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南宋四大詩人的尤袤

南宋四大詩人的尤袤

尤袤於紹興十八年(1148)舉進士,任泰興縣令。當時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泰興處於南宋邊區,金兵時常入侵,“縣舊有外城,屢殘於寇”。尤袤上任後,壹面為民請命革除苛捐弊政;壹面率領軍民整修城廓。宋紹興三十壹年(1161)十月,金兵大舉南侵,揚州、真州(今儀征)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興以有城得全”。金兵蹂躪兩淮地區後,淮南人民死傷枕籍,流離失所。尤袤在詩作《淮民謠》中,描述了當時淮南人民的悲慘處境:“流離復流離,忍凍復忍饑;誰謂天地寬,壹身無所依。淮南喪亂後,安巢亦未久,死者積如麻,生者能幾口?荒樹日西斜,撫摩力不給,將奈此憂何?” 全詩長達60句,通過壹個流離失所的淮民的口氣,如泣如訴地將淮南人民在水深火熱中的悲慘情景,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宇字句句震撼著人們的心靈。全詩未作雕飾, 語言樸實無華,用白描的手法將詩人的激情表達出來,十分感人。

尤袤在泰興有政績,後奉調入京,任秘書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和實錄院檢討官,質又升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讀。

乾道八年(l172)二月,尤袤因參與壹些大臣反對孝宗任用安慶軍節度使張說執政,於次年冬被趕出京城,任臺州(今浙江臨海)知州。尤袤在臺州期間,曾減免了壹萬多戶無地貧民的稅收,繼續加厚和加高了前任知州修築的城墻。後來,臺州發生洪水時,城區由於城墻高、厚而未受淹。

當尤袤在臺州作出政績時,壹些奸詐之輩就散布流言蜚語對他進行中傷,引起了孝宗的懷疑,特派人對尤袤進行秘密調查,使者在臺州聽到的是民眾對尤袤的壹片贊譽聲,回京如實作了回報,並抄錄了尤袤在臺州所作的《東湖》詩四首呈送孝宗。其中二首:

三日瑤霖己渺漫,未晴三日又言幹。

從來說道天難做,天到臺州分外難。

百病瘡痍費撫摩,官供仍傀拙催科。

自憐鞅掌成何事,贏得霜毛壹倍多。

孝宗對尤袤勤奮政事和憂國憂民的品德十分嘆賞。不久就提升尤袤為淮東(今淮揚壹帶)提舉常平,後又調任江東(今南京、廣德壹帶)提舉常平。尤袤在江東任內,適逢大旱,他率領人民抗災,並設法賑濟災民。後被題升為江西轉運使兼隆興(今江西南昌)知府。淳熙九年(l182),尤袤被召入朝,授吏部郎官、 太子侍講,後又提升為樞密檢正兼左諭德。在朝時,他直言敢諫。淳熙十年(1183)夏大旱,尤袤便上書皇上, 對當時政治上的黑暗作了無情的揭露,書中說:“催科峻急而農民怨;關征苛察而商旅怨;差註留滯,士大夫有失職之怨;給浚削,而士卒又有不足之怨;奉讞不時報,而久系囚者怨;幽枉不獲伸,而負累者怨;強暴殺人,多特貸命,使已死者怨;有司買納,不即酬價,負販者怨。”他要求孝宗革除弊政,以弭民怨。

宋淳熙十四年(l187)十月,尤袤被任用為太常少卿,他對朝廷禮制和人才使用提出了很多正確的意見,深受孝宗的贊許,進官權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吏侍講,後又被任命兼權中書舍人和直學士院之職,尤袤力辭並推薦陸遊替代,但孝宗不同意。

宋光宗於淳熙十六年(l189)二月即位,即位後,尤袤再三諫勸,要他“謹初戒始,孜孜興念” , 告誡他 “天下萬事失之於初,則後不可救”。並對光宗即位後即任用親信和濫施爵賞的做法十分憂慮。他引用唐太宗登基後不私秦王府舊人的故事,想引起光宗的重視,但尤袤的這番忠言不僅沒有打動光宗,反而被壹些奸臣從旁誹謗, 說他是已經下野的周必大的黨羽。紹熙元年(l19Q)尤袤再次被逐出京城,出任婺州(今浙江金華)、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的知府。後又被召入朝任繪事中兼待講。此時他又要求光宗“澄神寡欲”、 “虛己任賢”。並對光宗帝繼續濫施爵賞的做法壹再進行勸阻。光宗有時也能采納尤袤的意見,如撤銷了壹些升遷近臣的決定等等。但有時仍固執己見, 甚至對尤袤的上諫大發脾氣。有次光宗帝又對不應提升的官員委以重任。尤袤上奏諫阻,光宗大怒,當即把尤袤的奏章撕得粉碎。

尤袤對於光宗朝令夕改、反覆無常的做法非常不滿,曾數次要求致仕歸田,並以不願為官、隱居山林的晉代名士孫綽撰寫的《遂初賦》的“遂初”二宇以自號,光宗帝壹面書寫“遂初”二字賜給尤袤;壹面又不同意他致仕,還遷升尤袤為禮部尚書。尤袤年七十,方致仕歸家。在無錫束帶河旁的梁溪河畔造了園圃,題名樂溪。園內有萬卷樓、暢閣、來朱亭、二友齋等。嘉泰二中(1202),尤袤病逝, 終年76歲。

尤袤壹生的主要成就在於他的詩歌創作和收藏了大量圖書,並編寫了中國最早的壹部版本目錄。

元代的方回曾談到,南宋“中興以來,言詩者必曰尤、楊、範、陸。”尤袤、楊萬裏、範成大、陸遊並稱為南宋四大詩人。可惜,尤袤的大量詩稿和其他著作以及3萬多卷藏書,在壹次火災中全被焚毀。我們現在見到的他的59首詩是由他的清代後裔尤侗從壹些方誌、類書中搜集到的。從這些殘留詩篇的思想內容上看,尤袤與陸、楊、範三位詩人壹樣,都對當時南宋小朝廷壹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對山河破碎、人民遭受異族壓迫是十分憂憤的。如從《落梅》壹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詩人對國事的憂慮,對南宋朝廷不思恢復、陶醉於歌舞升平之中的憤懣:

梁溪西畔小橋東,

落葉紛紛水映紅。

五夜客愁花片裏,

壹年春事角聲中。

歌殘《玉樹》人何在?

舞破《山香》曲未終。

卻憶孤山醉歸路,

馬蹄香雪襯東風。

從尤袤的殘篇中,我們還可以看出詩人關心人民疾苦,不滿苛征暴斂的情感。

尤袤的詩歌寫得平易自然,曉暢清新,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生辭的典故之旬。《青山寺》可稱為他現存詩歌中的代表作:

崢嶸樓閣扡天開,

門外湖山翠作堆,

蕩漾煙波迷澤國,

空蒙雲氣認蓬萊。

香銷龍象輝金碧,

雨過麒麟駁翠苔。

二十九年三到此,

壹生知有幾回來。

尤袤壹生嗜書,早有尤書櫥之稱。他對於圖書“嗜好既篤,網羅斯備。”凡是他沒有讀過的書,只要他得知書名,就要想盡辦法找來閱讀,讀後不僅要做筆記,借來的還要抄錄收藏。

由於尤袤酷好收集、珍藏書籍,加上他曾擔任過國史館編修、侍讀等公職,有機會借閱朝廷三館秘閣書籍,能夠更多地抄錄到壹些壹般人所難以見到的書。因此,他的藏書十分豐富,其中善本、珍本亦很多。他的好友陸遊曾在詩中描寫他的藏書是“異書名刻堆滿屋,欠身欲起遺書圍。”

尤袤曾把家藏書籍“匯而目之”編成了《遂初堂書目》壹卷。這是中國最早的壹部版本目錄,對研究中國古籍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遂初堂書目》把圖書分成44類,從這本書目中可看出,尤袤的藏書包括經、史、子、集、稗官小說,釋典道教、雜藝、譜錄等等的內容。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尤袤十分重視收藏本朝書籍,約占他所收藏史籍總數的三分之壹。他收藏的北宋《國史》,九朝具備,北宋《實錄》不僅齊全,而且有多種版本。可惜尤袤藏書在他死後因宅第失火,焚之壹炬。僅留下《遂初堂書目》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