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版畫常用的顏料有水粉顏料、墨汁、水彩顏料。
擴展資料
水印版畫是承載著中國傳統美學精神的藝術形式。將畫稿的鏡像圖案繪制或通過特殊方法呈現在木板上並進行雕刻,再將水性顏料塗刷在雕刻好的木板上,而後覆蓋不同幹濕度的紙張進行擦印形成的美術作品就是水印版畫作品。
傳統水印版畫屬於復制木刻版畫範疇,主要用於復制以印刷傳播為目的的中國畫作品,並可保持中國畫原稿的風格樣式乃至亂真的效果。盡管傳統水印版畫在原理上遵循木刻版畫制作的基本邏輯,但從題材內容、制作工藝的角度來說,其藝術面貌有著別具壹格的審美趣味。
當附著水性顏料的木質板材與中國宣紙相遇,色與水的交融互滲,木板紋理、木刻圖案與柔韌紙張的緊密疊加,可幻化出萬千變化。
因此,傳統水印版畫的制作並不是死板的流水線作業,它需要制作者在操作中準確把握印制工具、材料的屬性,顏料的濃淡、色差,紙張與環境的濕度,以及印刷過程的快慢節奏和力度變化,以確保作品的完成度,是對中國畫原稿的二次創作。
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水印版畫都有符合時代需求的獨特面貌和美學價值。傳統水印版畫,為中國現代水印木刻美學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美學基調——既有渾厚蒼勁、明朗清晰的“刀木之味”,又富含朦朧淡雅、水色淋漓的別致韻味。
史冊有載的諸多畫譜、箋譜、古籍插圖、木版年畫等皆展現出傳統水印版畫的獨特魅力,尤其是明清時期的《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芥子園畫傳》等將傳統水印版畫從單色印刷發展為饾版彩色套印,並將這項中國獨有的傳統技藝推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