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糖紫蘇葉飲,生姜20克,紫蘇葉10克,紅糖適量。用水煮沸,或用開水沖泡,趁熱代茶,分三次飲用。如果藥效不足,我們可以用壹次,或者在配方中加入15g大蔥。適用於外感風寒,鼻塞流涕,頭痛身痛,怕冷,無汗,發熱等。
五神湯,荊芥10g,紫蘇葉10g,茶葉6g,生姜10g,紅糖30g。將荊芥、紫蘇葉、茶葉、生姜放入大杯中備用。將紅糖放入另壹個杯子中,加入適量的水並煮沸以溶解紅糖備用。將裝滿中藥的大杯用文火煮沸,加入紅糖溶液。當與劑量壹起服用時,它適用於寒戰、身體疼痛和無汗等癥狀。
淡豆豉蔥燉豆腐,淡豆豉12g,蔥15g,豆腐4塊。首先,在豆腐中加入壹些水,稍微煮壹下。然後,加入淡豆豉和蔥,煮壹大碗湯。趁熱喝湯,吃豆腐,蓋被子躺下,出壹點汗,就可以驅寒了。適用於外感風寒咳嗽、感冒鼻塞。
姜蔥梨,雞蛋梨120g,姜15g,蔥15g,雞蛋2個。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前三味熬湯,熬制的藥汁煮沸後沖入蛋液。趁熱拿套西裝,蓋著會出汗。最適合風寒肺氣表現的感冒咳嗽。
苦參雞蛋,1雞蛋,苦參6克。將雞蛋打散攪拌均勻,將苦參加水煎煮取汁,將雞蛋用沸汁沖洗幹凈,趁熱食用。對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對輕度頭痛、發熱、咳嗽、咽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雙花飲、金銀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將金銀花和山楂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3分鐘後,將藥液倒入小盒中,再煎壹次,倒出藥液,將兩種藥液合並,加入蜂蜜,攪拌均勻。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口渴。
桑葉瘦竹飲,桑葉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葉30克。將桑葉等四味放入茶壺中,用開水浸泡10分鐘。適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目赤咽痛,舌紅苔黃。
雞蛋湯,20毫升開水,5個雞蛋。將雞蛋打入碗中,攪拌均勻,用開水沖洗幹凈,然後煮兩三次。趁熱吃,出點汗。感冒出汗用這個方子好。
白芥子蛋清糊,白芥子9克,磨成粉,與蛋清調成糊狀。將腳貼於心臟(即湧泉穴)。這個方子也是治療感冒的外用藥,是上病下取的方法。特別適合感冒高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