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朝記錄文字的工具很多,除了用竹簡還用什麽寫字?

唐朝記錄文字的工具很多,除了用竹簡還用什麽寫字?

唐朝用紙有:硬黃紙、硬白紙、粉蠟紙、金銀花紙(金花紙、銀花紙、又稱冷金紙或灑金銀紙)、砑花紙(又稱花簾紙或紋紙)、黃白麻紙、藤紙、大模紙、薄白紙、宣紙、硬黃紙、竹箋、滑薄紙等。

另外,還出現了經過簡單再加工的紙,著名的有:砑花水紋紙魚子箋、薛濤箋、謝公十色箋等染色紙,金粟山經紙,以及各種各樣的印花紙,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等。

1、硬黃紙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艷美的優點。

2、硬白紙

把蠟塗在原紙的正反兩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摩擦,使紙光亮,潤滑,密實,纖維均勻細致,比硬黃紙稍厚。

3、金銀花紙

政治家填加礦物質粉和加蠟而成的粉蠟紙;在粉蠟紙和色紙基礎上經加工出現金,銀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紙品,稱做金花紙,銀花紙,又稱冷金紙或灑金銀紙。

4、砑花紙

色和花紋極為考究,它是將紙逐幅在刻有字畫的紋版上進行磨壓,使紙面上隱起各種花紋,又稱花簾紙或紋紙,當時四川產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備受文人雅士的歡迎。

5、經過簡單再加工的紙

著名的有薛濤箋,謝公十色箋等染色紙,金粟山經紙,以及各種各樣的印花紙,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等。

6、由於發明了雕版刷術,大大刺激了造紙業的發展,造紙區域進壹步擴大,名紙叠出。

如益州的黃白麻紙,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紙,均州的大模紙,蒲州的薄白紙,宣州的宣紙,硬黃紙,韶州的竹箋,臨川的滑薄紙。

擴展資料: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麽壹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壹直想制造壹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父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

壹次,他在山裏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制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

公元8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沖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

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裏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

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1000多年,歐洲才建立第壹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百度百科——紙 (非編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