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開元鮑彤屬於哪個朝代?

開元鮑彤屬於哪個朝代?

開元鮑彤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那麽開元鮑彤屬於哪個朝代呢?來看看我的分享吧!

開元鮑彤屬於哪個朝代?

開元鮑彤是唐朝的貨幣。硬幣在唐代開始有“鮑彤”。唐初使用隋五銖,輕而易舉,混淆視聽。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頓混亂的貨幣制度,廢隋錢,模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始鑄造“開元鮑彤”,以代替社會上殘存的五銖。

原“開元鮑彤”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題字“開元鮑彤”。銘文的形制仍沿用秦的圓錢,規定每十文重壹兩,每文的重量稱為壹元,壹千文重六斤四兩。

介紹

柏桐開元鮑彤

開元鮑彤是唐代第壹種貨幣,也是發行量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因其質量合理,貨幣控制得當,工藝精湛,深受百姓喜愛。開元鮑彤已成為大五帝錢的壹部分,具有辟邪招財的功效。

此外,許多人認為開元鮑彤是年號,理由是唐玄宗李隆基有年號,這是錯誤的。開元鮑彤是壹種非年幣,鑄造於唐朝初年。這是歐陽詢親筆題寫的。歐陽詢是初唐時期的人物,而李隆基生於盛唐。他們的生活相差壹百多年。從年代上看,歐陽詢不可能記載李隆基的鑄幣。李隆基命名開元是壹個巧合。

鑄造

結構

質量方面,壹般開元鮑彤重壹元壹文,十文壹兩,六斤四兩壹文(即壹千文)。每件重兩銖四絲,相當於4克左右。然而,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元鮑彤的銅材因其盛世而增加了壹到兩成。此時開元鮑彤的質量約為4.5克至5克,所以大部分重的開元鮑彤都是在此時鑄造的。從樣式上看,初唐時開元鮑彤有光背,中唐時錢的背面開始有星星、月亮等裝飾。唐末,會昌開元加錢局所在地名。經過300多年的鑄造,版本復雜。唐朝以後仍有冶煉鑄造,但風格大多與唐朝不同。從規格上來說,開元鮑彤基本上是小扁幣,但在唐代也鑄造了少量的“開元鮑彤”折十大幣,具有紀念性質,是後人偽造的。

錢文

《舊唐書·食糧誌》記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用開元鮑彤錢。《錢》成書於開元,為所作詩書,詞莊重、優美、高大,稱其作。其字介於篆書和隸書之間,其字先上後下,再從右往左讀(即直接讀,讀作開元鮑彤)。自上而下讀(即旋讀,讀為開元寶),其意亦俗。通俗點說就是開元寶錢。”

淺析錢文的閱讀方法

據《舊唐書》記載,標準讀法是“開元鮑彤”。但我們也可以從記錄中了解到,有些人把錢文讀成了“開元寶”。從字面上講,兩種發音都有道理。但從文史角度來看,“開元鮑彤”讀音中的“開元”壹詞,最晚出現在東漢初年。東漢初年著名學者、史學家班固在文章中多次提到“開元”二字。在《李翰荀傳》中寫道:“漢興二百年,自歷始,天子降才,漢國復令。”他還在《杜東賦》中寫道:“夫男盛裝登位,尚屬首次。”兩個“開元”都是指建國和開創新時代的意思。至於“鮑彤”這個詞,它是由歐陽詢首創的,意思是“流通中的財寶”。因此,唐代的硬幣只有“鮑彤”。唐以前古籍中的“開”字,就是開、疏、引的意思。

西晉陳壽《三國誌》中有記載“元寶”二字,指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這兩者都與錢文的意義無關。所以,可以看出,讀《開元鮑彤》是有文史依據的,是很自然的。讀作“開元寶”,缺乏文史支撐,顯得突兀。此外,在精神內涵上,《開元鮑彤》更能體現唐代兼容並包、氣勢磅礴、銳意進取的精神,也符合唐代的時代背景。但是,“開元寶體現不出任何積極向上的精神。從鑄造周期來看,開元鮑彤作為非年錢,鑄造周期較長。開元鮑彤的持久神秘在於它被統治者視為吉爾吉斯貨幣。當它發音為“開元鮑彤”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理解為吉爾吉斯語是“開元”,但當它發音為“開元寶”時,卻不能體現任何吉爾吉斯語。因此,根據以上分析,《舊唐書》中的記載是正確可靠的,錢文的正確讀音是“開元鮑彤”。

木材組織

銅開元鮑彤是開元鮑彤的常見類型。由於年代久遠,出土錢幣較多,其表面大多銹蝕,磨損嚴重。初唐時外骨骼較薄,中唐以後外骨骼變寬變厚。開元鮑彤壹般內殼薄,鑄方圓形。錢文直接念出了隸書的“開元鮑彤”二字。“用”字很有特色,融合了篆書的特點。《開元鮑彤》版本眾多,可分為早、中、晚三期。開元初年,輪廓精細,人物精致。中期,錢的背面有很多星星月亮之類的裝飾。後期由於銅材冶煉不良,錢幣粗糙,以會昌開元為代表。此外,開元四字在不同時期的字體形態也有細微差別。“元”字的第二筆分左挑、右挑、雙挑,其中後兩種比較少見。

黃金和白銀

除了銅開元鮑彤,黃金和白銀開元鮑彤也在唐代鑄造。(還有龜甲、鐵、鉛等材料。)這兩種貴金屬幣只由皇室贈予,供達官貴人享用,不投入流通,所以數量極少,尤其是金開元,更為珍貴。金開元鮑彤由仿銅開元鮑彤制成,不作為流通貨幣向朝廷交錢。有壹首詩是這樣說的,“開元皇帝被人憐於掌中,在人間活了二十年。他說要在天門上設宴,壹百個仆人在樓下收錢。”可見唐開元之奢盛。1970年,Xi安何家村出土30件金開元鮑彤,為該時期唯壹發現,可見其稀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