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離字行書怎麽寫好看

離字行書怎麽寫好看

離得行書寫法如下:

離(拼音:lí)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是鳥,下部像長柄的捕獵工具,本義疑即捕獲,在古籍中多用作鳥名,即黃鸝。又音近通“罹”“蘺”“麗”“摛”等字。又表示分開,引申為逃脫避開等。?

簡體離始見於戰國文字,《說文解字》解釋為傳說中的山林精怪,這個意思後來寫作“魑”,讀作chī。後用作繁體“離”的簡化字。

古籍釋義:

離黃,各本無離,淺人誤刪,如巂周刪巂之比。依《爾雅音義》《廣韻》補。

倉庚也。《豳風》、《毛傳》曰:“倉庚,離黃也”,《月令》註雲:“倉庚,驪黃也”,《釋鳥》曰:“倉庚,鵹黃也”,又曰:“鵹黃,楚雀”,又曰:“倉庚,商庚”,然則離黃壹物四名。

按,《說文》離、?不類廁,則不謂壹物。又按,《毛傳》“黃鳥,搏黍也”,不雲即倉庚,倉庚下亦不雲即黃鳥,然則黃鳥非倉庚。

焦氏循雲:“鄭箋稱黃鳥宜食粟,又雲緜蠻,小鳥皃,顯非倉庚。”玉裁謂,蓋今之黃雀也。《方言》雲鸝黃或謂之黃鳥,此方俗語言之偶同耳。陸機乃誤以倉庚釋黃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