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是運河文化、始祖文化、佛教文化的融集地,境內有遠古時代的蚩尤墓、皇林魯九公墓、分水龍王廟、蜀山寺等眾多的文化古跡和古建築群,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厚的文化積澱而聞名遐邇,是古代著名的交通文化重鎮。南旺鎮地處京航大運河中段,素有大運河水脊之稱,當地古代著名的農民水利專家白英,為根治運河水運在南旺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分水工程。南旺分水工程其科學價值和藝術水平均可與都江堰相媲美,明清兩代為紀念白英的豐功偉績,在南旺陸續修建了以分水龍王廟為代表的頗為壯觀的建築群,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為該建築群留詩駐詞,無數文人騷客留下墨跡。毛澤東主席在了解南旺分水工程時留下了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千古贊嘆。蚩尤墓、魯九公墓目前正在重修整建中,分水龍王廟等古建築群作為搶救性文物納入了國家十壹五建設規劃,古運河分水工程的保護、整建和開發有望列入國家南水北調工程中。
豐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南旺輝煌的現代文明,在這片熱土上,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湧現出壹大批令豪放的南旺人為之驕傲的優秀兒女,聞名全國的好軍嫂韓素雲,春蠶到死絲方盡累死講臺的好教師顧繼芹,為民致富操碎了心以身殉職的村主任劉鹹江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歷史悠久的南旺鎮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古代的蚩尤冢、周朝姬家皇林、魯九公墓、分水龍王廟等都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蚩尤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傑出的人物,是與黃帝、炎帝同時代的部落首領、民族領袖。《據汶地理誌》:其墓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城(南旺鎮),冢高五丈,秦汶之際。史料載,蚩尤城於涿鹿,宅於淮岱,遷徙往來,號令天下。《史記?二十八卷》載:“蚩尤在東平陸闞鄉齊之西境地”。東平陸,即今汶上縣;闞鄉,即今南旺鎮。蚩尤冢現存兩幢石碑,石碑高2.3米,寬1.5米,厚30厘米,屹立於蚩尤冢前,石碑的下面刻有文字“蚩尤冢,為清代所刻。“蚩尤祠”碑刻存放在縣博物館內。
蚩尤冢的發現已經引起國內外有關學者的關註。2000年5月以來,已有日本歷史學博士、韓國有關學者專家多次來蚩尤冢尋根訪祖、實地考察,現韓國有關人士已準備募捐修復蚩尤冢。 汶上南旺是運河水脊之地,古籍載:南高於沽頭(今江蘇沛縣城西)38.7米,北高於臨清30米,經常出現斷流,歷來為運河險阻之地,船只往往擱淺,影響漕運。明政權遷都北京後,政治中心北移,京師用糧增加,治理運河列入了朝廷政務。永樂九年(1411年),宋禮受命治理運河。宋禮采納汶上人白英“引汶濟運”建議,並通過水閘、水櫃配合使用來控制水流,調節漕運,比較科學地解決了運河航運史上的難題,使明清兩代航運暢通無阻。後人為紀念治河功臣,在南旺分水處建分水龍王廟,附以禹王殿、宋公祠、觀音閣等建築群體。
龍王廟古建築群座落在今汶上縣南旺鎮汶水入運河處,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群呈扁方形,占地面積561OO平方米,其中建築物占地9338平方米。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後相繼擴建,至清朝逐漸形成現規模。包括龍王大殿、戲樓、水明樓、禹王殿、宋公祠(宋禮祠)、白公祠(白英祠)、潘公祠、莫公祠、文公祠、觀音閣、關帝廟、螞蚱神廟以及和尚禪室等建築,***十余院落,每個院落都有小門相通。建築群布局協調,院落錯綜,迂回路轉,松柏參天,綠蔭蔽日,碑碣林立,廟宇巍峨,使人既感宏偉壯觀,又覺古林優雅。文化沈澱豐富,為運河文化主要集中地。
龍王大殿是建築群的主體建築,明洪武初年(1368年)敕建,天順年間重修。大殿7楹5間,2檐9脊歇山頂,飛檐挑角,彩繪鬥拱。上下檐3鬥4昂,鬥拱交錯。頂覆綠瓦脊獸,姿態驚人。4個挑角尖端上各立武士壹尊塑像,角下掛有風鈴。重梁起架,雕梁畫棟,20根大紅圓柱豎立殿內。正中神龕兩旁大紅柱上塑有青、火二龍護衛盤繞對峙。正中上懸“廣濟分流”,下掛“輸流利運”兩匾,字為鎦金,筆法嫻熟,雄渾有力。殿內塑有神像22尊,正中神龕內是龍王坐像,高約3米,像前左右有兩尊站像,壹持“印璽”,壹持“聖旨”,再前有壹木刻站像。左邊靠後墻塑有漳漕河督大王,金龍大王兩尊坐像。右邊靠後墻為宴公、蕭公兩尊坐像。殿內山墻兩側,各塑風、雷、雨、閃、雹等神站像,持有不同法器,服飾有別,神態各異。大殿正門檐下懸掛“劈流神勇”等10塊大匾。前面是20扇屏隔扇,外圍木柵護欄,門前三層青石臺階,三面大紅圍墻,非常壯觀。
龍王殿前戲樓與大門建築始為壹體。大門三間門樓是化妝室,出門便是舞臺。戲樓全為木柱紮架而起,頂覆灰瓦,亦是重梁起架,斜山挑角,角下掛有風鈴。舞臺後背和兩邊窗戶是精工巧制的木質花欞。舞臺正中上懸有“大舞成池”四字匾額,匾下方是木制月窗,呈六棱形,雕刻細微玲瓏。舞臺前場三面均有木質花欄桿。戲樓兩旁,左右有鐘、鼓樓各壹座。
禹王殿位於龍王大殿左側,建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硬山式建築,屋脊蟠龍如生,瓦為黃綠色。殿門前建有月臺,莊嚴壯觀,殿內塑有禹王像,穆如清風。今殿已殘舊。水明樓面對汶運交匯口,與禹王殿建於同時。底部為拱型大門,上部平臺木柱擎立,前後兩壁均設花欞屏門,兩山砌八棱月窗。周圍是磚砌圍墻。樓之正中上懸“水明樓”匾額。樓體結構嚴謹,造型玲瓏優雅。
宋公祠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磚瓦木石結構,有走廊。祠內有宋禮塑像,內外碑碣眾多,至今尚藏有8塊壁碑,均是明清兩代官員來此瞻仰拜謁而作文賦詩,頌揚功德者。祠兩旁建有水利家潘叔正,白英二公配享殿。白大王廟即白英祠,建於宋公祠同時,有瓦屋3間,廟內有白英泥塑像,並建有大門院墻。莫公祠建於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三間,磚瓦木石結構。
碑亭建於清乾隆年間,在水明樓下壹側,假山旁邊。亭中有乾隆皇帝六次南巡登臨拜謁龍王廟時的賦詩禦制碑。今碑已移置於縣城博物館中,碑亭已毀。
龍王廟大門為3個圓門組成,紅漆大門上釘著排列整齊的大釘。正門楣上鑲嵌著石刻“分水龍王廟”五字壁匾。靠大門墻立有兩層樓木質大牌坊,綠瓦斜山,飛檐挑角,4個大石座鑲嵌4根木柱支撐著牌坊。中間兩根突出坊頂約10米,上頂盆大錫帽,晴空映日,光芒閃爍。坊正頂懸掛“左右逢源”四字匾額。左右兩邊門上懸掛“海晏”“河清”兩塊匾額,筆法圓潤渾厚,雄健有力。
石剝岸建在龍王廟前,運河西岸,長約230米,與龍王廟建於同時。每塊石重約七、八百斤,棱角分明,從河底砌到岸上,河底有木樁。每兩塊石之間有“鐵扒口”。“鐵扒口”上鑄有“分水石剝岸”字樣。石剝岸對大門處砌有石階,3個石階兩旁雕成6個水獸,體臥面積約1平方米。身有麟,足有爪,兩耳鼓豎,兩眼突出,令人望而生畏。沿岸豎有13根石樁,供來往船只挽纜之用。 汶運交匯的南旺鎮東面,是面積近二千頃的蜀山湖,湖面蒼天闊水,物產豐富,蜀山和蜀山寺屹立在碧波蕩漾的湖中,具有神奇色彩。
傳說中蜀山為古代三大山之壹,狀如蘑菇,占地20畝,山上百花爭妍、蒼松翠柏、曲經通幽、柳底蔦轉、花間蝶飛、山水相映、千古風雅萬種情。
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燦爛文化吸引了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商賈遊人。
蜀山寺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傳說是有南方壹富家舉子進京應試,自恃才情出眾,離家前曾向同窗誇下海口,不料三榜出示,名落孫山,無顏返鄉,見蜀山清靜宜人,把所帶銀票兌出銀兩,在此建寺出家。
顏體鎦金的“蜀山寺”,匾額高懸在門樓上,面南而立,朱漆圓釘大門,虎頭門環,兩塊漢白玉門枕玲瓏剔透,雕刻精細。寺院內翠竹亭立,柳暗花明。主建築為三十殿堂“聖母殿、釋迦牟尼殿、宗魯堂”。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蜀山雖小,但由於其屹立在風光優美的蜀山湖中,又有香火盛旺的蜀山寺和名聲廣遠的蜀山會,宛如海市蜃樓,勝過世外桃源,故而久負盛名。 位於蜀山寺聖母殿前靈觀正南不遠處,是明代吏部尚書吳嶽辭官還鄉後給弟子講習、遊樂之地。樓上刻有乾隆皇帝遊“蜀山寺”時題寫的“清心鏡境”回文壁碑。吳嶽,明南旺人,嘉靖二十壹年(1542年)任南京吏部尚書。任滿後辭官返鄉。留有《望湖》詩稿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