承秦制也不例外。在東漢時期,臯陶塑像和壹匹古馬的畫像成為衙門裏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古馬冠被命名為法冠,因此執法官也被稱為古馬,這種做法壹直延續下來。到了清朝,審查官、法官和其他司法監督官員都佩戴佩劍冠和繡有“佩劍”圖案的輔助服裝。
顯然,嘲諷的形象是蒙昧時代的遺物。在現代,它仍然被視為法律和正義的偶像。
同樣,在西方,獨角獸也被認為是純潔的象征。人們認為它的角的力量可以壓制任何道德敗壞的東西。同時具有貞潔的含義,是完美騎士的代表。
東方獨角獸的歷史
傳說中很少出現獨角獸,現在小說中也很少出現。但是口頭故事裏有很多獨角獸的描寫。旅行者傳說孕育的古代文學傳達了獨角獸的壹些細節,也影響了現在的文學,使得關於獨角獸的想象流傳到了現代。
也許第壹個看到獨角獸並記錄下來的人是生活在公元前2800年的中國皇帝伏羲。他以發明多種樂器、壹夫壹妻制和三字銘文昭示未來而聞名。
有壹天,伏羲在沈思人類生命的有限性和對社會的永久貢獻時,看到壹只奇怪的鹿站在黃河邊。這種生物和小牛犢壹樣大,但它的銀角從前額中間突出來,皮毛五顏六色。當它站在河裏時,渾濁的河水變得清澈。當它離開時,伏羲在它的背上和兩側看到了奇怪的圖案。當它消失在遠處時,伏羲循著它行走留下的痕跡,突然意識到這些痕跡可以用來描述思想和語言。
這只獨角獸,或稱麒麟,導致了中國漢字的出現。當然,也使得記錄當時的思想,傳播給後人成為可能。獨角獸隨著伏羲的死亡而消失,直到黃帝出現。黃帝發明了房屋,創造了第壹座城市。當他老的時候,他在他的院子裏看見獨角獸。動物在呼喚他,這讓他極其驚訝。他死後,人們相信他的靈魂騎在麒麟背上,得到永生。從此以後,獨角獸就很少出現在中國的傳說中了。獨角獸的出現也被視為好運的象征。以上是好運的象征。同樣,獨角獸的出現有時象征著法律法規的正義,或者是壞事的預兆,或者是偉人的死亡。
大約2500年前,麒麟出現在壹個年輕女子面前,手裏留下壹個玉牌。玉牌上有些字,預示著她將成為無冕之王的母親。預言實現了,孔子成了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沒有王冠,也沒有成為統治者。(由於英譯不太清楚,孔子與麒麟的關系可見於“麒麟送子”的典故——“孔子未生時,林吐書於闕裏家,……”後來人們把吐孔子變成送子,就成了“麒麟送子”。孔子的母親,不知道中文名字叫什麽,只好用英文寫。有人認為,它之所以這麽輕,是因為它不想踩壞腳下的草。孔子壹生只見過麒麟壹次。從他看到這個生物的那壹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死期臨近了。之後,周朝逐漸衰落。
時隔400年,直到漢代,麒麟才再次出現。漢武帝在位期間,在宮中專門建了壹個房間供奉麒麟。此後關於麒麟的記載不多,很多人認為麒麟在中國滅絕了。因為很少發現,所以對它壹無所知。人們相信,如果真的有獨角獸的話,它壹定藏在中國的茫茫大山裏,因為它的出現會引起巨大的社會轟動,因為現實中的壹切只存在於傳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