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時光飛逝,壯誌難酬。
3.未知理想的悲哀
想念妳的朋友
5.歌頌美好的愛情
6.閨房失蹤
7.孤獨而痛苦
8.指責忘恩負義的人背離愛情
9.職業挫折
10.時間,青春轉瞬即逝的悲傷
11.安慰生活的快樂
憂國傷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與腐朽: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開千回。壹騎到煙和煙滾滾的微笑,沒有人知道,南方送來的新鮮水果荔枝。(杜牧《過華清宮》)
2.反映出離開混亂的痛苦:雖然壹個國家被分裂,但山川長存,樹木和草地的春天又回來了。傷心之態,不禁淚流滿面,鳥語驚人,離愁恨。戰爭持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十萬黃金。惆悵纏繞,撓頭思索,越撓白發,幾乎插不上壹根發簪。(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疾苦:杜甫《茅屋被秋風吹破》
4.對國家未來的擔憂:花,和我的窗戶壹樣高,傷害了壹個流浪者的心,因為我從這個高處看到,悲傷無處不在。錦江的春光蓬蓬的湧進來,山上的雲,古代的,千姿百態,變幻不定。朝廷就像北極星壹樣,最終不會改變,科爾西山不會入侵西藏。然而,在黃昏時為壹個消失已久的皇帝的悲哀感到遺憾,在日落時與傅亮交談。(杜甫《登樓》)
時光荏苒,壯誌難酬:不歸之河,千古風流人物。老基地以西,人文薈萃:周郎赤壁,三國鼎立。陡峭的巖壁,如驚雷般的海浪拍打著河岸,浪花像卷起千萬條雪。氣勢磅礴的河山氣如畫,多少豪傑豪傑壹次湧現。回想周瑜的春風時代,年輕貌美的喬剛剛嫁給他,他英氣十足。羽毛扇尼龍圍巾,有說有笑,迷失在煙霧中。故國飄零,多情應笑我,早年生活,人生如夢,壹尊明月繞長江。(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未知理想的悲哀:屈原的《涉河》、《詩經》。
想念妳的朋友:我覺得這壹類應該改成“想念妳的親人,珍惜妳的朋友”,比如王維的《在山上度假想念我的山東兄弟》,杜甫的《春天裏的李白》。
為美麗的愛情謳歌:我住在長江頭,妳住在長江尾。我天天想妳,卻見不到妳,於是喝長江水。這水什麽時候會停?這種仇恨什麽時候有過?只希望妳的心裏和我的想法壹樣,壹定不會辜負這份相互的思念。(李誌毅《蔔算子》)
閨閣小姐:很多,基本都是詩人寫的...如王昌齡的《永遠在我心裏》,李白的《林萍菩薩莫莫莫言》等等。
孤獨和苦澀:許多詩歌都表現了孤獨和苦澀。比如上壹類的閨房懷孕的,壹般都是這種感覺,不適合歸為壹類。如果真要舉個例子,我覺得老杜的《登高》應該是第壹部。“我從三千英裏外趕來。悲涼的秋天,我百年的悲哀,我獨自爬上這個高度。”我寫了孤獨和距離的感覺。七定律的工作是當之無愧的。
指責忘恩負義的人對愛情的背離(這是很多用永遠在我心裏的詩重復的):歐陽修的《庭院深深》和《詩經》。
仕途失意:連大名鼎鼎的好運王維都經歷過這種經歷,何況其他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屈原的《離騷》。
時光,青春的憂傷:李清照的“如夢,昨夜雨散”
慰藉生命的喜悅:杜甫的《《春夜喜雨》》與被皇軍收復的黃河兩岸
要欣賞好古詩詞,就要區分不同題材的詩詞,對具體詩詞做出準確的判斷。常見的詩詞如下:
1.愛情詩,是以愛情(包括悼念)為主題的詩歌,又稱“情歌”、“永遠在我心中的詩”。自《詩經》以來,愛情詩源遠流長,主要描寫男女的愛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和相思之情。比如並發戰,壹路牽牛星,無題(時間早在我遇見她之前,卻是我們分手後更久的李商隱),鵲橋仙(薄雲靈動)等等。2004年浙江卷《菩薩白》也屬此類。
2.諷刺詩,是以嘲諷或勸導的方式揭露社會的黑暗和世人的冷漠,表達人民或正直的人的心聲的詩歌。也叫“諷刺詩”,有時也叫“政治諷刺詩”。諷刺也有很長的歷史,從《詩經》到現代沒有消逝。如說、伐譚、蜂(唐·洛吟)、臨安府(南宋)等稱號。2004年春季北京高考陸桂夢的《新沙》就屬於這壹類。
3.哲理詩,是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和論述來表達或闡述某種哲理的壹種詩歌。有的點出主題,有的含而不露,令人深思。著名的如蘇軾的《題西林壁》、《秦詩》。此外,有些詩不是哲理詩,但也有充滿哲理的,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青山遮不住,畢竟向東流”等。這樣的詩不屬於哲理詩的範疇。
4.送別詩,也是最早、最常見的題材之壹,主要用來抒發離別之情,或用來勸慰,或用來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來抒發離別之悲。因為送別往往與爬山臨水聯系在壹起,所以又叫“山水送別詩”。如《送杜少甫給任叔川》(王波)、《去揚州途中別孟浩然》(李白)和《別動大》兩首。全國卷2001中的《夜雨裏送別李洲(魏·)》就屬於這類詩。
5.關於旅行的詩也叫關於旅行和旅行的詩。這類詩歌或描寫個人經歷和感受,或抒發思鄉之情,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它的內容描寫離不開山水,所以又叫“山水詩”這與純粹的山水詩略有不同,它以“記行抒情”為主。比如杜甫的《夜抒胸臆》,馬致遠的《秋思》,都只是寫在回憶裏的詩,不能算山水詩。2002年的全國卷《春夜洛杉磯聞笛》(李白)就屬於這類詩。
6.邊塞詩,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塞戰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唐代著名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李奇等。高適的《葛炎行》、的《白雪歌·送別田書記吳歸鄉》、王之渙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大堤》、範仲淹的《漁父的驕傲》(《堤下風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2004年江蘇卷《劉訴》也屬於這壹類。
7.詠史詩,以吟誦或評論歷史故事、歷史人物為題材,以抒發感情、諷刺時事為目的的。壹般都是先敘述後討論;還有壹些只敘述不討論,讓讀者自己思考。歷史題材的詩歌是早期著名的代表作,包括西晉班固的《詠史詩》和左思的《詠史詩八首》。此後,出現了更多的史詩,如張潔的《焚書坑儒》,李商隱的《賈生》,杜牧的《調江亭》,文的《精武文苑》,都是名篇。1996全國卷《詠史》(元代阿魯維散曲)也屬於此類。
8.詠物詩,即通過詠物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常用來表達壹個人的誌向,通過表達事物和象征性的比較。這類詩在先秦兩漢時期就已出現,唐以後佳作越來越多。比如王維的《相思》(當那些紅梅春來),李白的《白鷺》,杜甫的《歸雁》,陸遊的《詠梅》,於謙的《酸橙之詩》,等等,都是通過自然的事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名作。
9.詩歌。這是壹首以吟誦個人誌向,反映或諷刺社會為主題的詩。比興、象征、聯想是其主要手法。詠懷詩也出自《詩經》,是古代最重要的詩歌之壹。例如,屈原的《離騷》,佘姜,李白的《行路難》,姜,的《幽州城樓上》,陸遊的《淑芬》等都是感人至深的佳作。
10,懷舊古詩詞,這是壹種通過掛在古跡上產生聯想和想象,引發感情,抒發情懷和抱負的詩詞。古代懷鄉詩可以歸入懷鄉詩的範疇,但有其獨特的特點;懷舊詩和詠史詩略有區別。是通過沈浸在古跡中來表達自己的意誌,而詠史詩是可以不去古跡而在書房裏寫的。關於懷鄉的詩詞,如杜甫的《書香》、劉禹錫的《石頭城》、李白的《登南京到鳳凰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鄉》、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亭懷鄉》、張的《山坡羊潼關懷鄉》等。,都是古往今來有名的。1996全國卷
11.山水詩,又稱山水田園詩,以自然景物為題材,通過描寫壹山壹水壹草壹木等自然景物來抒發感情,往往用景物來抒寫感想。這種詩在古詩詞中最為常見,是高考題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壹種。比如2003年全國卷的王維《過季翔寺》、1999的杜甫《滿城歌》、1998的劉禹錫《望洞庭》、陶勇《題君山》、2003年京卷的趙桓《河上樓舊情》。
古詩分類古典詩歌樂府絕句
古詩詞分類-古典詩詞-樂府-絕句
《唐詩三百首》編者將詩歌分為古體詩、律詩、絕句三類,三類都配有樂府。古詩、律詩、絕句分別分為五言、七言。這是壹種分裂。沈德潛《唐詩別裁》的分類略有不同:他沒有把樂府獨立出來,但增加了五言律詩的範疇。宋代郭誌達編纂的杜甫詩歌,簡單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大類。從格律的角度來看,詩歌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詩詞也叫古體詩或古風;現代詩也叫現代詩。從字數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已經很少了,所以壹般的詩集只分為五言詩和七言詩。
古體和近體
古典詩歌是按照古代詩體寫的。在唐人眼裏,從《詩經》到南北朝時期的庾信,壹切都是古老的。所以所謂古體詩風,並沒有壹定的標準。但是,詩人寫的古詩詞有壹點是壹致的,那就是不被現代詩的節奏所束縛。壹種格律詩,在唐初開始形成,對字數、用韻、對仗都有嚴格的規定,就是我們所說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相對於古詩而言的。唐代及以後的詩人仍然寫古典詩歌。我們可以說。凡是不受近體格律束縛的,都是古詩。古典詩詞分為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現代詩分為絕句和律詩。
樂府詩
樂府原是漢武帝掌管官職的名稱,後成為詩體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政府收集和創作的音樂歌曲簡稱樂府。魏晉唐代以及後來的樂府詩人寫的詩,也叫樂府或樂府,雖然不過癮。比如《萊爾歌》、《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夢裏登天目山》都是樂府詩。樂府產生於漢代,最初有音樂伴奏,故稱樂府或樂府詩。這類樂府詩稱為“曲”、“詞”、“歌”、“興”。唐朝以後,文人模仿這種文體所寫的古體詩也被稱為“樂府”,但不再冠以此名。隋唐時期,隨著新音樂的逐漸形成,出現了新音樂的歌詞,稱為“詞”。詞大概起源於盛唐。在樂府衰落之後、詞出現之前的過渡時期,現代詩被采用為歌詞,配以新的音樂。例如,王維的《成衛曲》和李白的《清平調》都是現代詩的形式。
“現代風格”詩歌
現代詩分為格律詩和絕句。格律詩和絕句的區別主要在於句子的數量。有四首絕句和八首押韻詩。
格律詩* * *八句,壹兩句為首聯,三四句為駢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
絕句也叫“切句”。四行詩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對立的,但它們必須互相對立。絕句和絕句都有偶數的要求。八句以上的格律詩叫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