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歷史悠久,能奏和聲。它是以簧、管配合振動發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動,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
據史籍記載,女媧是被古人尊為人類始祖的伏羲的妹妹。在傳說中,女媧和伏羲具有壹種人首蛇身的異相,女媧也被尊奉為人類之母,是中國歷史上壹個重要的人物。
女媧有許多豐功偉績,煉石補天,治理洪水,摶土造人,救災救民,繁衍人類,其中很重要的壹項就是女媧發明創造了笙簧。《博雅》引《世本》雲:
女媧作笙簧。笙,生也,
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
中空而受簧也。
《說文解字》在解釋“媧”字時,雲:
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
兩者聯系觀之,看出女媧是壹位生育人類,創造萬物的偉大母親。傳說,女媧從昆侖山腳下最溫暖的溪水邊取來竹子,用繩子或木框把壹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壹起,還在竹管裏面加上竹制簧片。再選來上好的生長在黃河流域最平緩河段的葫蘆,用葫蘆制成笙鬥。吹嘴由木頭制成,木頭是有名的楠木。將編排好的竹管呈馬蹄形狀,排列在笙鬥上面。這壹切做好之後,就能吹出悅耳動聽的聲音。
笙的單色清涼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深厚低沈。女媧把這種樂器當作禮物送給了她的孩子們。她說:“孩子們,當妳們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喜悅的時候,可以用它吹曲調,那曲調就是妳心情的表達。”
人們感到好神奇,爭先恐後地向女媧學習制作的方法,很快制作這種樂器的手藝就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
在女媧的教導下,人們還發明了笙簧的其他許多種用法,比如說,用它表達快樂,慶祝豐收,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等等,只是曲調不同而已。
看著孩子們平安、歡樂的生活,女媧覺得自己的工作完成了。至於其他的,她相信人類會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地學習進步的。
這時,壹架由白螭帶路、黃雲簇擁、飛龍駕馭的雷車降落在地面上。天帝派人來接女媧回天庭了。女媧登上雷
車,乘雲駕龍而去。大地上的人類為了感激女媧的恩德,表達對她的懷念,就將女媧奉為女媧娘娘,以隆重的形式祭祀她。
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雅·釋樂》記載:
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在我國古代樂器分類中,笙為匏類樂器。《詩經》的《小雅·鹿鳴》寫道: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可見笙在當時已經很流行了。從戰國到漢代的文獻中,***同記載著笙和竽兩種同類樂器。《周禮·春官》中有:
笙師,……掌教歙竽、笙、塤、籥、簫、篪、篴、管。
“笙”為官名,其職務是總管教習吹竽和笙等樂器。竽和笙的區別是:笙體小、簧少;竽體大、簧多。二者早期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並以葫蘆作為***鳴體,故壹些文獻認為竽就是不同形制的笙,如《呂氏春秋·仲夏紀》高繡註:
竽,笙之大者。
春秋戰國時期,笙竽是重要的吹奏樂器。竽還壹度在宮廷、貴族或市民中廣泛地流行。
春秋時期,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壹般在重大的儀式或宴請時,都會用“笙”來助興。春秋教育家孔子,就是壹位著名的笙演奏家,可見笙在當時的重視程度。後來的戰國時期,笙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就了笙在演奏樂器中的重要地位。戰國時,齊國國君齊宣王特別喜愛聽竽的大合奏,他在宮廷裏專
門成立了300人的大樂隊,以便時常聽樂隊演奏。有個叫南郭先生的人,他本來不會吹竽,也混進了這個樂隊。演奏的時候,他學著別人的樣子雙手捧著竽,搖頭晃腦,裝著在吹奏的樣子。日子壹天天地就這樣過去,誰也沒有發現,他同樣得到齊宣王的獎賞。
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這位新國王恰好相反,他喜歡聽竽的獨奏。他把樂隊的人找來,叫他們壹個壹個地演奏。南郭先生看到這種情況,怕真相暴露,犯欺君大罪,中途就悄悄地溜走了。
成語“濫竽充數”便來自這個寓言。先秦以來,笙的形制變化很大,漢代以前的笙管多以蘆竹或紫竹制作,笙管數為12根至18根,簧片用竹制作,笙鬥用瓠制作。漢以後,簧片漸改用銅制。在東漢的古籍裏,記載笙的形制。《說文解字》中有:
笙,十三簧,象鳳之身。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記載的竽為36簧。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中出土了壹支竽,26管,並設有折疊管,用於產生低音,簧是用銅片制成的。從出土的西漢百戲陶俑和東漢石刻百戲畫像中,也可看出竽在百戲樂隊中占有重要地位。
隋唐時期竽還存在,但在九、十部樂中已不用,而笙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的清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中均被采用。唐代湧現出許多演奏笙的名家,他們的技藝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唐代不少詩人還為笙寫下了詩作。
《聽鄰家吹笙》是唐代詩人郎士元的作品。這首詩用比喻、通感和想象的手法,從聽笙寫起,極其浪漫地創造了壹個引人入勝的意境。詩道:
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墻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
詩人借笙曲傳達心曲,以心曲應和笙曲,正是這個“疑”字,將心曲與笙曲巧妙地融為壹體。在這種如幻如夢的奇境之中,讓人真切地感受到“鄰家”笙樂的明麗與歡快。
741年,詩人李白好友元丹丘應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之邀,***同訪道,自其隱居處東蒙山西入長安,途經兗州治城瑕丘,李白為他餞別,特作《鳳吹笙曲》詩,全詩***十六句,惜別之情深切動人。
仙人十五愛吹笙,學得昆丘彩鳳鳴。
始聞煉氣餐金液,復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幾千裏,鳳笙去去無窮已。
欲嘆離聲發絳唇,更嗟別調流纖指。
此時惜別詎堪聞,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卻奏仙歌響綠雲。
綠雲紫氣向函關,訪道應尋緱氏山。
莫學吹笙王子晉,壹遇浮丘斷不還。
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鬥改為木制,笙鬥周圍髹漆繪花紋,形式有19、17和13簧多種;後來又流行壹種17簧義管笙,這種笙在17簧以外另備兩支“義管”供轉調時替換用。後來19簧笙也失傳了。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鬥取代了木鬥,同時簧片也從竹制改為銅制。
我國的笙、竽在盛唐時東傳到日本,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裏,壹直保存著我國唐時制作的吳竹笙、竽各兩支,假斑竹笙、竽各壹支,皆為17管,其排列辦法均呈馬蹄形,唯彎曲的吹嘴特別長,鬥上都有油漆彩繪的人物或風景畫。古籍中所說竽為多管,而正倉院所存的唐俗樂使用的竽,則與笙同為17管。
到了宋代,竽則消聲匿跡,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無竽色。北宋景德三年,也就是1006年,宮廷樂工單仲辛又制作成19簧笙,此後19簧笙在宮廷和民間又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明、清以來,流行的笙多為17簧、14簧方笙、13簧和10簧。
我國的笙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笙最早就通過“絲綢之路”傳到波斯,1777年,法國傳教士阿米奧又將笙傳
到歐洲。
1780年,僑居俄國的丹麥管風琴制造家柯斯尼克,仿照我國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風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風琴才開始使用音色柔和悅耳的自由簧。
18世紀末,俄國科學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稱贊笙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管風琴”。以後,又促進了風琴和手風琴的發明。
由於笙流傳年代久遠,所以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式樣的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樂器制造者和音樂工作者,對笙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試制出擴音笙、加鍵笙等多種新品種,克服了音域不寬、不能轉調和快速演奏不便等缺點,給笙帶來了新的生命力。現在民間使用的笙有13簧、14簧、15簧、17簧等多種,但以14簧、17簧最為流行。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沈,音量較大。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唯壹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他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樂隊裏,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笙。
如今,改革後的笙已成為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獨奏樂器,既能演奏雄健有力的曲調,也能奏出優美抒情的旋律,代表曲有《孔雀開屏》、《鳳凰展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