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保護的文言文

保護的文言文

1. 關於保護環境的文言文有哪些

1,天地本為壹體,氣息融通,物物相諧,故有淩雲飛練,千裏長河,百裏山林,旖旎風光,百獸靈動,光華四射,雨雪合時,眾之美者,鹹聚也!

2,人者,天地之所化。若反於道,壞己之境,必自滅亡也。唯有念長遠之道,方可保萬世之福祉也。

3,只有服從大自然,才能戰勝大自然. ——達爾文

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5,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壹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 ——甘哈曼

6,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後,它從人們那裏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 ——惠特曼

7,非但不能強制自然,還要服從自然. ——埃斯庫曼斯

8,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自然動態的美和天籟的美. ——諾曼·卡曾斯

9,人生欲求安全,當有五要:壹要清潔空氣;二要澄清飲水;三要流通溝渠;四要掃灑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爾

10,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

釋義: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雜草長得無比茂盛,而豆苗卻伶仃得可憐。

11,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

釋義:風景秀麗的江南,在承平時代,滿眼雕零的“落花時節遇到故人。

1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

釋義:月亮落下去了,烏鴉不時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彌漫著滿天的霜華,面對巖上隱約的楓樹和江中閃爍的漁火,愁緒使我難以入眠。

13,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

釋義:

壹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頂,在山上白雲飄浮的地方,隱約看見幾戶人家。我所以停車不走,是因為喜歡夕陽映照下的楓林,被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艷。

14,榆柳蔭後園,桃李羅堂前。——陶淵明

釋義: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後屋檐,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

15,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

釋義:田野裏的小路也跟雲壹樣黑沈沈的,只有江裏的船上燈火是明的. 喜的是雨意之濃,

2. 關於環保的古文句子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翻譯: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鄰國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農業生產的季節,糧食便會吃不完;如果細密的漁網不到深的池沼裏去捕魚,魚鱉就會吃不光;如果按壹定的季節入山砍伐樹木,木材就會用不盡。糧食與魚鱉之類的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盡,那麽百姓便對生養死葬沒有什麽遺憾。百姓對生養死葬都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端了。”

3. 關於環保的古文500字

種樹郭橐駝傳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雲。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

4. 關於環保的古文500字

種樹郭橐駝傳朝代:唐代作者:柳宗元原文: 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

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雲。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

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

傳其事以為官戒。

5. 關於環保的詩詞或文言文,不要太長了,10句左右.

在我國古代的文化典籍中,留下了豐富的關於古代環境保護思想與實踐的記載.壹、神話傳說 遠古時代的人們在極其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從事著改善和保護環境的活動,這些活動在當時沒有文字記載的情況下,只能以神話傳說的形式流傳下來.“鯀禹治水”、“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等就屬於這壹類,這些改善或保護環境的活動當然不是“鯀禹”“女媧”等個人所為,而是整個氏族部落的活動.二、文學作品 在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中,也有改善和保護環境的描寫,反映了古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晉代詩人陶淵明最喜植柳,辭官歸隱後,始終與柳樹為友.他還特意在房前栽下五棵柳樹,自號“五柳先生”,寫下了許多愛樹的詩句:“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縈縈窗下蘭,密密堂前柳”等.唐代詩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時,四季不忘綠化,還以詩代劄,向友人索取樹苗:“草堂少花今欲栽,不問綠李與黃梅.石筍街中卻歸去,果園房裏為求來.”宋代文豪蘇軾也愛種樹,“我昔少年時,種松滿東崗.初移壹寸根,瑣細如插秧.”就是描寫他少時種樹的情景.後來他在杭州做官,修築長堤,“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成為西湖美景之壹.明代吳承恩也在《西遊記》中描寫了火焰山等惡劣環境及其對它們的改造,對五莊觀毀壞人參果樹等破壞自然的行為進行了處罰.三、經驗總結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在狩獵和家禽馴養中、在農業經營管理中,獲得了壹些關於生態環境的知識和動植物繁衍成長的規律性的認識,這些認識反過來成為古人保護自然的經驗性指導.公元前11世紀,西周頒布了《伐崇令》:“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這是我國較早的保護水源、動物和森林的法令.《呂氏春秋》中對自然資源的保護規定得更為具體,稱為“四時之禁”.在規定的季節裏,禁止隨便進山砍樹,禁止割水草燒灰,禁止打鳥狩獵,禁止捕撈魚鱉.四、環保法令 在古代文獻中,還記載著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令的故事.《國語》中有壹個故事叫“裏革斷罟”,說的是魯宣公在夏天到泗水撒網捕魚,大夫裏革出來制止,說根據祖先規定的制度“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略”.他不但把魚網撕破,還向魯宣公講了古訓,為了保護草木鳥獸魚蟲,使之繁衍生息,山上再生出來的枝條不得再砍,水中未長大的水草不能割,捕魚不捕小魚,捕獸不捕幼獸.而《管子》中則把自然保護提高到作為人君是否有資格進行統治的壹個條件:“為人君而不能謹守其山林菹澤草萊,不可以立為天下王.”還說:“茍山之見芽者,謹封而為禁,有動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斷;右足入,右足斷.”禁令似乎過嚴了,但也反映了古代統治者保護自然資源的決心之大.在禁止破壞自然資源的同時,古代的統治者還註意保護、發展自然資源.秦始皇曾下令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馳道,道旁種植松樹.他還制定了關於保護山林、水道、植物、鳥獸和魚類的律令.其他朝代的法律如《唐律》、《清律》等也都有類似的記載.許多思想家也持相同的觀點,如荀子認為,壹切屬於人類自然資源的動植物,什麽時候必須禁止對它們的狩獵采伐,什麽時候則可以對它們開發利用,都有壹定的規律,即“斬伐養長,不失其時”.堅持這種制度,就能“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既保護了環境,又發展了經濟.。

6. 關於法律保護的文言文

《史記·商君列傳》:

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衛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於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於民。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是以聖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孝公曰:「善。」甘龍曰:「不然。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勞而成功;緣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衛鞅曰:「龍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學者溺於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杜摯曰:「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衛鞅曰:「治世不壹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者,各以輕重被刑大小。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壹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於民朞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

7. 關於保護動物的文言文和古詩,成語.

關於鳥的古詩 鷺鷥 杜牧 雪衣雪發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壹樹梨花落曉風.絕句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鵝鵝鵝 曲頸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壹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天凈沙①·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②,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③.夕陽西下,斷腸人④在天涯⑤.唐]韋應物的《聞雁》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池鶴 唐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裏有風標.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臨風壹唳思何事?悵望青田雲水遙.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尋常百姓家.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翅濕沾微雨,泥香帶落花.巢成雛長大,相伴過年華.和鳥有關之諺語* ◎夫妻本是同林鳥比喻夫妻本是壹時的伴侶,遇有危險之時,只能各奔前程,自求多福.◎鳥之將死,其鳴也哀鳥將死亡,其鳴聲是十分悲傷淒涼的.比喻人若將死亡,則所說的話是良善而有價值的.◎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比喻群眾失去首領,即不能有所行動.◎深山出俊鳥比喻窮鄉僻壤也會出現相貌俊秀或有才幹的人.◎人來投主,鳥來投林比喻人擇主而事,擇地而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為謀取錢財而不惜生命,就像鳥為了覓食而喪生壹樣.◎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比喻作事積極或及早者,能獲得利益.◎鸚鵡能言,不離飛鳥比喻人很難改變他原始的身分.◎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鷹和鷂子的腳互相抓住,正好像鐵環壹樣互相緊扣在壹起.比喻兩人十分親密而不肯分離.◎偷雞不著蝕把米比喻想占便宜,結果反倒吃了虧.◎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比喻人寧可在小場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場面為人所支配.◎菱角磨作雞頭有棱有角的菱角被磨成圓滑的雞頭.比喻人歷經眾多苦難挫折.◎公雞給黃鼠狼拜年兇多吉少.黃鼠狼喜歡吃雞,公雞向黃鼠狼拜年,必定大難臨頭.◎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黃鼠狼喜食雞,故比喻人不懷好意,別有居心.◎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雞狗的叫聲都能聽到,但至老死都不相往來.◎雞兒不吃無工之食比喻人不能無緣無故接受優待或贈與.◎家雞打的團團轉,野雞打的貼天飛比喻至親雖受委屈、責難,但仍不肯離去.◎旗桿上綁雞毛好大撣子.比喻膽大包天.◎蒼蠅不抱沒縫的雞蛋比喻事生有因,唯有自己先做錯,別人才會來欺侮.◎三更燈火五更雞比喻勤奮刻苦,晚睡早起.◎野雞戴皮帽兒充鷹.意指野雞戴上皮帽子假裝是老鷹.譏諷人冒充主人或自以為了不起.◎雞蛋裏挑骨頭比喻故意挑剔.◎拿雞蛋往石頭上碰雞蛋碰石頭 比喻自不量力,自討苦吃.◎拿著雞毛當令箭部屬欺上瞞下,濫用職權,公然發號施令.比喻玩弄權術.◎不管講雞講鴨,我只講鵝 全句指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只壹味胡說八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人生在世應該做些好事,留下好名聲.◎燕雀安知鴻鵠誌比喻庸俗者無法理解誌向遠大者的抱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比喻兩相爭持,第三者得利 關於鳥的歇後語 愛叫的鳥——不做窩 百靈鳥碰到鸚鵡——會唱的遇上會說的(比喻各有特長.) 百靈戲牡丹——鳥語花香 百年鳥龜下臭卵——老壞蛋 百鳥展翅——各顯其能 草原上的百靈鳥——嘴巧 長翅膀的小鳥——歡躍欲飛;遲早要飛 長蟲鉆到鳥銃裏——拐不過彎來 吃了鳥槍藥——火氣沖天 癡鳥等湖幹——癡心妄想 翅膀長硬的鳥——要飛了 出籠的鳥兒——有去無回 吹火筒打鳥——不是真槍 竄蛇盯小鳥——列奏(逮住) 打鳥沒打中——非(飛)也 打鳥人的眼睛——盡往上看(比喻眼高,凈交些有用人.) 打鳥政策——睜只眼閉只眼 打鳥姿態——睜只眼,閉只眼 鳥的俗語 槍打出頭鳥 天高任鳥飛 小鳥依人 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 與鳳同飛出俊鳥,與虎同眠無善獸 笨鳥先飛 驚弓之鳥 飛鳥盡,良弓藏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