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杜甫,李賀的簡介

杜甫,李賀的簡介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陽人,曾祖依藝為鞏令,因居鞏。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後獻《三大禮賦》,明皇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安祿山陷京師,肅宗即位靈武,甫自賊中遁赴行在,拜左拾遺。以論救房琯,出為華州司功參軍。關輔饑亂,寓居同州同谷縣,身自負薪采梠,哺糒不給。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嚴武鎮成都,奏為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賜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厚。乃於成都浣花裏種竹植樹,枕江結廬,縱酒嘯歌其中。武卒,甫無所依,乃之東蜀就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蜀帥相攻殺,蜀大擾。甫攜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亦亂。乃溯沿湘流,遊衡山,寓居耒陽。卒年五十九。元和中,歸葬偃師首陽山,元稹誌其墓。天寶間,甫與李白齊名,時稱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壯浪縱恣,擺去拘束,誠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白居易亦雲:“杜詩貫穿古今,盡工盡善,殆過於李。”元、白之論如此。蓋其出處勞佚,喜樂悲憤,好賢惡惡,壹見之於詩。而又以忠君憂國、傷時念亂為本旨。讀其詩可以知其世,故當時謂之“詩史”。舊集詩文***六十卷,今編詩十九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由盛唐到中唐大詩人,號稱“詩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壹生寫詩壹千四百多首。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

壹,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壹時期曾先後遊歷吳、越(今江浙壹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遊梁、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壹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誌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壹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饑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壹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返成都。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壹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綜觀杜甫壹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壹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壹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沈郁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死後受到樊晃、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是在宋以後。王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遊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的精神力量。杜詩的影響,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範圍。生平詳見《舊唐書》卷壹九○。有《杜工部集》。

李賀(790~816),字長吉,生於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他自稱"隴西長吉""成紀人"。兩《唐書》說他是"宗室鄭王之後"。唐代有兩個鄭王,近人考定,他的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大鄭王李亮,而不是李淵第十子小鄭王李元懿。李賀上距李亮幾近二百年,同皇族的關系已極為疏遠。父李晉肅官職亦不高。李賀就出生於這樣壹個旁支遠裔、家境破落的宗室之家。

李賀少年時作詩便嶄露頭角,十五歲左右樂府詩就寫得很出名了。人們把他同老壹輩著名詩人李益並稱為"二李"。他寫詩有自己怪僻的習慣,不願閉門命題作詩,而喜歡到家門以外較廣闊的生活天地中去尋求詩的靈感。李商隱作《李長吉小傳》雲?quot;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壹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

十八歲時,李賀從昌谷來到東都洛陽。這時韓愈任國子博士,分司東都。李賀攜《雁門太守行》詩拜謁他,得到賞識。兩年後,韓愈改任都官員外郎,皇甫湜任監察禦史,到東都巡視,兩人曾同訪李賀。

元和五年(810),二十壹歲的李賀參加了河南府試,成績優異,被薦應進士舉。他於當年冬赴長安,準備參加次年二月的考試。這時他遭到了"爭名者"的攻擊。他們說進士的"進"字與賀父李晉肅的"晉"字同音,根據當時的避諱法,李賀不應參加禮部考試。韓愈為此專門寫了《諱辯》壹文,駁斥說,"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能為人乎!"然而李賀終未能參加考試。他陷於極度抑郁憤懣之中。

元和六年(811)春,李賀重返長安,就任太常寺奉禮郎。這是壹個具體執行宗廟祭祀禮儀的卑微小官(從九品上)。傲岸自尊的李賀將它視為奉箕帚的臣妾,感到屈辱,不到三年就告病辭官,再次離開了長安。在京期間,李賀寫了《李憑箜篌引》、《聽穎師彈琴》和《贈陳商》、《送沈亞之歌》等不少詩篇。《金銅仙人辭漢歌》也很可能是他告別長安之作。

李賀未成年而喪父,家境窮困。由於衣食所迫,他的弟弟不得不遠出謀生。他也在回鄉的第二年(814)秋,前往潞州(今山西長治縣),投奔友人張徹。張徹是韓愈的侄婿,那時剛剛就職於昭義節度使幕府。李賀沿途寫了《長平箭頭歌》等作品。他在潞州,寄食三年,無所獲而歸。不久,死於家中,卒年二十七歲。

李賀生前曾將自己的詩二百二十三首,編為四編,托付友人沈子明,後杜牧為之撰序。北宋時流傳的李賀集分四卷本和五卷本兩種,後者多外集壹卷,但均非唐本舊貌。北宋五卷本題為《李賀歌詩編》。南宋本題為《李長吉文集》。《四部叢刊》影印蒙古時期刊本題《李賀歌詩編》。明清又有稱《昌谷集》的。李賀集南宋時已有註本。清代王琦選輯歷代評、註,編撰《李長吉歌詩匯解》。李賀詩今存241首。1958年,中華書局出版《三家評註李長吉歌詩》,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出版《李賀詩歌集註》匯編本,均包括王琦本、姚文燮註和方世舉批註三種。

李賀是浪漫主義詩人,是從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代表詩人。他生當韓、柳、元、白等大詩人競相輝煌的時代,然而後起的李賀卻能別開生面,自成壹家。他詩歌的中心內容是訴說懷才不遇的悲憤,詩中有壹股抑塞磊落之氣。他以自己獨特的經歷和感受為詩歌塗上了壹層幽婉冷艷淒戾的色彩。王思任《昌谷詩解序》雲?quot;以其哀激之思,變為晦澀之調,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他繼承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和藝術手法,又對漢魏六朝樂府、蕭梁艷體詩、鮑照、李白詩多所汲取,搜奇獵艷,慘淡經營,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新穎詭異的語言,創造出神秘幽奇、色彩繽紛的藝術境界。清人王琦就認為李賀詩"其源實出自楚騷,步趨於漢魏古樂府。"可惜的是,他不幸而短命,因而他留下的詩數量有限,內容自然也就顯得單薄壹些。而且他刻意標新立異,因而在創造了許多奇意警句的同時,也不免有晦澀和過於雕琢塗飾。

對李賀詩,歷來評價不壹。有人將其比美於杜甫,譽為"唐《春秋》"。有人認為其"思想核心"是"功名利祿"、"富貴享樂"。有人斥之為"鬼魅世界"。有人說其詩"除了描寫肉欲與色情以外,內容是什麽也沒有的。"

李賀(790-816)作品列表

李憑箜篌引 詠懷二首 雁門太守行

蘇小小墓 夢天 浩歌

秋來 秦王飲酒 南園十三首

(其壹、五、六、八)

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 馬詩(其四、五) 老夫采玉歌

致酒行 昌谷北園新筍四首

(其壹、四) 贈陳商

苦晝短 江南弄 神弦曲

將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