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婚鹿仙女
鹿仙女是個肌白貌美而心地善良的仙女,曾為百姓的安全和鹿群的生存而制服了潛伏在其仙洞溝附近的黑龍潭中的黑龍,並將它變為自己駕乘的坐騎。
壹天,帝堯偶遇被稱姑射神女的鹿仙女,並被鹿仙女擊退由黑虎仙幻化而成的巨蟒而救下,之後兩人互相傾訴衷情,擇期成婚。新婚夜,雙方喜結連理於仙洞之中,以洞為新房,對面的蠟燭山上光華將南仙洞照得如同白晝壹般,於是新婚夜也被稱為“洞房花燭夜”。
兩人婚後第二年,鹿仙女生下兒子“朱”。天帝派天兵天將捉拿黑虎仙,並將其壓在乎陽東南的山丘之下,是為臥虎山。同時,天帝罰鹿仙女與帝堯斬斷塵緣,鹿仙女只能將幼年的朱兒送還帝堯,從此隱居深山。
帝堯派人四處查找鹿仙女無果後親上姑射山去找,苦苦尋找而不得,只能另娶散宜氏女為妻。朱兒後被封於丹地,故稱丹朱邑。後來人們感念鹿仙女功德,在南仙洞黑龍洞左旁的壹個小洞窟中為鹿仙女塑像紀念,千百年來香火不絕。
2、堯王牧馬坡
傳說上古姑射山北仙洞壹帶有堯王牧馬坡。山頭綠草如茵,山坡灌木叢生,溝下壹片林海。春天草木萌發,生機勃勃,夏天樹木茂盛,山花爛漫,秋天楓葉紅似火,冬天松柏傲霜雪。
這裏“樹為堯王栽”,是堯王的放馬山,那裏北有生馬莊,南有牧馬灘,生馬、二駒的村名都是堯王時留傳下來的名稱。《臨汾縣誌》中以此地為臨汾八景之壹。山下汾水西邊的東馬柵、西馬柵傳為堯王的牧馬場,鹿仙女與堯王婚後,還在這壹帶管理過馬場哩。
3、三過家門而不入
傳說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但壹想到開山導流刻不容緩,便顧不上回家,又走上了治水壹線。
第三次經過家鄉的時候,其子啟正被母親抱在懷裏,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
4、大禹斬龍
相傳舜帝死後,他的兩個妃子千裏尋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帝墓前。舜帝墓後有個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樣。二妃死後。禹王打開石匣,拿出裏面的遺書,上寫著,三十年前,禹鑿龍門之時,有壹條蛟龍東逃,這條龍角尖直立,角上長有綠毛。舜曾等了三年沒見它。這龍故而中毒死去。
激戰過後,伯益想收回他的天羅地網,誰知繩子解不開了,那天河、北鬥、遊龍、獅子、麒麟等都留在了洞壁上。所以,紫霞巖的石壁上,有金龍戲水、玉鳳朝陽、七星布鬥、紫微排罡、犀牛望月、麒麟呈祥等奇觀,巖洞口的石壁上有條綠角龍頭,龍口裏傾瀉出天河泉水。
據說,這就是跑到洞口被燒死的老蛟龍。那蛟龍死後,皮肉化成了肥土,腸子掉到紫霞洞底,彎彎曲曲,盤旋九轉,變成了壹條陰河,河水嘩嘩奔流,清而不濁,這是因為龍喝的是天湖池裏的天河水,人稱為“九曲黃河”。
那龍骨,碎成顆顆骨珠,被山風吹進洞底,滾進九曲黃河之中,被河水浸蝕打磨,變成了潔白晶瑩、五棱六角的小石子,黑暗中,拿燈籠壹照,像顆顆紅透了的楊梅,故謂之為楊梅石。
5、鑄造九鼎
塗山大會之後,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後九鼎鑄成,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
九鼎象征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借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壹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壹昌盛的象征。
百度百科——堯
百度百科——舜
百度百科——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