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2015版)包含人參、紅參、西洋參三篇。
人參
五加科人參的幹燥根。多產於東北,包括國產人參(俗稱園參)和林下自然生長的人參。加工產品通常曬幹或曬幹。性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腎經。人參功能主治:補益元氣,復脈散結,健脾補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可用於體虛乏力、四肢無力、脾虛食少、肺虛氣喘咳嗽、津液傷久咳、內熱消渴、氣血不足、久病不愈、驚悸失眠、陽痿宮寒。用量為3~9g。
西洋參
五加科西洋參的幹燥根。多為東北產的栽培品,曬幹或曬幹。味道:甜,微苦,涼。心、肺、腎經。【主治】益氣養陰,清熱生津。可用於治療氣虛陰虛、虛熱倦怠、咳嗽氣喘、痰多血多、內熱口渴、口幹咽燥。用量為3~6g。
紅參
五加科人參栽培品蒸煮後的幹燥根和根莖。性味:甘,微苦,性溫。歸脾、肺、心、腎經。【主治】補益元氣,復脈散結,益氣養血。用於身體虛弱、四肢冰涼、脈細數、氣不攝血、崩漏出血。用量:3~9g。
三者功能不同主要是因為性質和口味不同。人參微溫,紅參溫,西洋參涼。人參或紅參性溫,適用於體虛體寒、脾胃虛寒、陽虛肢冷者。西洋參性涼,適合體質虛弱、虛熱易怒、口幹口苦、陰虛多飲的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