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é gēn
2 《*辭典》:茄根 2.1 出處《開寶本草》
2.2 拼音名Qié Gēn
2.3 茄根的別名茄母(《摘元方》)。
2.4 來源
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莖。9~10月間,全植物枯萎時連根拔起,除去幹葉,洗凈泥土,曬幹。
2.5 生境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2.6 性狀幹燥的莖多已切成小段,根為須狀,通常彎曲錯綜,主根不明顯,質堅實,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心為木質部。莖圓柱形或扁壓狀圓柱形,有分枝,切斷的枝條長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細密的細縱皺紋外,並散布黃白色的點狀皮孔,葉痕半月形,微隆起,每個葉痕上有殘存的枝條或枝痕。質輕而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不平坦,纖維性,中央有空穴,氣微弱。以幹燥、無葉者為佳。
2.7 藥理作用根的提取物有某些抗菌作用。
2.8 性味甘辛,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②《醫林纂要》:"辛鹹,寒。"
③《陸川本草》:"性寒,味甘,有小毒。"
2.9 功能主治治久痢便血,腳氣,齒痛,凍瘡。
①《開寶本草》:"主凍瘡,可煮作湯漬之良。"
②《日用本草》:"燒灰敷凍瘡穿爛處。"
③《滇南本草》:"行肝氣,洗皮膚瘙癢之風、遊走引風,祛婦人下陰濕癢,陰濁瘡。""根、葉,蒸熱治癱瘓。"
④《綱目》:"散血消腫,治血淋,下血,血痢,陰挺,齒匿,口蕈。"
⑤《醫林纂要》:"散熱消腫,治風痹。"
⑥《分類草藥性》:"治風濕筋骨癱瘓,洗痔瘡。"
⑦《天寶本草》:"去下焦濕熱,痰火,腳氣。"
⑧《嶺南采藥錄》:"有收斂性。治赤白下痢。"
2.10 茄根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錢;或入散劑。外用:煎水洗、搗汁塗或燒存性研末調敷。
2.11 附方①治久痢不止:茄根(燒灰)、石榴皮等分。為末。以沙糖水服之。(《簡便單方》)
②治牙齒齲痛:壹茄根搗汁,頻塗之。二陳茄根燒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湯漱過。(《海上名方》)
③治牙痛:茄科以馬尿浸三日,曬炒為末,每用點牙即落。(《鮑氏小兒方》)
④治女陰挺出:茄根燒存性,為末,油調在紙上,卷筒安入內,壹日壹上。(《乾坤生意》)
⑤治夏月趾腫,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懸檐下,逐日煎湯洗之。(《簡便單方》)
⑥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燒灰,飛鹽等分,米醋調稀,時時擦之。(《摘元方》)
2.12 茄根的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將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藥2克之糖漿,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為壹療程,連服三療程。試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顯效21例,好轉19例,無效6例。本藥的祛痰作用較好,平喘作用較差,對肺部羅音消失不夠滿意。服藥後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對肝、腎功能未發現明顯的影響。
2.13 摘錄《*辭典》
用到中藥茄根的方劑 茄根散音:qiégēnsǎn《普濟方》卷壹壹二:方名:茄根散組成:茄根、雄黃。主治:赤白癜風。用法用量:和...
文蛤膏瘡。用法用量:填入裂縫內。凍耳,姜汁煎塗;凍腳,茄根煎洗;凍拆,油胭脂烘熱敷之。制備方法:五倍子為末...
通絡利濕湯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幹地龍、歸須、黃柏、白茄根、桑枝。功效:通絡利濕。主治:肝腎陰虧,陽明濕熱...
洗痔神方:曲曲菜、小蟲臥單、馬齒菜、豬牙草、花椒、槐條、茄根。主治:痔漏。用法用量:煎水,先熏後洗,後用珍珠...
生虎骨丸毛狗脊8兩,五加皮2兩,仙靈脾2兩,牛膝2兩,白茄根2兩,油松節2兩,獨活1兩。主治:由於勞力傷損,...
更多用到中藥茄根的方劑用到中藥茄根的中成藥 藏茄流浸膏
ao標準編號:WS3-B-3731-98本品為藏茄根經加工制成的流浸膏。制法:取藏茄根1000g粉碎...
中華跌打酒過江龍毛老虎穿破石兩面針雞血藤丟了棒崗梅木鱉子丁茄根半邊蓮獨活蒼術急性子梔子制川烏丁香香附鉆朗風桂枝...
強身壯骨酒釉500g防風100g桑枝625g黨參625g白茄根306.2g黃芪250g甘松87.58紅花100...
豹骨酒0g續斷30g何首烏30g桂枝20g陳皮30g白茄根30g麻黃10g川牛膝30g制法:以上二十八味,...
豹骨木瓜酒艽15g天麻30g當歸30g紅花30g川芎30g茄根30g續斷30g玉竹60g五加皮30g木瓜90g...
更多用到中藥茄根的中成藥古籍中的茄根 《本草綱目》:[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茄
屬土,故甘而喜降,大腸易動者忌之。老實治 *** 裂,茄根煮湯漬凍瘡,折蒂燒灰治口瘡,俱獲奇效,皆甘以緩火...
《馬培之醫案》:[鶴膝風]附論痛。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幹地龍歸須黃柏白茄根桑枝二方養陰清絡飲治鶴膝腫熱日久,夜分痛甚者。炙...
《證治準繩·瘍醫》:[卷之五]流註地馬梢根白馬骨鐵馬鞭頭形花根雞屎子詐死子馬蹄金山茄根狗骨根對節金驚根上水煎,入酒和服。釣鉤藤散治馬腫...
《本草易讀》:[本草易讀卷壹]唇牙部六十二)風牙腫痛(馬莧二百三十二,驗方九。)蟲牙疼痛(茄根二百三十六,驗方五。)蟲牙疼痛(韭子二百二十,驗...
《普濟方》:[卷壹百十二諸風門]紫白癜風(附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