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壹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註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壹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範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壹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壹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註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準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三、註意事項
由於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於“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於壹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註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壹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註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註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壹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準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綜述也是科學研究
綜述是作者在博覽群書的基礎上, 綜合地介紹和評述某學科領域國內外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並表明作者自己的觀點, 對今後的發展進行預測, 對有關問題提出中肯意見或建議的論文。壹篇好的綜述, 對於該領域的學術研究和探討, 對於有關技術的建立和改進, 對於相關產品的設計和制造, 對於青年科技人員和學生學術水平的提高等, 都能發揮很好的指導作用。在國內外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 以各種載體形式出現的科技信息極其紛繁。作者能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 見地獨特地寫出壹篇能啟迪他人的綜合性論述, 雖然算不上“原創性”論文, 卻也屬於“組合式”成果。這種“組合式”成果, 在人類科技發展中是必不可少的。馬克思的《資本論》就是“組合式”成果的壹個突出例子。美國航天局壹位負責人曾經說:“阿波羅”航天飛機的技術實際上沒有壹項是新的突破, 相反, 全部都是已經發明的現有技術; 關鍵是我們能夠恰如其分地將其有機地組合, 並實行系統管理。綜述是對已有的文獻和成果進行組合, 因此, 它也是科學研究, 而且是重要的研究形式之壹。
由博返約執簡馭繁
許多科學領域, 歷史悠久, 文獻量大, 精粗混雜, 真偽***存。因此, 綜述不應只是文獻的簡單拼湊, 而要在全面查閱和檢索的基礎上, 選擇其中的優秀成果、重點著作、精辟論述和最新進展, 加以歸納和提煉。綜述, 是對文獻的濃縮和萃取, 是對知識的精煉和升華。
發表綜述性論文的主要目的, 是為了使讀者對某壹學科領域的問題有壹個較全面的了解。因此, 文獻資料的查閱必須全面, 這是撰寫綜述的基礎。如果不全面系統地查閱文獻, 而是盲人摸象, 只根據部分資料以偏概全, 這樣的綜述, 對不了解此領域的讀者會產生誤導。同時, 綜述的內容應該以原始文獻為準。因為, 由於壹些著者、譯者或審校者的疏忽, 有些文獻在轉引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差錯。在撰寫綜述時, 如果圖方便, 只引用間接文獻而不去查閱原文, 則可能以訛傳訛。
當然, 撰寫綜述, 既要“求全”, 更要“求精”、“求新”。由博返約, 執簡馭繁, 是撰寫綜述性論文的壹項基本技能。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文以辨潔為能, 不以繁縟為巧”。“求精”是指在主要成果和精辟觀點不遺漏的前提下, 用簡練的文字對眾多文獻加以概括。但有些綜述作者卻是有文必錄, 不篩選, 不升華, 泛泛羅列, 篇幅冗長。這樣的綜述, 往往使讀者不得要領, 也會令編輯出版者在決定取舍時感到為難。“求新”是指有價值的最新文獻必需介紹; 新, 是綜述性論文的生命力之所在。當然, 最初的發現與發明、經典的理論或例證, 有時也需要在綜述中體現。求全, 不可能包羅萬象; 求精, 不同於以偏概全; 求新, 不排斥引經據典。要使求全、求精、求新有機地結合起來。
善於抒發己見
有的作者撰寫綜述, 將別人的成果或文字結論原封照搬, 人雲亦雲; 既不進行分析比較, 更沒有自己的觀點。這不能算是綜述, 只能算是文摘。綜述性論文除了介紹別人的成果和論述之外, 還要善於發表自己的觀點。依筆者淺見, 綜述作者自己的觀點包括以下幾方面: (1) 選題獨辟蹊徑。在撰寫綜述之前, 要查壹下別人是否已發表過類似綜述。綜述的選題不但不能重復, 還要獨具特色。例如: 介紹鮮為人知的重要信息, 展示獨樹壹幟的看問題角度, 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等等, 這樣才能吸引讀者, 也有利於學術爭鳴。(2) 對他人的成果或論述進行分析, 對不同的數據或觀點進行比較, 盡量給予客觀的評價, 這樣才能對讀者起到應有的解惑作用。(3) 展望未來, 對前景和趨勢, 做出符合該學科發展規律的預測, 使讀者得到啟迪。(4) 對該學科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以及如何解決, 提出中肯的意見、建議或思路, 以引導讀者。當然, 發表己見時要有理有據, 合乎邏輯; 不能憑空議論, 牽強附會。
總之, 不要把綜述性論文寫成文獻的簡單拼揍, 而要全面查閱, 周密構思, 精心提煉, 合理引伸; 還要善於抒發己見, 立異標新; 要如同做科學實驗壹樣, 以嚴謹求實、勇於創新的精神命筆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