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醫診斷學常見脈象特征及臨床意義

中醫診斷學常見脈象特征及臨床意義

 1、浮脈

 脈象特征:輕取即得,重按反減;舉之有余,按之不足。

 臨床意義:主表證,亦主裏虛(虛陽外越)。

 2、沈脈

 脈象特征:輕取不應,重按始得;舉之不足,按之有余 。

 臨床意義:裏證,常見於下痢、浮腫、嘔吐、郁結氣滯等 。

 3、遲脈

 脈象特征:脈來遲緩,壹息不足4至(壹分鐘不滿60次) 。

 臨床意義:主寒證,亦主邪熱結聚裏實證 。

 4、數脈

 脈象特征:脈來急促,壹息5-6至 。

 臨床意義:主熱證,亦主虛證 。

 5、洪脈

 脈象特征:脈形寬大,滔滔滿指,來盛去衰 。

 臨床意義:主熱甚(氣分熱甚) 。

 6、細脈

 脈象特征:脈細如線,應指明顯,按之不絕 。

 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主濕侵。

 7、微脈

 脈象特征:極細極軟,按之欲絕,若有若無 。

 臨床意義:主氣血虛甚,陽氣衰微 。

 8、散脈

 脈象特征:浮大無根,應指散漫,按之消失 。

 臨床意義:為元氣耗散,臟腑精氣欲絕 。

 9、虛脈

 脈象特征:舉之無力,按之空豁,應指松軟,是壹切無力脈的總稱 。

 臨床意義:主虛證。

 10、實脈

 脈象特征:應指幅幅,舉按皆然,是壹切有力脈的總稱 。

 臨床意義:主實證。

 11、滑脈

 脈象特征: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

 臨床意義:主痰飲、食滯、實熱諸證 。

 12、澀脈

 脈象特征:往來艱澀,如輕刀刮竹。

 臨床意義:主傷精、血少、痰食內停,氣滯血瘀 。

 13、長脈

 脈象特征:脈體較長,超過寸關尺

 臨床意義:主陽證、實證、熱證。

 14、短脈

 脈象特征:只現於關部,它部不顯。

 臨床意義:短主氣病,有力為氣郁,無力為氣損 。

 15、弦脈

 脈象特征:端直以長,如按琴弦 。

 臨床意義:主肝膽病、諸痛癥、痰飲、瘧疾等 。

 16、芤脈

 脈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蔥管 。

 臨床意義:失血 。

 17、緊脈

 脈象特征:脈形緊急,如牽繩轉索。

 臨床意義:主寒證、痛證、宿食 。

 18、緩脈

 脈象特征:壹息四至,來去有怠 。

 臨床意義:主脾虛或濕邪困阻。

 19、革脈

 脈象特征:中空外堅,如按鼓皮 。

 臨床意義:亡血、失精、半產、漏下等。

 20、牢脈

 脈象特征:實大弦長,沈取始得,堅著不移。

 臨床意義:陰寒內盛,疝氣癥瘕 。

 21、弱脈

 脈象特征:極軟而沈細 。

 臨床意義:主陽氣虛衰或氣血俱虛。

 22、濡脈

 脈象特征:浮而細軟,如絮浮水。

 臨床意義:主諸虛,又主濕 。

 23、伏脈

 脈象特征:比沈脈更深,需重按著骨始可得,甚至伏而不現 。

 臨床意義:邪閉、厥病、痛極(伏而有力) 。

 24、動脈

 脈象特征:脈動如豆,見於關部 。

 臨床意義:多見於驚恐、疼痛之癥 。

 25、促脈

 脈象特征:數而壹止,止無定數。

 臨床意義:主陽盛熱實。

 26、結脈

 脈象特征:緩而壹止,止無定數 。

 臨床意義:主陰盛氣結 。

 27、代脈

 脈象特征:脈來壹止,止有定數,良久方來 。

 臨床意義:主臟氣衰微 。

 28、疾脈

 脈象特征:壹息七至以上。

 臨床意義:多見於陽亢無制,真陰垂絕之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