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原地區怎樣區分

中原地區怎樣區分

從歷史和古籍上來看,廣義的中原地區專指黃河中、下遊地區。

當代中原的含義較之古代有所縮小,特指河南大部及毗鄰地區。

黃河中遊地區:山西大部、陜西中北部、河南中西部

黃河下遊地區:河南東部、河北中南部、山東西部

歷史上的中原地區界限範圍:

北界晉北、陜北、冀北壹帶,

南至秦嶺-伏牛山、皖北、蘇北壹帶,

東到魯西,

西至隴東,天水壹帶

其核心是以晉、陜、豫三省為中心的,這壹被考古和歷史文獻所證明。

中原地區古都薈萃,尤以長安、洛陽、開封為盛,明繆希雍《葬經翼》曾提到:關中長安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首也。河南洛陽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

歷史古籍上對於中原的界定範圍:

北界————————太原(中原北門)、張家口野狐嶺、北京以南的河北地區

金《過晉陽故城書事》:“中原北門形勢雄,想見城闕雲煙中。”(晉陽即今太原)

《明實錄·永樂十四年》:“伏維北京,南俯中原。”

元《嶺北行》:“中原南北限西嶺,野狐高出大庚頂”(西嶺指大馬群山,野狐即張北境內野狐嶺)。

南界————————秦嶺-伏牛山

《出師表》:“北定中原,還於舊都。”(蜀國位於秦嶺之南)

東界————————淮安

《登楚州城》:”此去中原三裏許,壹條玉帶界天橫。“(楚州,今江蘇淮安)

西界————————甘肅隴南、天水,寧夏固原、陜西榆林

《三國演義》:“蜀兵已到祁山,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視乎?“(祁山位於隴南、天水壹帶,兵臨祁山即意味著入寇中原)

明《名山藏》:“陜西三鎭,中原門戶也。”(明三鎮為今陜西榆林、寧夏固原等三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