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壇自成壹體的著名詞體有稼軒體 、易安體 、樵歌體。
稼軒體代表人物是辛棄疾 ,特點是形式松散,語義流動連貫,句子往往寫得比較長。
易安體代表人物是李清照,特點是以尋常語入詞,不追求辭藻華美,也不刻意熔鑄前人詩句,而是大量使用從口語中加工提煉的、明白省凈而富有表現力的尋常語言,來明明白白表述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使詞作自然清麗,極富情味。
樵歌體的代表人物是朱敦儒,特點是北宋末年風格清麗超曠,有不食人間煙火之風;南宋後身經國難,詞作顯慷慨悲涼、憂時傷世。
2.宋朝婉約派詞風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
婉約,即婉轉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壹種柔婉之美。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壹般認為是明人張詅明確提出詞分婉約和豪放兩派,著有《詩餘圖譜》、《南湖詩集》。
婉約派詩詞以柔美見長,側重閨情綺怨,結構縝密,音律和諧,語言清潤。在宋詞詞壇上較豪放派更據支配地位。
以晚唐詩人溫庭筠、韋莊為先驅,為花間派鼻祖。宋詞中的代表有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儀的《姑溪詞》,歐陽修的《六壹詞》,柳永的《雨霖鈴》等。
“豪放”、“婉約”之說最早見於《詩余圖譜》:“詞體大略有二:壹體婉約,壹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辭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
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遊(秦觀)制作多是婉約,蘇子瞻(蘇軾)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詞體以婉約為正。”
“婉約”壹詞,早見於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分別言之:“婉”為柔美、婉曲;“約”的本意是為纏束,引申為精煉、隱約、微妙。故“婉約”與“煩濫”相對立。
其內容主要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流連;其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情景交融,聲調和諧。宋末沈義父《樂府指迷》標舉的作詞四個標準:“音律欲其協,不協則成長短之詩;下字欲其雅,不雅則近乎纏令之體;用字不可太露,露則直突而無深長之味;發意不可太高,高則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可以說是對婉約藝術手法的壹個總結。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間集》和李煜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北宋詞家承其余緒,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雖在內容上有所開拓,運筆更精妙,並各具風韻,自成壹家,但仍未脫離宛轉柔美之風。
故明人以婉約派來概括這壹類型的詞風。但內容比較狹窄,人們形成了以婉約為正的觀念。
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皆受影響。清人王士禛《花草蒙拾》說:“張南湖論詞派有二:壹曰婉約,壹曰豪放。”
王又華《古今詞論》所引張說,大意略同。稍晚於張綖的徐師曾(字伯魯,明嘉靖時人),在《文體明辨序說》中也指出:“至論其詞,則有婉約者,有豪放者。
婉約者欲其辭情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雖各因其質,而詞貴感人,要當以婉約為正。”徐師曾的說法與張綖相近。
婉約與豪放並不足以概括風格流派繁富多樣的宋詞,但可以說明宋詞風調具有或偏於“陰柔”之美、或偏於“陽剛”之美的兩種基本傾向,有助於理解宋詞的藝術風格。 婉約,是宛轉含蓄之意。
此詞始見於先秦,魏晉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學辭章,如陳琳《為袁紹與公孫瓚書》:“得足下書,辭意婉約。”陸機《文賦》:“或清虛以婉約。”
在詞史上宛轉柔美的風調相沿成習,由來已久。詞本來是為合樂演唱而作的,起初演唱的目的多為娛賓遣興,演唱的場合無非宮廷貴家、秦樓楚館,因此歌詞的內容不外離思別愁、閨情綺怨,這就形成了以《花間集》為代表的“香軟”的詞風。
北宋詞家承其余緒,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人,雖在內容上有所開拓,運筆更精妙,並且都能各具風韻,自成壹家,然而大體上並未脫離宛轉柔美的軌跡。因此,前人多用“婉美”(《苕溪漁隱叢話》後集)、“軟媚”(《詞源》)、“綢繆宛轉”(《酒邊詞序》)、“曲折委婉”(《樂府餘論》)等語,來形容他們作品的風調。
明人徑以“婉約派”來概括這壹類型的詞風,應當說是經過長時期醞釀的。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
結構深細慎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壹種柔婉之美。但內容比較狹窄。
由於長期以來詞多趨於宛轉柔美,人們便形成了以婉約為正宗的觀念。如王世貞的《弇州山人詞評》就以李後主、柳永、周邦彥等詞家為“詞之正宗”,正代表了這種看法。
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無不從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響。婉約派四大旗幟之壹,四旗中號“閨語”:李清照; 婉約派四大旗幟之壹,四旗中號“別恨”:晏殊; 婉約派四大旗幟之壹,四旗中號“情長”:柳永; 婉約派四大旗幟之壹,四旗中號“愁宗”:李煜。
“婉約”壹詞,早見於先秦古籍《國語·吳語》的“故婉約其辭”,晉陸機《文賦》用以論文學修辭:“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按諸詁訓,“婉”“約”兩字都有“美”“曲”之意。
分別言之:“婉”為柔美、婉曲。“約”的本義為纏束,引伸為精煉、隱約、微妙。
故“婉約”與“煩濫”相對立。南北宋之際《許彥周詩話》載女仙詩:“湖水團團夜如境,碧樹紅花相掩映。
北鬥闌幹移曉柄,有似佳期常不定。”並評雲:“亦婉約可愛。”
此詩情調壹如小詞。“婉約”之名頗能概括壹大類詞的特色。
從晚唐五代到宋的溫庭筠、馮延巳、晏殊、歐陽修、秦觀、李清照等壹系列詞壇名家的詞風雖不無差別、各擅勝場,大體上都可歸諸婉約範疇。其內容主要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留連;其形式大都。
3.張先的詞有什麽特點張先當時與柳永齊名,是北宋年壽最高的詞人。
他壹生官運雖不亨通,卻也沒有太大的人生挫折,精力又強健,因而壹生流連風月,聽歌看舞,優遊卒歲。 張先的詞主要也是抒寫當時文人詩酒交歡的生活情趣。
他對自然景物的描寫,獨具匠心。他因善寫“影”而得“張三影”的美名:“雲破月來花弄影”、“簾壓卷花影”、“墮輕絮無影”。
因此三句,被傳為“三影郎中”。此外,如“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木蘭花》),也同樣精妙。
又因“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壹句,被稱為“桃杏嫁東風郎中”。這些清新明麗的詞句,捕捉壹時景物,表現了壹定的藝術技巧。
張先詞的內容雖然主要是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行香子》),並沒有超越傳統的相思恨別的範圍,但他從兩個方面改變了詞的發展方向:壹是大量用詞來贈別酬唱,擴大了詞的實用功能。二是率先用題序,將日常生活引入詞中。
此後蘇軾等人的詞大量用題序表明創作的緣起、背景,即是直接受張先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