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元璋誅殺廖永忠。
簡單來說,妳和自己在壹起的時間越短,妳就會越早被殺死。朱元璋第壹個殺了廖永忠,理由是“非法使用龍鳳”。
然而,這可能只是壹部分。廖永忠曾經“監視過我”。在韓林兒、王小明問題上,廖永忠讓朱元璋背了黑鍋。大家都認為是朱元璋指使廖永忠殺了王小明。所以,這也應該是朱元璋處死廖永忠的壹個原因。
2.胡案和藍玉案。
此後,它變得更加著名,包括胡案和海藍寶石案。以胡為例,當時的宰相胡很獨裁,很多事情都是不請示朱元璋就做的。朱元璋得知胡隱瞞不報,向占城進貢後,勃然大怒,涉案官員相互推諉,更是惹惱了朱元璋,下令徹查胡等人的罪行。
這壹事件並沒有因為胡的死而結束。此案持續了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被殺,其中包括李善長,他壹直對是否與胡有勾結有爭議。
海藍寶石盒。藍玉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風頭讓朱元璋很不高興,藍玉也確實用自己的威望做了壹些事情。朱元璋終於動了殺心,殺了藍玉,統治了三族。平時和海藍寶石交往的人也遭遇了財產的命運,前後死了多達15000人。通過這壹事件,朱元璋將將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徹底根除了將軍權對皇權的潛在威脅。
3.李善長,朝鮮公爵。
定遠人早年加入朱元璋起義軍,“當參謀,預畫,主費。”1370年,李善長被封為韓公,左丞相,列群雄之首,朱元璋在詞中把他比作蕭何。之後,李善長曾在朝鮮與劉伯溫博弈,後推舉胡為宰相。1390年,朱元璋以“明知不利,不可輕舉妄動,以疑待兩端”為由,處死了77歲的李善長及壹家70余人。
4.吉安侯魯忠衡
濠州人17歲加入朱元璋義軍。1370年,盧仲衡被封為吉安侯。他曾經因為壹些事情被降為禦前,負責抓賊,但很快又恢復了頭銜。朱元璋經常對人說:“這個(盧仲衡)讓我剛開始的時候很焦慮。”。然而,當朱元璋在1390年懲罰胡黨時,盧仲衡的家奴舉報他與唐生宗、費舉、合謀,將他處死。
5、延安侯宗
濠州人,18歲加入朱元璋起義軍。1370年,唐聖宗被封為延安侯,曾因“騎在驛站上”而被封爵,但很快又被恢復。後鎮守遼東,巡視陜西,於1390年被胡黨處死。
6、宋國公盛豐。
定遠人,初名勝國。早年,他為了自保嫁給了自己的弟弟馮,後來又加入了朱元璋。1370年,盛豐被封為宋公爵。朱元璋在誥中稱馮為“勝兄弟血”。1393年,藍玉被殺,盛豐被召回北京。兩年後(1395),盛豐被授予死刑。據文獻記載,“呼之不如飲之,酒歸而驟死。”
7.應國公傅友德。
袁是碭山人,沒有參加紅巾軍。傅友德先後在明於震和陳友諒手下工作,但默默無聞。後來加入朱元璋,受到重用。1370年,傅有德被封為潁川侯。從此大放異彩,將巴蜀、攻克西塞、切割雲南,等同於第壹功勛。1384年,晉封應國公。1394年傅友德被授死罪,據說是在朱元璋面前當眾自殺的。
之後還有很多記錄很少列出來。
朱元璋是壹個怎樣的人?
看完以上,妳覺得朱元璋真的很無情嗎?在明初震驚歷史的四大案件中,胡藍玉案是朱元璋殺害開國功臣的政治案件。“空印案”應該是壹個整頓吏治的案件,而“郭桓案”卻偏向於經濟案件。當時,超過15萬人因為這些病例而死亡。如果只看這些數據,似乎朱元璋真的是壹個惡魔般的皇帝。
我們可以想到秦始皇。他在歷史上的很多“罪行”都被後人添油加醋,比如“焚書坑儒”。有焚書,但先秦時期不是還有很多古籍留存嗎?至於騙儒,那就太誇張了。只殺了壹些嚼舌根的方士,卻叫坑儒。
朱元璋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妳可以把給他的畫像看清楚,可以盡量醜化,讓後人真的以為他有壹張鞋拔子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